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病十一穴歌

《聚英》
攒竹丝空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
更去大都除泻动,风池针刺三分深,
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疴病不侵,
依此下针无不应,管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寻,
牙疼三分针吕细,齿痛依前指上明,
更推大都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细穷,
听会兼之与听宫,七分针泻耳中聋,
耳门又泻三分许,更加七壮灸听宫,
大肠经内将针泻,曲池合谷七分中,
医者若能明此理,针下之时便见功,
肩背并和肩膊疼,曲池合谷七分深,
未愈尺泽加一寸,更于三间次第行,
各入七分于穴内,少风二府刺心经,
穴内浅深依法用,当时蠲疾两之轻
咽喉以下至于脐,胃脘之中百病危,
心气痛时胸结硬,伤寒呕哕闷涎随,
列缺下针三分许,三分针泻到风池,
二指三间并三里,中冲还刺五分依。
汗出难来到腕骨,五分针泻要君知,
鱼际经渠并通里,一分针泻汗淋漓,
二指三间及三里,大指各刺五分宜。
汗至如若通遍体,有人明此是良医。
四肢无力中邪风,眼涩难开百病攻。
精神昏倦多不语,风池合谷用针通。
两手三间随后泻,三里兼之与太冲。
各人五分于穴内,迎随得法有奇功。
风池手足指诸间,右痪偏风左曰瘫。
各刺五分随后泻,更灸七壮便身安。
三里阴交行气泻,一寸三分量病看。
每穴又加三七壮,自然瘫痪即时安。
肘痛将针刺曲池,经渠合谷共相宜。
五分针刺于二穴,疟病缠身便得离,
未愈更加三间刺,五分深刺莫忧疑。
又兼气痛憎寒热,间使行针莫用迟。
腿胯腰疼痞气攻,髋骨穴内七分穷。
更针风市兼三里,一寸三分补泻同。
又去阴交泻一寸,行间仍刺五分中
刚柔进退随呼吸,去疾除病捻指功。
肘膝疼时刺曲池,进针一寸是相宜。
左病针右右针左,依此三分泻气奇。
膝痛三寸针犊鼻,三里阴交要七吹。
但能仔细寻其理,劫病之功在片时。
更向大都针眼痛,太渊穴内用针行

(0)

相关推荐

  • 5.大椎、束骨

    对穴:大椎.束骨 单穴功用: 大椎又名百劳.为督脉之经穴,又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亦称诸阳之会穴.穴在第一椎上凹陷处,因其椎骨最大,故名大椎.它具有宣通一身阳气之功,故可宣阳解表,祛风散寒,理 ...

  • 杂病十一穴歌《聚英》攒竹丝空主头疼,偏正...

    杂病十一穴歌 <聚英> 攒竹丝空主头疼,偏正皆宜向此针, 更去大都除泻动,风池针刺三分深, 曲池合谷先针泻,永与除疴病不侵, 依此下针无不应,管教随手便安宁, 头风头痛与牙疼,合谷三间两穴 ...

  • 杂病十一穴歌 《针灸聚英》

    杂病十一穴歌 明·高武 撰 <聚英> [提要] 本篇是从<针灸聚英>中转引而来.本歌通篇分十一段,分述了头痛.牙痛.耳聋.肩臂痛和咽以下至脐的各种杂证的取穴.针刺浅深和补泻所宜 ...

  • 中医针灸经典《针灸大成·十二经井穴图》附:杂病十一穴歌

    针灸大成●十二井穴图 手太阴井 人病膨胀,喘咳,缺盆痛,心烦,掌热,肩背疼,咽痛喉肿.斯乃以脉循上膈肺中,横过腋关,穿过尺泽入少商.故邪客于手太阴之络而生是病. 可刺手太阴肺经井穴,少商也,手大指侧. ...

  • 针灸必背歌赋之杂病十一穴

    [题解] 杂病十一穴歌引自<针灸聚英>,作者姓氏不详.本歌主要论述了头痛.牙痛.耳聋.肩臂痛及咽以下至脐的各种杂病的取穴规律.针刺深浅和补泻所宜.本歌选穴以头面部及四肢部腧穴为主,虽名为杂 ...

  • 肘后歌(《针灸聚英》)

    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 心胸有病少府泻,脐腹有病曲泉针. 肩背诸疾中渚下,腰膝强痛交信凭, 胁肋腿痛后溪妙,股膝肿起泻太冲. 阴核发来如升大,百会妙穴真可骇, 顶心头痛眼不开,涌泉下针定安泰 ...

  • 针灸聚英

    针灸聚英

  • 针灸单穴治病(一病一穴,针灸刺血治疗)

    经外穴 1.内迎香 [取法]鼻孔内上部外侧之鼻粘膜上. [主治]⑴扁桃体炎 ⑵咽炎 [机理]内迎香位于鼻内,肺开窍于鼻,胃经起于鼻,大肠经挟鼻孔,三经均与咽喉关系密切,取本穴放血,可清泻肺与手足阳明之 ...

  • 明 高武 针灸聚英

    嘉靖八年 公元1529年 <针灸聚英>又名<针灸聚英发挥>,高武撰.刊于嘉靖八年(1529).按4卷本顺序,卷首"集用书目",简介<难经>.&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