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五帝本纪》1-18
原文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
译文
舜,祖籍冀州,临近尧的都城,这使他的美名天然地更容易传入京城,让那些掌握实权的贵族听到。
前文通过四岳长官之口,我们已经知道舜处在怎样的恶劣家庭环境之下。许是由于这个家庭吸纳了宇宙间最负的负能量,舜稚嫩的心灵感到憋屈,为了透口气,他选择了远走他乡。
也许是少年时期的舜,就已然具有内心强大、敢于冒险的特质,小小的冀州限制不了他那向往站在美好富足土地上的双脚。青葱少年的他,将目光越过草尖树梢,投向太阳下山的方向,并坚定地举步向西,一路探险,跋山涉水来到山西,在历山脚下披荆斩棘、开荒种田。
当听说山东雷泽可以打渔致富,他毫不犹豫放弃洒下几多汗水、朝耕暮耘的田地,向国土的东部进发,在苍茫的水边甘心做一名雨蓑风笠的渔夫,在日月轮回中,用独自承担的甘苦去换取畅心快意的满足。
但,打渔、种田小技分量太轻了,无法去平衡舜心灵的广博、抵挡伟大命运的召唤。于是,向南,他来到黄河之滨,用那里特有的可塑性极强的胶泥制作各种各样的陶器,把对美的感受、把生命的活力耐心地揉捏进软泥中。当然,最后事实证明,制陶也无法安抚他要服务华夏万民的心。
当然,在山东,他不只打打鱼,晒晒网,一颗躁动不安而又好奇的心,驱动他的双脚走到曲阜寿丘,进入手工业作坊,学做各种家用器物;在山西,那双充满活力的双脚又把他带到负夏,混迹商圈,跑了跑买卖,做了些生意。
但是,他天然的使命是管理天下,所以任何一个行当都不能让他那颗博大的心灵稍稍安顿下来,所以他不断行走,不断尝试。
当然,在行万里路、学不同技艺的过程中,他接触到了百姓真正的生活,了解了不同的民风民俗,经历了不同的人和事,这些经历,不仅开阔了他的眼界,同时拓展了他的意识,让他更加坚定地选择拥有颗仁慈包容的心,这,为他做一位圣君打下坚实的基础。
飘泊万里的小船,在多少次太阳升太阳落后,终归要掉转船头驶向故乡。在故乡,有舜的家人。
之前,我们已经通过四方诸侯之口,了解到舜的父亲瞽叟眼瞎心狠,脾气差,继母因是继母,天然的优势让她难免做事说话气焰嚣张,且善长挑拨离间,弟弟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每日耳濡目染这些言传身教,自然养成桀骜不驯的性格。
他们三人坏的方式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在杀掉舜这一点上,却出奇得一致。
舜的心灵像大地、像海洋一样博大,能容下所有好的、不好的东西,大地从来没有表现出热爱花朵嫌弃肮脏,而是没有分别,一律承载。
因此,我们可以从大地的品质推知舜的想法,对,他不会因为一个人是一坨屎而嫌恶他或排斥它,不会,他一视同仁地接纳。这就是博大的真实样子。
当一个人能涵容一切时,他就会对人世间充满了爱,他也就对所有的人事物充满了怜悯和慈悲。
面对如此不堪的一家人,舜因怜悯而宽容,因慈悲而原谅。他谦卑态度、恭顺行事,从不违背为子之道,把友爱兄弟、孝敬父母做到极致。
容不下父母家人的人,如何能容下天下的人,服务众生的事业也就无从谈起。
另外,舜的家人向我们展现了凡人的另一个重要特质——混乱,由思维混乱导致的言行混乱。
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所有念头都不能清晰觉知,导致言行充满了前后矛盾,变得混乱不堪。
舜的家人一边蓄心积虑想杀掉他,且费尽心机努力了许多次,只是未能得偿所愿;
但是,他们在想除去眼中钉而后快的同时,一旦遇到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帮手却是舜。
舜的思维层级不知要高出他的家人多少个等级,清晰地看到他的家人的糊涂和迷惑,除了怜悯,没有任何不满,因此,当他们有事找他帮忙时,他能毫无怨言地陪伴左右,并且倾尽自己的所有努力。
这是普通人无法做到的。人们之所以佩服一个人,是因为这个人做出了自己拼尽全力也无法做到的事。
因此,20岁的舜,就因为至孝而名扬天下,朝野尽知。到舜30岁的时侯,尧帝渴望群臣推荐接班人时,四岳毫不犹豫、异口同声说出了舜的名字并得到尧的首肯。
接下来,顺理成章,成熟健壮的舜开始接受尧抛过来的一项又一项的考验。
虽然,尧煞有介事地考验顺,但在心里早已经确定了舜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最明显的证据,尧在让位之前先把两个女儿嫁给了舜,美其名曰以此来考察他齐家的本领。难道孝悌那样的父母和弟弟还不够吗?再牺牲自己女儿的幸福,还是两个,去考验一个人?
无他,论境界,尧和舜都站在山颠,他们彼此相知,并能俯察一切,洞若观火。
通过前文,我们已经了解尧具备优秀领导人的突出特质即知人、善任。把两个女儿嫁给舜,已经说明了一切。但尧是智慧的,舜登基之前还是之后嫁女,效果是很不一样的。
为了儿孙的长远打算,又让九个儿子和他共处,美其名曰以此来观察舜在外的为人。实则,让舜和小舅子们在朝夕相处中建立深厚的感情,感化舅子们,既使不能成为舜的帮手,也不致于成为舜执政过程中的牛脚石。
我们看到,尧为天下黎民的福祉考虑,放弃了自己的儿子丹朱而选择了舜,又为自己的儿女长远打算,下了这两步棋,不管怎样看,尧是位圣君也是个好父亲。
居住在妫水河畔的舜,常以自身为榜样向尧帝的儿女的表示,只要遵循五常的规定,各安其位,各守其分,绝对可以获得生活的顺随和所有的幸福。
面对严谨自律、以他们的智识挑不出半点瑕疵的舜,尧的两个女儿不敢以自己高贵的出身而对舜的家人傲慢无礼,争相讲究为妇之道。尧的九个儿子也在舜日复一日的熏陶下,更加笃诚忠厚。
舜能和睦家人,感召亲族,感召天下也自然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