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穴
中枢穴(zhōnɡ shū xue)出《黃帝內經素問·氣府論》王冰注。屬督脈。中即中間,樞即樞紐,此穴在第十椎下,相當于脊柱中部之樞紐處,故名中樞。中,指方位而言。樞,有樞要之義。本穴位在脊椎第10椎節下間,近于脊柱中部,為軀體轉動之樞紐,故以為名。與脊中、懸樞名義略同,功用亦同。其或取脊中之“中”字及懸樞之“樞”字,而名之為中樞也。
【取穴位置】
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解剖位置】
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十肋间动脉后支,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十胸神经后支之内侧支。
【功能主治】
黄疸,呕吐,腹满,胃痛,食欲不振,腰背痛。
【穴位配伍】
配命门、腰眼、阳陵泉、后溪治腰脊痛。
配脊中、懸樞、至陽、筋縮、足三里治消化系統疾患。
配脊中、命門治小兒腰以下軟癱。
配天突,有溫陽行氣,活血散瘀的作用,主治背與心相控而痛,胸悶氣急。
配脊中、命門,治下肢癱瘓。
配中脘、足三里,有理氣和中,散寒止痛的作用。治腹滿不欲食、胸腹冷痛。
【穴位治法】
斜刺0.5~1寸;可灸。
【附注】
《黃帝內經素問·氣穴論》: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
《備急千金要方》:眼暗,灸大椎下,數節第十當脊中,安灸二百壯,惟多為佳,至驗。
《類經圖翼》:一傳云此穴能退熱進飲食,可灸三壯,常用常效,未見佝僂。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