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岁奶奶,满口好牙真罕见,喜欢吃大蒜和芝麻糊,经常逛街看景
“这个人,上了年纪(方言:年龄大)的,根据我的观察,特别是那些长寿老人,关键是心情好,儿女孝顺,不惹老人生气,好心情能够让人长寿。”百岁老人李玉兰奶奶的儿子于全文介绍,民间有个说法,一个人能活多大年龄,是人的寿限问题,对于这个观点他不太赞同。不信你看看身边,那些婆媳关系紧张,天天吵架、生闷气,心态不好的人,没有几个能活大年纪的。
长寿老人李玉兰,是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店子集街道东沟头村人。生于1921年的她,现在每天仍然能够自己拄着拐杖,步行千米,去儿子家吃饭,天气好的时候,还经常上大街上逛街,看看村里的风景。据奶奶的儿子于全文介绍,母亲身体一直非常好,平时在家里走路的话,都不用拄拐杖。
“俺娘生活习惯很好,每天早上听着鸡叫第三遍的时候就起床,中午一般不午睡,晚上天黑就上床休息了。她性格好,从不发牢骚,心态非常好。”李玉兰奶奶的儿子于全文说,从小到大,在他的印象中,母亲很少生气,就是在生活最困难的时候,也从不抱怨,不说牢骚话,生活态度积极,心态非常好。
“现在生活好了,你以为鸡、鱼、肉、蛋是好东西?这可不一定,你得根据她自己的身体条件和口味喜好,合理地进行调理,那些海鲜、牛奶什么的,有时候吃了不消化,还闹肚子。”于全文介绍,母亲从老社会走过来,吃过糠咽过菜的,在最困难的时候,甚至还吃过树叶子,吃过野菜,现在生活好了,反而并不太喜欢吃的太好,就是爱吃点油水少的饭菜,比如小豆腐,喝点稀饭啥的,粗茶淡饭的,比较适合她的肠胃。
“就是粗茶淡饭的,也不能让她吃多了,得粗细搭配,那些饼干、蛋糕、点心什么的,也不能吃多了。早上喝一碗小米粥,吃一个鸡蛋,有时候也泡上个小饼干,因为她不喜欢吃甜食,吃的并不多。”于全文说,母亲在饮食方面,有时炒菜不放盐都行,吃个馒头她都说咸,有时得放盐,口味就和平时我们吃的菜差不多。这种现象并不固定,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一次。
“俺娘的牙齿好,现在才掉了一颗。我听一位老师说,经常给老人买点零食吃,就像磨磨牙似的,能锻炼大脑,预防老年痴呆。我就给她买馓子爪吃,没事让她磨磨牙,馓子爪家里常年不断,有时间也买点瓜子她吃。”于全文介绍,母亲牙口好,还经常想吃点莒县大饼(皮硬脆香,牙口不好的人一般咬不动),馒头吃几顿就不愿意吃了,还喜欢吃煎饼等质地比较硬一些的食物。
“鸡鱼肉蛋的,时间长了不吃,俺作为子女的,寻思不吃点肉不行啊,就弄了她吃,吃不了几天,她就说吃够了,不愿意吃,不馋那些东西,就愿意吃点弧度(玉米面粥)豆沫(小豆腐)。”于全文说,母亲最不喜欢吃大鱼大肉的饭菜,有时作为儿女,本想让她吃得好一些,但是母亲吃了后,肚子就不好,后来就不让她吃了。
“现在的人,很多到了40岁以后,牙齿就慢慢变得的不好,有很多60来岁的人,口里的牙齿基本都掉完了,但是你看俺娘的牙齿还这么好。”于全文介绍,也不知道母亲是怎么保养的,从来也没见过她刷牙,也不吃什么药品、保健品和营养品,生活习惯和我们常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知道母亲从来不碰凉水,吃完饭后用温水漱漱口,别没有什么保护牙齿的方法。
“俺娘不喝牛奶,以前他那些孙子、孙女子给她买牛奶喝,喝了就破腹(拉肚子),后来就不喝了。但是喜欢喝芝麻糊,她一天吃两顿饭,早上七点左右吃,中午两点左右吃,到了下午四五点钟,我给她泡上一碗芝麻糊喝,晚上就不吃饭了。”于全文说,母亲不大喜欢吃甜味,芝麻糊也喝那种无糖的,几乎每天都喝,但是有时也喝点蜂蜜水。
