做饭还有很多讲究呢,何况从厨房中走出去的中药煎法?
言行如一,从对自己诚实开始。
这是源寶每天原创更文第一年第187篇。
这真是一个古老而冷门的话题。现在喝中药的少了,自己煎药的更少了,看的人自然就不会多。也没啥,自己看。古代所谓煎药就是现在的煮药,针对的是中药中的汤剂。汤剂的原理是通过水火把储存在药物中的能量激荡出来,游离在药汤中,然后这些能量进入病人体内后,对不足的能量补,偏了的能量纠,亢了的能量消,大抵如此。汤剂是古代中药最常用的剂型,所以煎药的方式方法还是了解并加以注意的。煎药器具一般用砂锅,现在还可以用陶瓷锅,不锈钢锅,为的是不让活性高的其他金属器具与中药饮片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用铁锅,铜锅等。煎药前没必要先泡,那些难以煮透的药比如茯苓块啥的,就把它们砸碎,或者买切得很薄的茯苓片。一般都是先大火煮开后,再调成小火慢慢煎,一般煎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有的药需要煎煮时间长些,并且需要先煮,比如生附子,生石膏,葛根等,有的药需要后下,比如大多数芳香类的药。大多数药,煮一次就行,没必要煮两次。除非药物特别多的,煮完一次后药汁特别稠,那可以再煎一次。还有要求的特殊的煎法,比如伤寒论中的柴胡剂,都是去滓再煎。大多数药开盖煎就行,补益类的可以盖盖儿。有些药不能盖盖儿煮,比如剂量稍大点儿的细辛,需要开盖儿煮,不然可能会因为挥发油没散发出来导致中毒。有些贵重的药需要单煎,比如人参之类的,还有的需要单独烊化(就是加点水再加热让其由固态变为液态)后兑入药汁,比如阿胶鹿角胶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