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祛湿经典方 经典讲解
风、湿本是正常的自然界气候,然而太过或者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者气候急骤变化,超出人的生理适应能力,就会发病。相信很多读者朋友一路跟着潘毅老师学习了很多关于风邪湿邪的知识。包括:
讲解风邪湿邪性质与致病特点的《一文读懂风邪湿邪》
通过不同证候辨别风邪湿邪的《从证候辨风邪湿邪》
以及对照讲解祛风祛湿中药的《祛风祛湿的中药看这里》
本篇为大家整理的是这个课程的最后一部分,祛风祛湿的方剂。注意,文末有潘老师对于中医学习方法更深入地讲解。
祛 风 之 方
祛风方选择的代表方是桂枝汤。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以太阳中风证为代表的一些证候。
太阳中风证,就是平时我们讲的伤风,是太阳经被风邪所中。风能够入中意味着患者自身的卫气本来就虚,卫气虚一般皮肤腠理疏松就容易招风,而风性开泄、无孔不入,腠理疏松就容易汗出,汗出在《伤寒论》中叫作营阴外泄;汗孔又叫作气门,所以汗出时,气就跟着汗外泄,那么气就更虚。
太阳中风证在八纲辨证中又叫作表虚证。风邪外袭、卫阳不能外固,营阴不得内守就是桂枝汤证的病机。但是往深一层讲,卫气的支配虽然是在肺,但是卫气的化源实际上是在脾胃,而营阴也是源于脾胃,因为脾、胃是化生营气和卫气的,所以太阳中风证虽然说是表证,但是病位实际上是肺、胃、脾失和。
这么说来,桂枝汤的任务其实很繁重,只有五味药,又要解表,又要补虚,既管营卫,又得兼顾肺脾胃。药物之间假如不能达到配合无间,那肯定是做不到的。
桂枝与芍药
桂枝味辛甘,所以用来治风,辛能发汗解肌,甘能补虚实表,同时甘又能缓,使发汗又不至于过汗,发中带缓,刚中带柔,旋转于表里之间。可以说它和营卫、暖肌肉、活血脉,它的功用是在半散半补,所以一味桂枝其实已经体现出表里、补泄、刚柔相应。
但是别忘了,太阳中风证的特征是出汗,所以假如以桂枝的辛甘发散还是怕它有点过,同时出汗是伤阴的,也需要补充汗源,以载邪外出。出汗是可以把内邪往外透,所以这个时候就要用上酸微寒的芍药,一是补阴,另外是增加汗源,同时酸味能够收,收的意思就是在发汗中略略有点敛,不至于发汗太过。这样表邪得解,里气得和而营卫自调。
桂枝配白芍可以说是一散一收、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一阳一阴、一外一内、一个解卫一个和营。
生姜与大枣
另外,桂枝汤里面还有另外一组精彩配对——生姜和大枣,这一组配对其实是辛、甘两种味道的配对。生姜辛散为主,得大枣就不至于过散;大枣有点黏腻,可以说是甘守居多,得生姜就不至于过守,所以生姜可以借大枣的甘缓同样是旋转于营卫之间。
往深一层解,刚才讲了营卫的化源是脾胃,而生姜是温燥的,它跟脾喜燥恶湿的特征相吻合;而大枣是柔润的,它又与胃的喜润恶燥的特性相同,所以两个药配在一起,就是调脾胃而和里。这样,阴阳表里、燥湿刚柔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其他配伍
同时生姜配桂枝,芍药配大枣又是另外一种配法,以生姜的辛帮助桂枝来解肌,以大枣的甘帮助芍药来和里,这两组配对可以说是同气相求。
甘草能补中,调和气血。另外还有一组桂枝、生姜配甘草叫作辛甘化阳,而芍药、大枣配甘草叫作酸甘化阴。同时甘草是甘味,黄色,质地疏松,是土的最佳形象代表,而土在太极图是放在中间的,所以也可以说以甘草为中心,画出了阴阳分明的太极,其中桂枝、生姜、甘草属阳,是太极图的左半圆;芍药、大枣、甘草属阴,是太极图的右半圆。所以有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表和营卫;内证得之,调和阴阳。
