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写作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写 作(散文)
·马腾驰
为什么写作?是因为写作者内心里有一种意念,有一种驱动力,促使着他们必须拿起笔来写作。
这种意念与驱动力,就是写作者在追寻、在探求,人究竟为什么要活着?而且要为活着找出一个到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写作,就是为了证明,为了叫人看到、感受到,活着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过程,也应是一个情有所系、内心丰盈、快乐充实、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过程。
也有人说,求生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人,比其它生物又多了一种能力,那就是思维与语言。人,不单单活着,他们还有思想,除过平时的说话,还要在笔下的文字里,更系统、更全面与更深刻地“说话”。他们要活得明白,倘若活得不明白,活得没兴趣,没盼头,没有了在文字中“说话”的地方与机会,他们就会自杀。故而,写作是为了不致于自杀。
说人类独具思维与语言的能力,要活得明白,要用笔下的文字“说话”,这没有错。但是,说“写作是为了不致于自杀”,这话有点过头,有点吓人了,不足为训。
写作,是精神层面上的一个劳动,虽说劳人劳神,但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的人。熬夜写作,呕心沥血,眼泡肿得像金鱼一样,写作者一个字一个字埋头写着,如同十月怀胎的孕妇挺着大肚子,孕育着笔下的生命,一旦一部作品、一篇文章写完,好似刚生产完的疲惫产妇看到新生婴儿一样欣喜,那种欣喜是发自内心,是带有了伟大感的欣喜。那种欣喜,只有从事过写作的人才懂。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写作,需要大量的阅读,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大量的阅读与知识积累,是不可能写作出好作品的。
写作需要叙述的能力,要有把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与人物编织出故事,塑造出独特之形象并赋予其鲜活生命的能力。不得不承认,这个能力,对写作者而言,是有云泥之别的。很多的写作者,就有这样的能力与本事,他们或写天边的月亮,或写茫茫宇宙中的飞船,既就是写路边不起眼的一根狗尾巴草与一群来来回回奔跑着的蚂蚁,都会游刃有余,左右逢源,都会写出款款诗意来。相反,有些写作者就没有那么洒脱,就没有那么自如了。
艺术的美,可以抵达天神的眼眸,但要抵达天神的眼眸,不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不是想抵达就能抵达,那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写作是孤独的,是艰辛劳苦的一件事情,它是一个人的艰难跋涉,是私密性很强的一项工作,不仅仅需要激情,还需要坚强持久的忍耐力。写作中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谁也帮不了你,只能自己去克服,去解决。
要想使自己的作品抵达天神的眼眸,只有坚持不懈,奋力朝前走,至于写出的作品,是否能如愿以偿地抵达天神的眼眸,那就要看自己的天赋能力与努力程度,那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有人说,写作者是为了名利而写作。客观地说,靠写作获得名利,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现实情况是,因写作获得名利者少之又少。疯子,只有疯子才会以名利为目的,坐在那里吭哧吭哧地去写作。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仍在坚持写作?就是文头说的那样,他们不光要活着,精神上还要活得明白而通透。他们累并快乐地写作着。这样的写作,已跟名利没有多大的关系。
2021年7月25日于驰风轩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单个网页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鞋》《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由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生命深处的真情吟唱》,该书即将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快递‖《背馍记》作者马腾驰签名本快递寄书
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全书36万字,由“心有沉香,何惧浮世”、“釆一缕阳光,温暖红尘过往”与“给心留一片宁静的地方”等六辑组成。
散文集《背馍记》,精选了包括作者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力的名篇《背馍》在内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说:“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
“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