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恒大223个商业地产项目高调甩卖!

恒大开始大甩卖了!

近日,有消息称,恒大正在大批出售写字楼、酒店、购物中心、商铺等非核心业务的资产,出售的资产项目超过200个

涉及北京、安徽、福建、甘肃、湖北、珠三角等全国20余个省市的资产,几乎覆盖整个大江南北。

而且,恒大计划出售的项目多为1000平方米以上的写字楼、酒店、商业等大宗物业,如此高调的“甩卖”,也不禁令人疑惑:

到底是恒大做商业地产不行,还是商业地产本身的日子不好过了?

01

恒大为何砍掉商业资产?

关于此次出售资产计划,恒大相关人士表示:

这是“正常的出售行为”,而且,商业资产不是恒大的核心资产

但事实上,作为大宗资产交易,此次恒大兜售的总规模,几乎可以比拟当年万达文旅资产的世纪大交易。

根据清单粗略统计,恒大待售的购物中心29个、写字楼30个、酒店37个,大部分位于一线城市、省会城市,少部分位于三四线城市,另有约100个商铺、会议中心等其他业态分布于全国。

如果再细看清单的名录,就会发现,其中不少项目是恒大耗资重金辗转而得,甚至有很多恒大此前颇为重视、大面积营销投放轰炸的项目,也包含在列。

以清单中列出的成都物业资产为例,2015年7月,恒大以65亿港元收购华人置业名下爱美高集团的成都西锦城都汇华庭华置广场3个住宅及商业办公楼项目。

随后华置·西锦城案名更新为成都恒大西锦城,华置广场更新为成都恒大广场,而在这份出售名单中,西锦城和华置广场两个项目赫然在列。

彼时针对恒大接盘华置,就有业内人士认为,华置广场是恒大接手的项目中最大、也是最为头疼的一个自持占用资金大、项目位置人气欠缺,后期运营也相当考验手艺。

如今项目进入此次资产出售清单,想来从一开始似乎就已注定了结局。

按照恒大的说法,其目前的核心业务是地产、新能源汽车、旅游和健康

但我们也能清晰地在出售清单中看到,以文旅产业扛鼎大作来打造的恒大海花岛、双塔酒店、欧堡酒店、七星半岛酒店等也都赫然在列。

还有其在新总部深圳落子的数个项目,恒大天璟、恒大时尚慧谷的写字楼;在海南进军医疗大健康的代表作,三亚国际医院、博鳌国际医院等,都难逃被出售的命运。

从以上这些物业标的的资金投入量、所涉足的领域及承载的意义来看,此次出售,即使不称之为“甩包袱”,也很难如“相关人士”所解释的那般云淡风轻。

更主要的原因,可能只是为了——降低负债,补充现金流!

毕竟,恒大的这些项目规模较大、且占据较高的资产价值,但创造的收入却仅占总收入的较低比例,恒大又缺乏专业的商管团队来打造,运营压力十分巨大。

通过抛售商业地产,正是恒大缓解现金流压力、达到降负债目的的方式。

02

恒大的商业地产版图

事实上,恒大涉足商业地产项目,早从2013年就开始了。

其先后收购了在合肥、深圳、上海、南京及宁波等城市的商业地块。

当时许家印还在2014年的内部大会上,描绘了恒大商业帝国的蓝图,势要打造升级版的万达广场商业资产整体规模要达到千亿级

此后,恒大不断在全国拿下多宗商业地块,并相继布局了购物中心、写字楼、酒店、童世界乐园等在内的多个项目。

但遗憾的是,其并未打造出被市场所认可的商业品牌。业界对恒大的商业物业运营能力也由此保持观望和怀疑态度。

数据显示,在许家印展露商业地产雄心的2014年,恒大自持的投资物业账面总值619亿元,全年商业物业租金收入只录得1.44亿元;

到2019年,恒大已竣工的投资物业价值已经超过1400亿元,包括建筑面积约895万平方米的居住社区商业裙楼、写字楼及约36.3万个车位。

但全年租金收入仅为13亿,收益率不到1%。

做商业地产的代价从来都不菲,不仅要投入真金白银,还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和时间长跑。

想想当年万科切入商业领域,就是在2016年通过斥资130亿元收购印力集团,得以迅速拥有排名行业第二的规模。

而恒大最大的劣势在于,没有独立的商管团队,难以系统化耕耘,投资型物业多归属于各个区域。

尽管它也是恒大的四大业务板块之一,但业绩表现难以承载更多的期待。

恒大年报显示,其收入主要来自四大业务分部:地产开发、物业投资、物业管理及其他。

2019,这四大业务贡献的收入分别为4646亿元、13.6亿元、43.8亿元和72.5亿元。

可以见得,物业投资的收入贡献仅占上市公司总收入的0.29%。因此,说这些待售的资产算不上核心资产,并不为过。

而创造了0.29%收入贡献的这部分资产估值有多少呢?1626亿元。

所以恒大会说,商业物业开发和持有需要沉淀大量资金,通过出售商业物业,盘活存量资产,以进一步降低负债。

那,又有什么理由不卖呢?

03

商业地产的现状
过去,不少房企布局多元化的第一步都是商业地产,然而时隔数年,商业地产已成为房企的“弃子”。
尤其是今年以来,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商业地产的日子更不好过。
商场里缺乏人气、消费者购买意愿下降、中小商铺流动资金跟不上、甚至一些商铺出现欠租······
被迫倒闭或主动歇业止损的商铺越来越多,个别商场的空铺率甚至已经超过20%。
不止是恒大,就连商业地产的王者万达也在时代的剧变下陷入重重挑战。

通常,房企在多元化试水阶段,会非常愿意投入资金进入商业地产,配合住宅项目建设商业配套或拿购物中心的土地,目的在于寻求住宅之外的新增长点

但现实是,仅靠赚取商业租金,一般企业需要10年以上才能回本。

而国内的大多数商业地产开发商,都采取快周转、高杠杆的运营模式,通过以酒店、商场等配套拉低土地价格、抬高销售溢价。

这样的形式,在房地产的上半场,各大房企赚的盆满钵溢。

但进入地产下半场,随着消费市场认知的升级、企业资金持续沉淀、运营能力低下等因素,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难。

尤其在大量的三四线城市,受畸形的产业生态影响,商业地产的发展很难实现良性可持续。

疫情之后,“现金流为王”成为主旋律,那些低质资产如何实现“资金落袋为安”,成为眼前最重要的事。

从融创、到SOHO,再到恒大,目前抛售商业资产的地产绝不止一家。
重资产的商业地产项目,运营周期长、回报率低,对于房企当下的处境而言,确实越来越不利于长期持有。
也难怪,如今的恒大会更聚焦于房地产、新能源汽车这类回报周期短、或回报率高的业务了。
结 语

在2019年的业绩说明会上,许家印曾提及:

恒大从2020年开始将全面实施“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的发展战略,每年有息负债下降1500亿元左右,到2022年下降至4000亿元以下。

今年上半年,恒大揽金3488.4亿元,稳站行业第二。若将负债目标达成,恒大今年有望将资产负债率降至40%的行业中低水

受到房地产下行压力叠加疫情影响,房企销售回款难,且普遍面临高负债率,目前很多商业地产项目都在急切寻找买家,出售难度不可小觑。

而恒大的200多个重资产项目,想要快速找到接盘者,就更不容易了。

附:恒大出售商业物业清单:

本文作者:木妮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