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的南山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祝寿词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寿比南山中的南山就是指我们关中地区的终南山。出自《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

终南山是道家的福地之一,因而使得此地更有吉祥如意的祥瑞之气,而长寿正是道家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寿比南山'一词所指的南山应当就是位于关中南部的终南山了。

终南山

关中人习惯称关中南部的秦岭山脉为南山,而终南山只是特指东起西安市蓝田县最东端的杨家堡,西至周至县最西界的秦岭主峰太白山南梁梁脊这一段。西边是太白山,东边是华山。

终南山

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宋人所撰《长安县志》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终南山

终南山的主峰是太乙山,盛产药材,素有“草药王国”之称,在当地至今都传唱着“太乙山,遍地宝、有病不用愁,上山扯把草”的歌谣。太乙山黑膏便产自于此地。

终南山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寿文化”、“钟馗文化” 、“财神文化”的发祥圣地,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终南山

周康王时期,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他在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因此称草楼为草楼观,简称楼观。老子在楼观南筑台为尹喜授经,故台称“说经台”,又因位于楼观境内,故亦称楼观台。《楼观本起传》说:“此宫观所自始也”,“此大教所由兴也。”终南山道教的起始一般被追溯到老子入关传经设教之时。

尹喜见老子

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于是楼观成了“天下道林张本之地”。

自尹喜草创楼观后,历朝历代于终南山皆有所修建。秦始皇曾在楼观之南筑庙祀老子,汉武帝于说经台北建老子祠。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名道云集楼观,增修殿宇,开创了楼观道派。

楼观台

唐代,李唐宗室奉道教始祖老子为圣祖,大力尊崇道教,特别是因楼观道士岐晖曾赞助李渊起义,故李渊建立唐朝后,对楼观道特予青睐。因此楼观台道士达到它的鼎盛时期。楼观道派最为明显的标志,就是极力主张“老子化胡”之说,提倡炼形之术,兼修内外。

楼观台

终南山的道教在唐代达到鼎盛期,此时有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刘海蟾、张无梦等人居山修道。对后世道教影响较大的即以钟离权(汉钟离)、吕洞宾为代表所兴起的内丹学说,并形成了道教内丹炼养体系中著名的“钟吕金丹派”,成为宋元道教内丹学说的主流思想。

汉钟离

今天的道教分正一道和全真道两大派。咸阳人王重阳曾于终南山下刘蒋村隐居修炼,著名的“活死人墓”即重阳祖师王重阳修炼的仙迹。

活死人墓

金大定七年(公元1167年)后王重阳赴山东半岛,传道度人。他上承钟吕内丹派道统,又吸收佛教和儒家的思想,以“全真”为号,创立了全真派。

王重阳

王重阳在创立了全真派后收了7位嫡传弟子。即马钰(丹阳子)、丘处机(长春子)、谭处端(长真子)、王处一(玉阳子)、郝大通(太古子)、刘处玄(长生子)和马钰之妻孙不二(清静散人)。后世称“全真七子”。

全真七子

后来“全真七子”在北方广泛传播全真教,并且各立支派,即:马钰遇仙派、丘处机龙门派、谭处端南无派、刘处玄随山派、郝大通华山派、王处一全真派、孙不二清静派。

全真七子

这其中,又以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其信徒大多出身世家大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师承王重阳三教合一思想,虽然“全真七子”各创一派,但宗教思想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全真派祖庭重阳宫

王重阳死后后归葬于刘蒋村成道宫,马钰于宫内修建一大厅,亲题横额“祖庭”二字,此后各方门徒即以此为祖庵。元代,“祖庵”改名“重阳宫”、“重阳万寿宫”。

重阳万寿宫

正财神赵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出生于关中的周至县赵大村,隐居得道于终南山。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司掌世间财源。

财神赵公明

赵公明是在汉族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汉族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汉族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古文献和古诗中所说的赵公明在终南山得道,佐证了赵公明出生在道教祖庭楼观台东北处赵大村并在楼观和田峪道观中隐修的史实。

赵公明

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在周至县终南镇,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旧时的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

钟馗

史书记载他是唐初长安终南人,生的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春节时钟馗是门神(道教中最出名的神仙之一),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金仙观

在终南山子午镇西侧的子午峪内,有一座金仙观,坐落于子午峪(子午山)的主峰,始建于西汉汉文帝时期,名曰玄都坛,被皇帝立为祭天祷祝之所。后来,在终南山修道的隐士们利用这个祭坛,修建了许多道观,分布在坛顶及周围,现在还遗留有多处遗迹。

玄都坛

金仙观为子午峪历史上的道教宫观之一,唐睿宗为第八女西城公主入道建立道观。后来为公主改封金仙,所造观便以金仙为名。金仙观在京城内辅兴坊,后又于子午峪修建金仙观下院,亦称金仙观,是道教全真派道观,韩国道教的祖庭。

历代于终南山中所建道观可考或现存者尚有楼观台、通道观、仙游观、金台观、万寿重阳宫、清凉山、望仙宫、丹阳观、长春观、太一观、四皓庙、玉真观、金仙观、开元观、灵泉观(原华清宫)、白鹿观、太元观、萯黎观(原萯阳宫)、化羊宫(亦称化羊庙)、太平观(原太平宫)等数十座。

终南自古多神仙,历来都是高道云集、仙人出没的仙山洞天,所以,这里也自然是道教诸多神仙信仰的发源地与形成地。

从老子演教到道祖太上老君,再到道教神仙信仰的最高尊神——三清;从关令尹喜到楼观派创始人,再到真人、祖师;道教太乙神的信仰;从吕洞宾“黄粱梦觉”到八仙信仰;从活死人墓修炼到全真派祖师等等,这些都发生于终南山。正是因为终南山的这些特点,使得终南山历代多有隐士,据统计有五千余人。

