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胡街道林家村:百年舞龙代代传灯

百年舞龙代代传灯

文/ 林海燕

黄昏后的夕阳一片彤红,像是醉红了脸,慢慢地坠入西边海岸。那天,在经过桥头胡村时,忽然想起要去林家村走访。于是,车子便停在路边,看到一位老伯在屋前纳凉,上前向老伯询问,林家村该怎么走?

老伯看了我一眼,指了指手说,这里是店前王村,对面就是林家村。原来,林家和店前王只是隔了一条马路的距离。公路边两旁的房子建造得如同一辙。汽车嗖嗖地来来又往往,我顺着老伯指路的方向,走进一条巷子,便来到林家村的文化礼堂。

黄昏过后的文化广场上,看上去显得特别忙碌,特别热闹。村民们像是约好了一样,长廊里坐满了村民,谈天说地,打牌、下棋、聊天,充满着简单而平凡的欢乐。祠堂里有老人在打麻将,年轻人随着激情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小孩们欢快地追逐着,像是快乐的鸟儿一样。这时,一条彩色的布龙从文化礼堂里窜了出来,在热闹的人群里像云彩一样飘过来,飘过去,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似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更是令人如痴如醉。

来林家村之前,我早就耳闻林家村村民一直都崇拜着龙的精神,因为龙有灵性,还象征着福祈和好运。尤其是林家村的舞龙灯,是林家村一项历史悠久、最独具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每天傍晚时分,舞龙队的成员们都在这广场上练习舞龙。经过几百年的沿袭、发展,舞龙灯已然成为村民们最喜欢的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且是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我是冲着了解舞龙灯而去。那天,跟村民们聊起舞龙的事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个个心中都藏有精彩的故事,他们向我介绍了不少与舞龙有关的历史和故事。原来,林家村的舞龙不仅仅是为了表演,更是村民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

村里有一位名叫林启怀的老人,今年已有80岁,是村里有名的扎龙高手。他说,从16岁起,便跟在父老乡亲的身后打下手制作龙灯,耳濡目染下,对龙灯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从学打龙灯开始,就一直打到老,打到打不动为止。

老人还告诉我说,林家村的舞龙年代已久,有一段时间,由于时代的变迁,舞龙灯这种民俗活动曾经停止过,直到1995年,又逐渐恢复了舞龙灯民俗活动。那个时候,他们想舞龙,但没有龙怎么办?刚好,看到桥头胡村有条布龙,于是,向他们借龙。然,借了不到一天,他们便要求归还,还说打龙灯是有讲究的,龙灯不可以随意借人打的。

为此,林启怀等人召集几个村民通过讨论和协商,决定自己扎造龙灯。当时,他们十几位组织者每人拿出5元钱,那个时候,5元钱也算是一笔不少的钱。同时,他们又号召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致,将龙灯扎造。就这样,他们从购买材料到制作,龙头由村里的能人集体创作,龙身则各家各户自制,经过数月的全身心投入扎造,终于将一条长约10丈的龙扎造成功。舞龙是一种全民活动,村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加舞龙队,能舞龙的舞龙,不会舞龙的就拿道具。可见,群体传承民俗活动是林家村最大的特色。

老人说扎好的龙,其扎制工艺十分精致,光龙头就重达30多斤,整个龙体重达百余斤。龙身俗称龙段,用篾片织成空心状,外裹粗布,缀以染了颜色的苎麻,用木板作底座,两端凿圆孔,以龙棒串孔连接。每块板座制作4盏长方形彩灯以作龙身。彩灯内置蜡烛或电灯,可两面开启,称龙灯两面开。做好了龙的骨架,接着用油漆涂画上去的彩布缝制成龙的身体。到了晚上,龙身的灯亮出来,整条龙竖置着,看起来“活龙活现”,就算是放着不动,也是“翊翊如生”。

到了舞龙之日,一般都是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宗祠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灯快到某个村寨,每家每户早已备好香案、爆竹、红包等等迎接龙灯,这些赏钱和物品便成为村里龙灯会的主要活动经费来源之一。