也就是说,如果桂枝汤这个分量搭配得好,比如白芍加倍量,它基本上就不走表而走里,起的作用是调和阴阳。同时再进一步,桂枝配生姜,走肺发表;甘草、生姜、大枣调补脾胃,助长营卫,也可以说辅助正气以驱邪,等于说整个桂枝汤加起来就是发表兼和里,最后还有一个甘草调和诸药。
桂枝汤的精彩
吃完药要啜热粥帮助药力
这里帮助的是两个药力:第一个,粥是调补脾胃的,等于说是增加营卫的化源,另外一个可以帮助桂枝汤略略发汗,不让余邪留在里面。
用药时间
《伤寒论》这样讲,“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意思是说像麻黄汤、桂枝汤这类治疗太阳病的方,最佳用药时机就是巳、午、未三个时辰(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就是早上九点到下午三点(三个时辰就是六个小时)。为什么要这样?因为太阳病是表证,太阳为表,不管是伤寒还是中风,本质都是偏凉的,所以这三个时辰,实际上是一天之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的三个时辰,这时天地阳气开散。天人合一,人体的阳气不单是最为盛壮,而且也趋向于体表。等于说是以自然之阳与人体的表阳来对抗病的表寒,所以表之风寒,可以随着这三个时辰而发散,在这个时段吃桂枝汤,它的作用就会事半功倍。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太阳中风证之外,桂枝汤是不是不能治其他证呢?
其实不是。我们之前讲到风疹中的风邪或者风寒一类的(其他还有风热和血燥生风)就可以用桂枝汤。此类的特征,一般是疹色不怎么红,遇风或者是遇寒或者是秋冬加重。取桂枝汤解表和营卫能祛风之功。通常还需要加哪些药物?加荆芥,荆芥能祛血中之风;可以加防风,荆芥、防风都是比较好的祛风药。同时也可以用川芎或者是当归尾,中医有句话叫“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风是游走的,活血的时候,血行加速,在血里面的风就会散掉;另外,像蝉蜕、蛇蜕这种,本身有祛风作用,又是在动物体表的药,放在这里也是蛮合适的。
比如关节游走性疼痛的风痹,我们通常就加威灵仙。此外,还可以结合具体部位,风痹在上半身一般用羌活,在下半身一般用独活,因为这两个药分别擅长走上、下半身。假如是头风,头痛、头晕遇风加重的,可以用桂枝汤加川芎、天麻祛风。
祛 湿 之 方
祛湿之方有很多,最出名的藿香正气丸即是其中之一,但是它所含的药物太多,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熟悉里面的每一味药,所以我挑的是药物比较少的方。
主治:寒湿困脾之证。
寒湿困脾有时也可以叫作湿阻脾胃。脾的特性是喜燥恶湿,所以当湿阻脾胃的时候,应该是燥湿健脾为主,兼以行气和胃。平胃散中的苍术是君药,首先它辛、苦、温,辛能发散、苦能燥湿、温能散寒。所以它可以燥湿健脾。那么就能“湿去则脾运有权,脾健则湿邪得化”。
另外,湿邪容易阻滞气机,气行则湿化,所以这个方以厚朴为臣药。厚朴的作用,也是化湿,它行气力量很强,能祛除气滞导致的胀满,且它是树皮,质地比较厚,比较沉重,沉重就下行。之前讲过,湿性趋下,用厚朴,就能因势利导往下排湿。
陈皮为佐药,陈皮理气和胃,燥湿醒脾,增强苍术、厚朴的力量。使药是甘草,调和诸药,同时略略有点健脾的作用。
