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窑如何辨真伪?密码就在这件英国收藏的贯耳瓶!文物鉴定真知堂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有一个破烂瓶子,收藏在英国大英博物馆,曾经是大维德爵士的收藏品。就是本文的这个瓶子。馆方的标签是这么标注的:
元 哥窑类型 米黄釉贯耳六方壶
附刻乾隆御题:百圾雖粉撫則平,處州陶實出難兄。一般樸質稱珍重,那誠精工宣與成。乾隆乙巳御題
馆藏编号:PDF.23
尺寸:高 14.9cm;腹径 7.3cm;
口宽、长:4.7cm、4.6cm;
底宽、长:5cm、7.3cm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话说这个瓶子,乾隆皇帝不嫌它破,还让玉人在瓶口刻上了自己的诗句。从这首诗来看,乾隆皇帝把这个瓶子认为是浙江龙泉章生一所制,也就是龙泉哥窑。所谓难兄难弟,出自处州,虽未明言章氏兄弟,但熟悉陶瓷史的朋友一看便知说的是谁了。哥窑朴实而珍贵,精工堪比明代宣德成化二窑,这就是乾隆皇帝对这个瓶子的看法。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再说哥窑,目前有杭州产地,龙泉产地等说法,也有民窑,官窑等说法。我们说的不是龙泉哥窑也不是哥哥洞窑,而是两岸故宫馆藏的那批传世哥窑!对于传世哥窑的研究,在孙瀛洲等前辈去世之后,几乎就陷于停顿状态了。孙氏总结出的哥窑聚球攒珠的说法,以及对哥窑釉下气泡和胎骨的论证,现在多被当为经典而为好事者传说演绎。但有一点人们都没有注意到,他说的这批馆藏品论来源可能有多个窑口,论年代也可能不是同一时期的。这话就被忽略不计了。
所以,孙氏只看到馆藏哥窑文物的一部分类型,而没有对所有类型哥窑文物进行对比论证,其结论必然是有局限性的。哥窑到底有气泡还是无气泡就是一个最典型的误区。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今天信息流通高度发达,前辈见不到的宝贝我们都可以通过网络见到。前辈看不清楚的器物,我们可以借助高像素数码相机看清楚。乾隆皇帝这件宝贝就是一例。你不用去清宫也不用去英国,就能看清楚这件典型的哥窑所揭示出来的哥窑密码。
英国这件哥窑器文物的八方器型,揭示出一个秘密,那就是这种瓷器和元朝或许有关联,和北宋关系不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按照器物标型学断代来分析,元代八方器型多见,如景德镇青花八方梅瓶,八方葫芦瓶,八方玉壶春瓶等。而北宋时期瓷器文物,目前尚未见到一件八方造型。
我们由此可以得出推论,大多数八方造型的文物极有可能是元代生产的。所以,此件哥窑贯耳瓶因此被英国方面定为元时代。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但我们更应该知道,一种器型的出现和流行,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必然要经过一个萌芽,发展,成熟的过程。八方器型不可能拉坯成型,可以模制成型,但对于模子的要求极高。用模具制作的方法并不利于八方器的成型。反而是类似于宜兴紫砂器的用瓷泥做成片状再镶拼的办法最简单省事。
我们可以推论古代工艺,一定是最简单的方式做出效果,并没有后人想的那么多高科技。所以八方器型的出现,相对于南宋官窑瓷器大量的模具制作,工艺更为复杂,基本上是纯手工了。因为元代景德镇多见此类八方器,所以一般以此造型论定为元代。
但八方贯耳瓶就一定是元代吗?不一定。因为就算元代有此器型,也不能断定这种器型就是元代发明的。往上追溯,元青花八方器应该还是一种模仿。仿的器型为南宋晚期器型。而南宋晚期和元初,在瓷器历史上绝不会泾渭分明,元代制瓷工艺一定在某个时间段和南宋末期是重合的。所以这件瓷器南宋晚期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能轻易否定。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器物口沿破损,虽然影响了瓷器的品相,但是却极为难得的揭示了瓷器的胎骨。虽然说很多时候可以通过瓷器底足来看胎骨,但由于瓷器底足裸露于窑火中,在高温下发生了化学反应,很多时候并不能反应出真实的胎色。古代还有涂抹含铁量高的护胎釉的工艺,更让人无法对瓷器进行无损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此器底足胎色呈现酱紫色,但包在釉里的胎骨却是灰色的。
这揭示出一个哥窑的秘密,即哥窑的胎并不是类似于南宋官窑的紫金土胎,而是一种紫金土和白色瓷土混合胎,含紫金土比例远低于南宋官窑。或许是因为哥窑需要通过不同的胎土配方形成瓷釉开裂的艺术效果,或许也是因为哥窑瓷器的米白,浅黄釉色不需要深紫色胎骨来衬托以形成官窑那种青绿色调的缘故。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哥窑文物的米白或米黄釉,和南宋早期修内司官窑的黄釉有很多的区别。根据杭州老虎洞南宋修内司窑址出土黄釉器文物来看,当时的黄釉比较稀薄,属于典型的石灰釉类型。再者,黄釉里铁分子含量和青釉应该是一致的,只因为烧成气氛不同而形成跟青釉不一样的黄釉。
而典型哥窑文物的米黄或米白,可以看出其本质是往白釉上靠。而白釉跟青釉最大的区别在于,白釉里的铁分子被尽可能的通过淘洗,拣选的方式去除,更不会像青釉一样人为的添加铁元素的含量来配成青绿色调的釉。所以,哥窑的开片釉和官窑的开片釉在配方上不是一回事。
杭州老虎洞南宋修内司官窑米黄釉
瓷器鉴定文物真知堂:
再者,南宋官窑越往后走,胎骨越趋于轻薄。有的瓷器胎骨甚至薄到一毫米左右。而形成薄胎厚釉的艺术效果。这种被认定为典型南宋官窑文物的薄胎器,对仿制的技术水平要求极高,成品率也极低,目前视为南宋官窑文物仿制的难点和高峰。但哥窑瓷器的胎骨,则几乎没有什么薄胎的,这也是官哥二窑区分的关键和要点之一。
随便写写,又2000字了,就跟大家聊到这里吧。这几张图片极为难得和珍贵,有兴趣研究宋瓷的朋友一定要收藏起来慢慢看!或许你还会看到更多我没有说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