老人对我说起这些旧年往事时,似乎有许多说不完的话。我问及老人,那条龙现还在吗?此时,老人说这条龙就安放在林家祠堂里,现在已有很多年没打了,现在舞龙队都改为打布龙了,因为布龙轻巧,容易打,且打龙花样多,技巧佳,好看且实用。

舞龙灯的表演,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一般来说,大多有“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龙身由许多节组成,一般有九节、十一节和十三节,每节间距约五尺左右,第一节称一档。组成龙身的"节",一般都是单数,林家村现在打的布龙就是九节龙。龙头部分也分轻重不同,一般重量约三十多斤。舞龙时,龙头和龙尾运动量大,需要四个人来轮换;龙身运动量相对少一些,需要二个人来轮换。

林家村舞龙有个习惯,历代传承,就是不仅在本村舞龙,还到处去外村表演,无论是到附近村镇,或是去县城宽阔的街头、或是去广场上表演赛演,只要哪里需要,他们便出现在那里。尤其是到了新春至元宵节期间,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林家村的舞龙队便会大显身手,万人空巷。舞龙不仅代表了一种喜庆的气氛,更为重要的还是村民用这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形式,表达出乡村文化的自豪感和村民之间的凝聚力。

目前,新一代舞龙的队长叫陈慧娟,是嫁到林家村的媳妇,在她的带动下,经过挑选队员、组编、排练,一支以和睦邻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为目标的队伍迅速组建并在村里村外表演起来。每天晚上,村民们也很主动,积极参与在文化礼堂前的广场上排练舞龙,舞龙是一种民俗文化,已然成为村民们的一项民族传统的健身娱乐活动,并感受到舞龙的魅力和文化的风采。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历经风雨,英姿依然,林家村的舞龙文化依旧不变。由此,舞龙活动让林家村的村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包容了多元文化底蕴,同时也让相邻之间更加平安和睦,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林家村,百年舞龙代代相传,在这舞动的龙灯里,我看到了林家村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那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木子叶寒专辑相关链接:

节气节日专辑散文随笔专辑

情感小语专辑情感故事专辑

文苑阅读专辑人物采访专辑

平台征文活动相关链接:

建党百周年专辑许家山印象专辑

教师节特刊专辑端午节文章专辑

县作协诗社专辑网易博友群专辑

悼念徐群飞专辑袁隆平院士专辑

印象贵州专辑母亲文化专辑

校园风采专辑寻亲启事专辑

喜雨雅集专辑前童民宿专辑

木子叶寒:本名林海燕,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民间文艺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委员。出版诗集散文集共5本、合著散文集1本、合著报告文学正在出版中。文字虐我千万遍,我视文字如初恋!
□编辑:木子叶寒
□图片来自于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0)

相关推荐

  • [连载小说] 盅王 第二十八章 坪地寨的龙灯

    盅 王 作者:老农 28 坪地寨的龙灯 过年天天吃吃喝喝,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就到了正月新年,初四晚上,一场大雪从铺天盖地的下下来,直下到初五才停,天地间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地上铺有足有尺把深的雪.家 ...

  • 【兰溪非遗】都心布龙舞

    都心布龙舞     2006年2月8日,兰溪市黄店镇都心村5年一度的民间民族"闹元宵,舞龙灯,迎吉祥"活动拉开序幕,前有4条布龙齐舞,后有185桥板龙灯相接,前后长达600米,经都 ...

  • 西安迎龙灯

    进入正月,如果没有迎龙灯.请戏班子唱大戏,那么,与忙碌而热切的腊月相比,正月就显得过于冷清和枯寂了.好在,我们的先辈聪明透顶,鼓捣出了这些文化样式,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抚慰了我们的心灵世界. 在我们 ...

  • 郎溪龙村湾:龙腾千里看龙头

    黄光宏  汪维民 龙腾千里看龙头 龙 村 湾 微信版第554期 每当春节期间,建平镇同庆村龙村湾龙王庙热闹非凡,人山人海,旌旗招展,锣鼓喧天,花炮齐鸣,四面八方的百姓和附近的村民们全家出动,早早的来到 ...