在煮药的时候,古代一般会加上生姜、大枣。为什么要加生姜、大枣?原因是以生姜温散水湿,而且“生姜和胃降逆以止呕”,大枣帮助甘草补脾益气。脾属土,土气一厚就能制水。但是要注意,枣是有点黏的,所以生姜配大枣,大枣的量不能太多。
平胃散也是可以加减的。比如说湿热的,一般加上黄连、黄芩就能够清热燥湿。因为黄连、黄芩苦寒,它们的寒性能够压得住苍术跟厚朴的温性,所以整个方加起来其实还是偏凉的。假如属于寒湿,我们可以加干姜,加白豆蔻来温化寒湿。
之前讲过,祛湿除了可以在内部化湿,还可以通过利水渗湿。利水渗湿的代表方是五苓散。
方中的茯苓、猪苓都是甘淡的,入肺,可以通膀胱、利水,其中茯苓略有点补力,而猪苓纯粹是利水渗湿,没有补脾作用;而泽泻甘咸,入肾与膀胱,利水渗湿的力比较强,甚至可以消水肿。白术的作用是补脾而燥湿,等于说跟苍术不一样,苍术是以燥湿来醒脾,白术是以补脾来燥湿。桂枝在五苓散里有一个功用是解表,因为五苓散证是有一点表证的,但我们撇开这个解表不说,之前讲过桂枝有一个作用叫作温阳化气,所谓温阳化气就是增加人体的气化功能,尤其对于水液代谢的功能,五苓散里面的桂枝功效是不错的。
平胃散+五苓散=胃苓汤
胃苓汤即是平胃散和五苓散合的简单相加。别看只是简单做了加法,这一加,它们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一个以燥湿行气为主,一个以利水渗湿为主,同时兼有增加气化的作用。一合方(胃苓汤)的功效就比刚才单独的平胃散跟五苓散强。
学过伤寒的人就会发现,胃苓汤里面除了两个方,还隐藏着第三个方——苓桂术甘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它是治疗痰饮的。这样看,实际上胃苓汤是三个方组合起来的,不但去水湿,还能祛痰。
假如再加一个人参,那么里面又可以出现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如果在这四君子汤的基础上,再加一个半夏,那么陈夏六君又在里面了(原方已有陈皮)。所以其实你没有加很多药物,但是里面已经包含了四五个了,所以熟悉一些基本方,临床的思路就很活,或者是有时你加了一两味药,实际上不只是一两味,几个方的功用都在里面了。
主治:湿热下注的痹病,也就是说关节炎。
由于它是治湿热下注的一个名方,所以实际上现在外延到几乎所有湿热下注的病,都用它作为基础方来治疗,比如像湿疹、丹毒,还有慢性渗出性有渗出液的一些皮肤病。
四妙散中黄柏为君药,黄柏寒以胜热,苦以燥湿。善于除下焦的湿热。苍术苦温,健脾燥湿。两个药加起来,祛湿作用就很强,而且在黄柏的引导下是走下焦的。再来一个牛膝,活血、通经络、补肝肾、强筋骨,而牛膝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引药下行。而且牛膝长得像牛的膝盖,所以也能强腰膝。
关于中医的学习(一年通)
整个中医一年通的学习,可以说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比如说我讲中医基础理论,讲阴阳学说的时候,肯定就会讲到阴盛、阳盛、阴虚、阳虚,到了讲脏象,心阴虚的时候,心的症状我帮你推导出来,但阴虚的症状就让同学自己推导出来了。依此类推,最后全面掌握。
另外,一年通的讲授方法,是一环扣一环,一步一步递进的。中基到中诊,到中药,再到方剂,然后加病案,加中成药,讲完之后,你可能连内、外、妇、儿科的书都能看得懂、看得通。整个过程学习下来,你可能就感觉中基、中诊、中药、方剂是互相有沟通、有勾连的。除非你特别懒,过后完全不复习,只要你稍有复习,在这种不断地重复、不断地使用过程中,其实要学会还真不是那么难,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