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个夏天,小朋友都在等着月亮融化 | 夏日绘本细读之《月亮冰激凌》
今天立秋。夏日倏忽而过。我家的小朋友问:月亮怎么还没融化呢?
为什么她会期待月亮融化?因为看了一本书:
《月亮冰激凌》
[ 韩] 白希那/ 著,[ 韩] 金向寿/ 摄,明书/ 译,接力出版社
谢谢接力出版社授权我们使用书里的部分图片
《月亮冰激凌》的作者白希那,拿过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年度插画家”奖,应该是韩国最有国际知名度的绘本作家之一。她的成名作叫《云朵面包》,猫妈妈把云朵发酵,做成面包,吃了的人都可以像云一样飞起来,是不是很妙?
这本《月亮冰激凌》,和《云朵面包》一样,都从最能让孩子眼睛一亮的美味食物入手,又用别具一格的想象,给熟悉的食物添加了更多令人想入非非的味道。你试试看,是不是只要读出书的名字,味蕾就兴奋起来?
来看封面。月亮挂在一栋浮凸、立体的居民楼外面。这栋用卡纸、蕾丝、布料、铁丝网、木块、画在小纸片上的动物等等综合材料精心布置起来的小楼,每一个阳台望进去,都有满满的生活细节,让人想起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
没错,白希那的绘本都特别像定格动画电影的分镜。并不擅长画画的她,喜欢用综合材料搭建故事场景,再像拍动画片一样把场景一帧帧拍摄出来,这样的创作形式特别有开创性,她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绘本创作者不一定要是画家,有时候创意可以替代画画的技法。
夏天的晚上,每家每户都紧闭门窗。空调和风扇呼呼地响着,凉风也圈住了每个人,大家都窝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嗒……嗒……嗒……这是什么声音?
哎呀,天气太热了,连月亮都热得融化了!幸好有勤快的楼长奶奶,她拿着红色塑料盆,冲出楼去,把融化的月亮接在了盆里。你发现了吗?正在融化的月亮好像浓稠的娃娃头雪糕……
楼长奶奶也这样想!她把月亮的溶液分装进雪糕模具,放进了冰箱!
突然,停电了。空调、电扇、冰箱全停了。你还能想象没有它们的夏天吗?
只有在这时候,人们才纷纷走出家门。
好黑好黑,黑得不能走路了。只有楼长奶奶的家里,透出暖黄的光,这一点光亮把全楼的人都吸引了过去。
楼长奶奶分给了每个人一个月亮冰激凌,然后,这可以握在手里的一点点光亮、一点点甜、一点点清凉,把整栋楼的居民都送进了一样美的梦里。
到这里,你以为已经翻到了整本书最迷人的画面——大家聚在一起,手中的冰激凌照亮着彼此的脸,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沉醉与幸福的表情:
可是再往下看,还有更奇幻的事。住在月亮上的玉兔找过来了,他们说:“月亮消失了,我们没地方住了。”
楼长奶奶给每只兔子都倒了茶,和他们一起坐在餐桌旁想办法。
然后,剩下的月亮溶液被倒在了一个空花盆里,催生出了一株亮晃晃的“月亮花”。月亮花向着夜空努力生长,把小小的光亮又带到天上。
又一个动人心魄的画面出现了。窗台上的花,从含苞到盛放,呼应着天上的月亮,从一弯新芽,长成满满的圆。月亮和花朵,都是生生不息的存在,它们缺了又圆,消失了又出现,只有自然是这样神秘的永恒。
玉兔们回到了家。楼长奶奶睡着了。你看看楼长奶奶的脸,再看看这满楼的居民,他们是什么动物呢?
原来这是一群狼,胖的瘦的、老的小的狼。
白希那有意地让地球上的狼,帮助了月亮上的兔子,好让这个故事传递出满满的善意。而她似乎也有意地用贪婪、劫掠的狼象征了我们这些地球上主要的资源消耗者,提醒人们,偶尔关掉轰轰作响的空调,走出门,彼此问好,抬头看看月亮。
小朋友也许还体会不出故事中隐含的寓意,这不重要,他们一定记住了月亮暖融融的光,记住了自然与生命的变化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