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写作

写            作(散文)

·马腾驰

为什么写作?是因为写作者内心里有一种意念,有一种驱动力,促使着他们必须拿起笔来写作。

这种意念与驱动力,就是写作者在追寻、在探求,人究竟为什么要活着?而且要为活着找出一个到一万个精神上的理由。写作,就是为了证明,为了叫人看到、感受到,活着不仅仅是一个生命的过程,也应是一个情有所系、内心丰盈、快乐充实、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过程。

也有人说,求生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人,比其它生物又多了一种能力,那就是思维与语言。人,不单单活着,他们还有思想,除过平时的说话,还要在笔下的文字里,更系统、更全面与更深刻地“说话”。他们要活得明白,倘若活得不明白,活得没兴趣,没盼头,没有了在文字中“说话”的地方与机会,他们就会自杀。故而,写作是为了不致于自杀。

说人类独具思维与语言的能力,要活得明白,要用笔下的文字“说话”,这没有错。但是,说“写作是为了不致于自杀”,这话有点过头,有点吓人了,不足为训。

写作,是精神层面上的一个劳动,虽说劳人劳神,但又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很多的人。熬夜写作,呕心沥血,眼泡肿得像金鱼一样,写作者一个字一个字埋头写着,如同十月怀胎的孕妇挺着大肚子,孕育着笔下的生命,一旦一部作品、一篇文章写完,好似刚生产完的疲惫产妇看到新生婴儿一样欣喜,那种欣喜是发自内心,是带有了伟大感的欣喜。那种欣喜,只有从事过写作的人才懂。

写作,需要大量的阅读,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没有大量的阅读与知识积累,是不可能写作出好作品的。

写作需要叙述的能力,要有把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与人物编织出故事,塑造出独特之形象并赋予其鲜活生命的能力。不得不承认,这个能力,对写作者而言,是有云泥之别的。很多的写作者,就有这样的能力与本事,他们或写天边的月亮,或写茫茫宇宙中的飞船,既就是写路边不起眼的一根狗尾巴草与一群来来回回奔跑着的蚂蚁,都会游刃有余,左右逢源,都会写出款款诗意来。相反,有些写作者就没有那么洒脱,就没有那么自如了。

艺术的美,可以抵达天神的眼眸,但要抵达天神的眼眸,不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不是想抵达就能抵达,那是要付出很大代价的。

写作是孤独的,是艰辛劳苦的一件事情,它是一个人的艰难跋涉,是私密性很强的一项工作,不仅仅需要激情,还需要坚强持久的忍耐力。写作中出现了困难和问题,谁也帮不了你,只能自己去克服,去解决。

要想使自己的作品抵达天神的眼眸,只有坚持不懈,奋力朝前走,至于写出的作品,是否能如愿以偿地抵达天神的眼眸,那就要看自己的天赋能力与努力程度,那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

有人说,写作者是为了名利而写作。客观地说,靠写作获得名利,付出与收获很难成正比,现实情况是,因写作获得名利者少之又少。疯子,只有疯子才会以名利为目的,坐在那里吭哧吭哧地去写作。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仍在坚持写作?就是文头说的那样,他们不光要活着,精神上还要活得明白而通透。他们累并快乐地写作着。这样的写作,已跟名利没有多大的关系。

2021年7月25日于驰风轩

作者简介:马腾驰,陕西礼泉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单个网页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鞋》《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马腾驰和他的散文》。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由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生命深处的真情吟唱》,该书即将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

快递‖《背馍记》作者马腾驰签名本快递寄书

马腾驰散文集《背馍记》已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为该书题写书名并作序。全书36万字,由“心有沉香,何惧浮世”、“釆一缕阳光,温暖红尘过往”与“给心留一片宁静的地方”等六辑组成。

散文集《背馍记》,精选了包括作者具有广泛深远影响力的名篇《背馍》在内的86篇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说:“腾驰的散文,我是喜欢的,醇厚自然而又情深意浓,他的文字里,纯净温馨的气息时时在涌动。他的散文语言朴素大方,不做作,不故作高深,以真切贴心的笔触写他的过往之事,写他的痛切感受与深长情怀。他很多的乡土散文,不仅仅是昔日生活的一个记忆,更是挥之不去常常萦绕于胸间的悠长乡愁,读他的文章,不由人要生发出许多的感慨来。”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院原常务院长白描先生说:“腾驰的每一篇散文都用真情写就,饱含着深切的生命体验,读来格外动人。

“腾驰是近年来陕西很引人注目的一位作家,他书写的乡土题材作品,让一个时代的中国记忆复活,这样的作品是会传世的;而在我心中,他又是分量很重的一位朋友。”

(0)

相关推荐

  • 孝感市作家协会举行散文创作笔会暨汪梦芬散文集《以梦为马趁芳华》首发式

    孝感市作家协会举行散文创作笔会暨汪梦芬散文集<以梦为马趁芳华>首发式 9月25日,孝感市作家协会举行散文创作笔会暨汪梦芬散文集<以梦为马趁芳华>首发式,市作协主席团部分成员.特 ...