终南山隐士

道教天神教祖太上老君(老子李耳),文始真人尹喜,西周元勋姜子牙,正财神赵公明,商山四皓: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汉初三杰之张良,八仙中的汉钟离和吕洞宾,仙家刘海蟾,大诗人王维,帝师王九思等都曾隐居终南山。

终南山隐士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高僧——僧肇、道生、道融、僧睿、慧观、昙(僧)影、慧严、道恒、僧丰刀石、慧睿、僧弼、昙鉴、慧安,昙无成、僧导、僧因、僧苞、僧业、僧周、僧亮等。

终南隐士

南朝梁代以后的僧人有:法藏(北周隋唐间之法藏,葬云际寺),僧照,静藏、道删、法应,慧超、善慧、法琳、智藏、法喜、智正、净业(悟真寺主)、慧远、灵润、会通、善导、道判、法藏(唐贤首国师)、道宣、澄观、宗密、净业(香积寺主)、玄奘、虚云、飞锡、惟政等等隐居修炼于终南山。

时至今日,终南山里也有众多的隐士修炼其中。

终南山西边的秦岭山脉称为太白山,是秦岭的最高峰。如鹤立鸡群之势冠列秦岭群峰之首。自古以来,太白山就以高、寒、险、奇、富饶、神秘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华夏。

太白山

太白山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分水岭最高地段,具低山、中山、高山等地貌类型,界限清楚、特点各异,特别是第四纪冰川活动所雕琢的各种地貌形态保留完整、清晰可辨。

太白山

太白山风景优美,“关中八景”之一的“太白积雪”就在这里。是旅游胜地和道家活动场所。唐、宋以来,许多文人学士登临挥毫,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关中胜迹图志》载:道书云太白山为道家第十一洞天。因此,每逢盛夏之时,登山览胜者与朝山香客络绎不绝。

太白积雪

太白山名由来已久,现代地理定义的太白山,包括原太白山、鳌山(古称武功山)以及连接二者的西跑马梁等。原太白山与鳌山(古称武功山)东西对峙,又有东、西太白山之称。

西周初年,周武王攻灭殷商建立了西周,分封诸侯。感泰伯禅让之恩,将秦岭主峰最高峰命名为太白(泰伯)山;为纪念其文治武功,将太白山西边的山峰(今称鳌山,古称垂山)命名为“武功山”。

鳌山

“太白山”之名最早见于《魏书·地理志》中,隋、唐后直沿用至今。太白山与鳌山(古称武功山),山高势险,故有“武功太白,去天三百”之说。

鳌山古称垂山、武功山,“其山冬夏积雪,故名。或曰,初有金星坠圭峰西,其精化为白石若美玉焉,故名”。

鳌山

太白山上有我国建筑史上罕见的古建筑群,如沙坡寺、蛟龙寺、黑虎关、嵩坪寺、中山寺、大殿、斗母宫、平安寺、明心寺、放羊寺、文公庙、三官庙、药王殿、莲花寺、太白庙等。

斗母宫以上的庙殿多用铁瓦,神像多为铁铸或木雕。山巅气候严寒,冰山雪峰,四季不融,耸立天空,银光四射,百里可见,极为壮观。

太白山

华山,家喻户晓的名山,位于终南山东部。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五岳之一。中华“十大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奇险天下第一山”的说法。

中华之“华”源于华山,由此,华山有了“华夏之根”之称。华山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为“第四洞天”,也是中国民间广泛崇奉的神祇,即西岳华山君神。共有72个半悬空洞,道观20余座,其中玉泉院、都龙庙、东道院、镇岳宫被列为全国重点道教宫观,有陈抟、郝大通、贺元希等著名的道教高人。

华山

华山是一座文化名山,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不少遗迹。其中摩崖石刻就是华山一道独特的风景。华山以山势险峻著称,也以历史悠久而闻名,历史上有不少名家留下墨宝。这是一笔留给后人的财富。

华山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不仅是有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史料价值,也具有弥足珍贵的艺术价值。

华山的摩崖石刻,书法精美,大多笔力遒劲,寓意丰富,令人耳目一新,荡气回肠。沿着山道拾级而上,道旁巨石夹径,怪石嶙峋,巍峨的山岩崖壁上依次镌凿着“撞山”、“陪睡”、“全真岩”等字体不一的题刻。众多的题刻,字迹各异,历代名流雅士的吟诵之句跃然于崖上。许多摩崖文字,书法劲挺,言语精粹,与山川相映生辉。

华山摩崖石刻

这些摩崖石刻与山上历代开凿的石阶、、栈道、天梯构成一幅幅巧夺天工的人文景观画面,令人流连忘返。

全真岩

今天华山景区内遗存的摩崖题刻计570处,碑石300余方。华山石刻自春秋战国时期秦昭王令工匠施钩梯登华山勒石起至今,约570多处,有年可考255处,宋代以前的摩岩石刻多已无存,明朝以后保留完好。

华山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是一种独特的人文表达形式,它利用天然的悬崖石壁刻字,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还有文史哲学的内涵。

华山摩崖石刻

华山的摩崖石刻是华山的一部分,它们让游客在饱览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受到了人文艺术的熏陶。

华山

华山的自然景观名扬天下,流传的故事精彩丰富,如今还有十大未解之谜留于世人去解答。华山地处黄河中游流域,与黄河一起孕育了中华民族。

放马南山

洞天之冠终南山,崇高峻伟太白山,鬼斧神工太华山。巍峨横亘于关中南部,俯视关中,守护关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