“俺娘整天表扬俺,说整天弄这个吃,弄那个吃,惦记着俺得花多少钱啊,搁在以前,这些好吃的得花多少钱买啊,非常心疼孩子花钱。”于全文介绍,母亲生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哥哥今年75岁,自己也68岁了,妹妹今年59岁,目前是四世同堂。现在主要由他照顾着母亲,妹妹也经常前往看望母亲,哥哥住得远,不方便照顾,只是偶尔回家看望一下母亲。
李玉兰奶奶的娘家,是莒县店子集街道王家坪村,老伴90岁时去世。“俺娘姊们五个,她是老三,俺一个舅,96岁老了(去世),俺那三个姨也都是90多岁没有了。”于全文说,母亲长寿,应该与家族长寿基因有关,也与母亲的好性格,好心态有关,同时,也与他们兄妹几个人,孝敬母亲,不让母亲生气,舒心的过日子有点关系。
“俺父亲老弟兄四个,都是90多岁没有的,俺爷爷是93岁老的,俺大爷96岁,二大爷是93岁,俺父亲是90岁,俺四叔是92岁。俺父亲还在世的时候,老人在墙根晒太阳的时候就说,咱这个东西两村(东沟头、西沟头),弟兄四个都健在的,就是东沟头那家子,那时候他们就80多岁了。”于全文介绍,他爷爷曾在县城开过咸菜店,说起兄弟四个都长寿的事,在东西两村老年人中几乎无人不知。
“俺母亲针线活相当好,她60来岁的时候,俺这庄里识字班(方言对女孩的统称)结婚,做个绣花鞋、绣花枕头,经常有人来找她,也从来不要钱。”于全文说,母亲年轻的时候,还给八路军做过鞋子,缝过衣服,到后来这日子好了,庄里婆婆、小媳妇的都来找她做绣花鞋,还缝布老虎、虎头帽什么的,针线活她这一辈子是没少干。
“俺婆婆以前心脏一直不大好,八九十岁的时候,一激动就跳得厉害。那年来了一个采访小脚老太太的,当时我上地里干活了,俺婆婆也不认识人家,就不大敢说话,也害怕陌生人,心跳得厉害,说我怎么情个(方言:一直的意思)不回来了。”百岁奶奶的儿媳妇,65岁的朱桂秋介绍,婆婆那些年心脏不好,自从去年到现在,心脏还好了呢。
“92来岁那年,俺婆婆坐在沙发上就休克了,不喘气了,但是心脏还跳,当时休克了四个多小时,俺都以为挺不过来了,就通知了俺哥哥,小姑子,他们来了那个显(哭),俺婆婆不喘气也不说话了。 ”朱桂秋介绍,当时也没敢动,就让她一直坐在沙发上,没想到过了四个多小时后慢慢地好了,又开始喘气,说话了。从那往后,婆婆的心脏就慢慢地好了,从去年开始救心丸都不用吃了。
“我还弄了几只鸡,养在她院子里,这些小鸡从小到大,都是俺娘喂的。每天早上起床,她还是按照她那个老风俗习惯,鸡叫了几遍了是什么时候,鸡叫三遍的时候,她就开始起床了。”李奶奶的儿子于全文介绍,母亲那些年除了心脏不大好外,几乎不感冒,到了现在心脏也好了,精神头也好了,有时走路都不用拐杖。
“俺婆婆还爱吃大蒜,俺公公活着的时候,他们天天吃,没有一顿不吃大蒜咸菜的,就是这顿吃不完了,还得留着下一顿吃。我觉得平时吃点大蒜挺好的,俺婆婆很少感冒。”李奶奶的儿媳妇朱桂秋介绍,婆婆爱吃包子、水饺,把大蒜杂碎拌黄瓜吃,有时也切成片吃,有时做成蒜泥,吃法很多,反正每顿饭几乎都离不开大蒜。
“俺娘以前多少喝点酒,后来就不喝了。现在有时候偶尔喝点茶,别没有特殊的喜好。”于全文说,母亲就是喜欢粗茶淡饭,饮食主要是清淡为主,不喝牛奶,不吃保健品,每天喝芝麻糊,喜欢大蒜,从不喝凉水,用温水洗衣服,生活起居顺应自然,每天太阳出来就起床,太阳落山就休息。
“我想着早日来,来鬼子的时候,麦子刚开花,晚上我和俺汉(老伴)趴在麦子地里躲鬼子,就看那些鬼子拿刺刀往麦子地里捅,一点也不敢喘气啊,一出声就叫使刀捅死了。俺庄有个人让捅了大腿了,淌血了也不敢出声。”李奶奶对过去不安定的苦难生活仍然记忆犹新,她说还是现在社会好啊,安安稳稳地,也不用吃树叶子,吃地瓜秧子了。以前树上的树叶子都吃没了,地里的野菜都挖地没有了,现在想吃什么有什么,天天吃得就像过年似的,也能睡个安顿觉了。
(图文/明之)【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或者想分享您的故事,敬请关注《新图视野》,并提供采访拍摄线索。打开平凡视界,感受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