  • 正月十五闹元宵:来看看雄庄村的“滚地龙”

    春节期间,各地的庆新春闹元宵民俗活动展得如火如荼,而以舞龙灯最为盛行,群众基础也最广泛.这些民俗活动虽然形式不同,本质却一样,除了祈天敬神之外,还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看客们大饱 ...

  • 旧俗———玩三年供三年

    旧俗---玩三年供三年 鄂城地区农村的舞龙活动非常盛行,一般每个村都要组织这样的活动,龙灯狮子组合在一起,春节期间,走村串户拜年祈福. 有的地方龙灯很有特色,如燕矶嵩山的"祭(音)龙&quo ...

  • 特色的渔民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的第一个大节. 在微山湖区,元宵节这天的主要活动,是家家户户挂莲花灯,蒸面灯,舞龙灯.所以,元宵节在当地湖区又叫"灯节".微 ...

  • 刘芳:水龙灯里闹新春

    顾问  钟石山    主编  何俊良  sdhjl1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作者简介]刘芳,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作家协会会员,人民教师.作品散见于<雪峰文艺>.< ...

  • 南漳古林坪村百年“老宅”——郭家老屋 寻求项目合作

    厌倦了城市中的喧闹,不妨去"老宅"走一走,你会发觉有所不同 在龙门古林坪村柏香寺斜对面的群山中有一栋很少有人涉足的古民居 --郭家老屋 老宅墙上爬满了爬墙虎,走进宅院,眼前一亮,古 ...

  • 乳山市大孤山东、西林家村航拍视频

    乳山市东林家.西林家村: 东林家村位于镇驻地西侧,无极山北麓,锯河北侧,北临青威高速公路.202省道.东临大孤山,西临西林家.地势东高西低,东部为丘陵,西南部为平泊地.有耕地820亩,山峦800亩.全 ...

  • 【长安村落】——炮里街道韩家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白鹿原南塬塬畔.东邻姚车村,南边坡下接二圣宫,西与杨魏村接壤,北与伯坊.炮里村接壤.2010年,有3个村民小组,225户,1000人,土地11 ...

  • 走进上华街道方家村:项姓出自周封项国

    走进上华街道方家村:项姓出自周封项国 方家村位于上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南2500米.村民委员会驻方家得名.区域面积为0.68平方公里.耕地526.15亩,养殖水面58亩.辖方家.毛路.项村.李村4个自然 ...

  • 上华街道夏家村

    上华街道夏家村 夏家村位于上华街道办事处驻地西1200米,村民委员会驻吴村自然村,村以主村夏家得名.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1533.77亩,养殖水面394亩.辖夏家.吴村.大丼头.郑家.尧金塘.孟田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牛家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地处于秦岭北麓的神禾原畔,是太峪河流域西岸的一个小村,与下寨村.上湾村相邻,东靠西太公路.包茂高速公路.西太公路.黄大公路都与本村擦肩而过.北有西安市第九人民医院,东有太乙中学 ...

  • 【长安村落】——太乙宫街道关家村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坐落在翠华山脚下,太乙镇正北约十里处,为太乙的北大门.西依神禾原畔,北靠杜陵原.2012年,1616人,耕地约1268亩.村庄大体呈正方形,南北长约380米,东西长约400米, ...

  • 家乡采风‖朱刘街道戴家村“武状元”的古宅

    ​十月二号下午,天气还算不错,骑上电动车,一路向南,当时也没有什么采风目标,只是打算去附近村子转转.行至朱刘街道戴家村北,遇到一放羊的老者,随即停车攀谈,我问他附近村里有没有老屋.老树.老庙.他说,我 ...

  • 【林氏字辈】2859-湖北孝感应城市长江埠街道林褚村

    林氏源流网(平台),专注做林氏文化,致力于林氏文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特别是在古人墓志铭.族谱谱序.人物事迹和古籍整理,推动林氏文史学术化和规范化. [林氏字辈数据库] 若找不到您村资料 可能因无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