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改要立足脚下,也要仰望星空
许兴亮
随着新课程新高考的深度推进,尤其是温儒敏教授“语文高考试卷要让15%的学生做不完”的观点影响,以大阅读改革为标志的语文教改风起云涌、异彩纷呈。在具体实践中,有些学校的语文教改暴露出重“语”轻“文”、重表面表层表演的简单学习轻深层深度深刻的深度学习等“瞎折腾”现象,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益,影响了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在笔者看来,新时代,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教改应摒弃功利至上的“瞎折腾”行为,回归语文教育的本义。
第一,核心素养时代,从知识本位的学科教学转向核心素养本位的学科育人是语文教改的根本旨归。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首提核心素养,并将其作为深化课改的新航标。2016年,教育部课题组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乐学善学、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依据该项目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的解读,这一研究结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而得出的。林崇德教授指出,“自主发展”即自主性,包括培养和发展身体、心理、学习等方面的素养,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第一属性;“社会参与”即社会性,包括处理好个体与群体、社会与国家等之间的关系,是人的本质属性;“文化基础”即工具性,包括掌握应用人类智慧文明的各种成果,是个体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必要基础。全面发展需要奠定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的文化基础,形成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自主发展能力,构建具有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社会参与意识。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即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其中,语言构建与运用(即语言学习是基础和载体)承载着传承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陶冶情操和精神锻造的多重功能,至关重要。语言学习,从表层看是一个语言结构和体系,从深层看则是文化内容构成。因此,语文教学不能重外轻内、重语轻文,不该停于学习外部的形式,应该由表及里挖掘语言承载的文化意涵,实现学科育人。
第二,从母语学习规律来看,传统语文学习历来强调因文解道、因道悟文。宋代朱熹说:“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元代郝经说:“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剥离了人文性,停留于学用语言层面的语文教改,缺失了语文教育的根和魂。
就阅读教学而言,阅读一般分为四个层次:识记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其中,前两者属于语文简单学习,后两者属于语文深度学习。重语轻文,强化语言训练而忽视情感文化,属于低层次的简单学习,必然导致语文教学再次陷入以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误区,既不利于学生发展语文核心素养,也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第三,从新高考改革来看,语文教改更要坚持育人为本。育人为本是教育的本质体现,更是高考改革的根本取向。综观《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可以读出这样的信息:坚持育人为本,五育并举,发展素质教育,把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健康成长作为新高考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适应新高考改革要求,就要推进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就语文教改而言,发展语文核心素养,落实学科育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融语文知识、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一体的综合表现能力。“得语文者得天下,得阅读者得语文”,其意蕴即在于此。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人才,后天的生产力。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语文教改既要脚踏实地,虚功实做;更要仰望星空,实功虚为,致力于提升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作者许兴亮,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
(蒲公英评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