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后不见足球:孩子成长应引发家长深思
欧锦赛激战正酣,可我们这里看不见足球。二十年前,当记者还是一个刚上小学的孩子时,和小伙伴们恣意奔跑,以空地为球场,以小树为门柱,蓝天白云就是观众。每当激战正酣被家长揪着领子回去吃饭时,膝盖和小腿上都是伤口和灰尘,但仍然会咧着嘴笑着自吹:“我今天进了好几个球”。那时候每逢世界杯、欧锦赛等世界大赛,每个小伙伴都有心中的偶像,前一天晚上似懂非懂地看了球后,第二天就要着急地模仿他们踢球的一招一式。二十年后,取而代之的是当姑娘们开始炮制《欧锦赛观帅指南》,小伙子们陪在旁边送出嘿嘿傻笑和一句五味杂陈的“你家C罗确实帅呀”。法国名帅“白巫师”特鲁西埃说:“你们根本不爱足球,你们对足球的感情根本没有深入血液。 ”没有人否认,这种爱,至少在二十年前,还是存在过的。足球又怎样在一些人眼里变成了只能说不能玩、只能看不能踢的“叶公之好”。二十年后,当一些家长听说孩子要上橄榄球课时,如临大敌般强烈反对;但当他们开着轿车把孩子护送进钢琴、油画和奥数这样的培训班时,却发自内心地露出了充满脸庞的“既科学又文艺”的笑容。在这个独生子女时代,不该责备这些爱子心切的父母们,但又是什么让他们的爱变了味儿?城市化的钢筋混凝土正压缩着空间,同为世界大都会的伦敦,各类足球场就有3000多块,而全北京还不到100块;在号称中国足球城的沈阳,近日一个投资了8亿元建造的室内足球场在闲置9年后终于被定向爆破,腾出的地将被用于商业开发。这二十年,专业运动员拿了不少奥运冠军,青少年的体质却在逐年下滑;奥数一等奖年年包揽,真正的科学家又在哪里?而二十年后,当现在七八岁的孩子们长大成为这个社会的中坚时,他们的血性该从哪里找寻?从小就“被害怕”受伤的他们长大后怎能不变成 “容易受伤的男人”?二十年后,我们的足球在哪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