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为何称“朕”,而不称“寡人”?学者:“朕”字拆开就懂了
古代皇帝在人们心中都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的言行无不被世人所关注,就连取名也要忌讳与帝王相关,而称呼也不例外。我们熟知的称呼中“朕”字便是帝王专属,不过早期帝王却是以王相称,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为了一个“王”字更是连年征战,期间还自称寡人。无论是哪个称呼在今天看来,常人是莫能许之,虽然时代开放但这些称呼却根深蒂固的成了帝王的象征,其中尤以“朕”字最为人们津津乐道。
《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李斯推荐秦始皇用朕自称的理由为:“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在这之前也有人建议君王专用但并没有被推广开来,而秦始皇采纳了这个建议并严格执行,后世帝王也不约而同地达成了共识。从秦始皇创立“皇帝”一词中就能看出其超凡的见识和得天独厚的霸气,在“功盖三皇,德超五帝”中各取一字,而“皇”与“帝”两字本身便具有非凡的意义。那“朕”字又是为何被始皇相中从众多君王自称中脱颖而出呢?其实想要究其根本,拆开便知,这也是象形文字独特的魅力所在。
“朕”字早在西周之前便已产生,当时部落之间并未局限“朕”字的身份,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可以称“朕”。在《尚书》中有多处提到帝王称朕,但他们也只是偶尔如此自称,目的在于取其“躬身”之意以表达自己的谦虚宽厚之心。东汉时期的蔡邕在其著作《独断》中明确指出“朕,我也,古代尊卑共之,贵贱不嫌,则可同号之义也。”可见先秦时期朕通常都是用在礼仪上的谦词。
在《尔雅·释诂》更是直截了当地写着:“朕,我也;朕,身也”。在甲骨文中,“朕”字象形为弯腰作揖之态,而上世纪出土的周朝毛公鼎上铭文上的“朕”字,其左边则沿袭了甲骨文的象形而右边已经开始演变不再躬身。在《周礼·考工记·函人》中也开始有了演变迹象,书中此处说“视其朕,欲其直也”,而周朝只有负责铠甲制作的匠人才称为函人,他们用“朕”代指皮革取直的缝。故而段玉裁在其《说文解字注》中说“朕”在舟部,应作船缝之解。从象形规范上不难看出,起初的部首为“舟”,表示用木板造船的时候,代指取直的缝,“朕”字自此便逐渐有了表率的含义。
而《庄子》内篇中提到“体尽无穷而游无朕”则表示“朕”在古代还有一层意思,葛洪的《抱补子》也说“机兆之未朕,我能先觉之”,表示“朕”字在表率取直的基础上再次延伸出踪迹、征兆之义。后来马王堆皋书中出土的《老子·德经》中有一句“牝恒以静朕牡”,“朕”字于此俨然与柔静克阳刚的克同意成了一种能量。不难看出“朕”字的演变注定了这个字的不凡,从民可同号到表率之意后,等级之分自然显现,平民虽然可用但已凤毛麟角,直到秦始皇法令的颁布,这个字就更讳莫如深被百姓所淡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