  • 绿柳 |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许道连散文集《悠然在南山》随感

    总第1418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收到文友许道连从远方寄赠的散文集<悠然在山村>有好些日子了,一直想写点什么来借此表达内心那份由衷的感怀之情,然而始终被各种琐事搅缠着,故迟迟未能 ...

  • 散文看似很好写,但是千百年来散文名家不多见,经典作品至今都熠熠生辉……

    李建先生篆刻作品<天道酬勤>. 这一两年来,我无意之间在地铁上挣扎着,用手机和闲下来的大脑,落实"我手写我心",在微信中完成了几篇散文.从<门前的花椒树>& ...

  • ​时无间,心有痕——写在散文集《以梦为马》之后

    什么是散文的正确打开方式? 愚以为,写好散文离不开提点.感悟.鼓励.姑且以散文集<以梦为马>为例,讲述其中的几个小故事. <成都往事>是我在<重庆日报>两江潮副刊发 ...

  • 《赋得永久的悔》

    这是青色兰香推荐的第426部作品 <赋得永久的悔> 作者:季羡林 长度:17.6万字 适合:初中以上 这本散文集是季羡林本人选篇的,他选篇的原则在序言里已经谈得很清楚了:有些文章是有问题的 ...

  • 读书如临帖,唐宋八大家的作品无疑是今天散文写作者学习的绝好“碑帖”……

    即将出版的散文集<回望故乡>新书封面. 这些日子,除了业余赶着散文集<回望故乡>出版前的校稿工作,我就想集中早晚的时间读点好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开阔眼界. 从8月开 ...

  • 【文艺众家作品推介】肖娟||《学会爱自己》(散文集)

    文艺众家 推介 <学会爱自己>(散文集)作者:肖娟 书  讯 <学会爱自己>散文集日前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题目新颖,道理通透.开启一种内视自我.回归自性的一种文艺新体裁.它体 ...

  • 马腾驰//老水井

    老      水      井(散文) ·马腾驰 儿时,在老家大张寨,村人吃水,都是从人工打的井里绞水. 水井,不是每家各户都有,一个巷子,也就那么几户人家有.老家的井深十几丈,打一口水井,不但要好吃 ...

  • 马腾驰//四畛地

    四    畛    地(散文) · 马腾驰 四畛地,在礼泉县与乾县交界处,是老家大张寨离村子最远的一块地.四畛地北边,紧挨乾县大墙乡赵家村最南端的地.西面,与同为大墙乡周南村最东头的地接壤.南边,和本 ...

  • 马腾驰//园爷

    园          爷(散文) ·马腾驰 园爷是我二祖父. 把二祖父叫园爷,是因为他们老弟兄们分家后,二祖父从老屋搬到园子去住(老家大张寨人,把空置的庄基地叫园子).大人们给我们说起二祖父,就有了你 ...

  • 马腾驰//我心目中的散文

    我 心 目 中 的 散 文 ·马腾驰 散文写作,专业教科书与名家大师们有很多的专论.那些专论,理论性强,而且是珍贵的经验之谈,具有指导意义,是散文写作入门的钥匙,是要走向高处的一个个台阶,值得认真学习 ...

  • 马腾驰//清明回乡祭祖

    清 明 回 乡 祭 祖(散文) ·马腾驰 清明节前几日,丝丝缕缕的春雨一直下个不停. 清明节,这个特殊的节日,在我的记忆里晴好天少,不是冷风嗖嗖地刮,就是雨刷刷地下.阴雨天,成为清明节的一个常态,一个 ...

  • 马腾驰//藏者

    藏             者 ·马腾驰 他是我多年的一位朋友,实诚厚道,良善谦逊,家在外地的一个县上.他和妻子,在县农贸市场里开了家干菜店,生意不淡不火. 他是一位真正的收藏爱好者.从年轻时开始,到 ...

  • 马腾驰//李立新这个人

    李 立 新 这 个 人(散文) ·马腾驰 如果仅仅说李立新是一个性情中人的话,那么,这个表达还不够准确,至少应该在"性情中人"前边加上"豪气的"3个字. 李立新 ...

  • 马腾驰//建陵游记

    建   陵   游   记(散文) ·马腾驰 游建陵那天,是这个春天最冷的一天.太阳虽在天上,但没有一丝的暖意.冷嗖嗖的风呼呼地刮着,路旁的草木,随着不断变换方向的风摇来摆去,清冷而孤寂. 建陵,位于 ...

  • 马腾驰//《花本无心自在开》后记

    <花本无心自在开>后记 ·马腾驰 <花本无心自在开>里收录的散文,是<背馍记>还在出版社编审与出版过程中写作出来的. 1992年底至2017年下半年,因人生际遇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