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里的逻辑思维
五千言的《道德经》,竟然扯了两千多年的皮,而且还要一直“扯”下去,这在世界文学史上可能也是罕见的。
扯皮的一般情况都是双方不讲理,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无休无止,如果只有一方不讲理,扯皮的时间都不会很长,因为“公道自在人心”。从古到今,《道德经》的译者众多,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人敢站出来“拍胸口”,也就是说,“讲理”的人至今还没有出现。这话还只能关起门在家里悄悄说。
不少译《道德经》的人,可能是出于对《道德经》的偏爱,“搜肠刮肚”引经据典,恨不得把所有自认为优秀的词语想法都”堆砌“在《道德经》身上。出发点是好的,一厢情愿就不好了,起码是对经典的不尊重,给智慧的传播设置了愚蠢的障碍。
老子在《道德经》第七十章(易懂)开头就说:“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我的语言很容易懂,也很容易做到。这样的表达应该是非常的清楚明白了嘛,初中生都能理解。但是,也还是有人说,一万个人难有一人读懂《道德经》,并且,跟着”起哄“的还大有人在。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妨再请出《道德经》里的一些句子或者篇章大家来讨论讨论。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过去那些自认为对“道”(自然社会的运动规律)很有研究的人,总认为(道)很微妙难弄懂,深奥而不可能被人们认识。(《道德经》第十五章)
让人哑然失语的是,对这句话的望文生义者竟然如此之众:古代善于研究道的人,都认为(道或者人)深奥无比。这好像给那些“东倒西歪”的脑壳找到了一个“救命”的支点:你看,“善为道者”都认为道“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何况我们这些芸芸众生呢?
从逻辑思维来说,既然都认为“深不可识”,还能算是“善为道者”吗?登山健将会认为山是爬不上去的?
老子在写《道德经》的时候,就知道“道”的乱象早就已经存在了,这句话是对那些自以为是者的批评和讽刺,究竟指古代的谁?不敢妄加揣测。有人用《易经》解读《道德经》,肯定没有征得老子的同意,云端之上的圣者可能会生气的。
”哀兵必胜“。这句话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九章(取胜之道)原文是“哀者胜矣”。
(原文)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译:擅长用兵的说:我(用兵)不敢主观臆断自以为是,总是客观地把各种随时可能出现的情况前思后想;不敢轻举妄动,常常退一步,把各种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都考虑清楚。就是行军也不留痕迹,进攻悄无声息;丢掉轻敌的思想,让对方揣摩不透我方的实力。轻敌是兵家大忌,它会叫你一败涂地全军覆没。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能客观分析情况谨慎用兵,就能取胜。
小议:
1、哀兵必胜:悲愤的军队就能打胜仗。这种解释已经被人们广为接受,实际上悲愤的军队败得一塌糊涂的比比皆是。如果伤心落泪,悲痛欲绝就能取胜,那还要排兵布阵干哪样?
2、“哀者胜矣”。应该是对文章前面内容的总结,前文哪有与“哀”相关的内容?你能找到的只有: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能客观分析情况,谨慎用兵不能轻敌,重视对手出其不意才能取胜。
第二十六章(稳重冷静忌浮躁)
(原文)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译:沉着稳重是生存的根本,世间万物莫不是重的在下,轻的在上,冷静是成就一切事业的优秀品质,急躁不安往往受制于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论身在何处,都要时常提醒自己要稳重,即便是满身荣耀,身居高位,也要泰然处之。遗憾的是,就是那些身居万人之上的君主,往往都容易飘飘然。就是因为飘飘然,丢掉了为君的根本,最终落得改朝换代。
“是以君子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1、“ 辎重”就是比喻人要稳重、慎重。怎么就想当然地理解为车载马驮的物品?而且还同行军打仗联系在一起,这不是“君子”的玩法。整天随身不离“辎重”,谁受得了?再说,老子一贯反对武力,蔑视战争,(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怎么会教唆你“终日行不离辎重”?
2、“荣观”,指的是外表光鲜亮丽,比喻满身荣耀。同什么美食胜景,皇家的后花园······有什么关系嘛。
3、“燕处”,就是燕子站在枝头上,比喻身居高位。有兴趣可以去“热搜”,你应该会眼花缭乱。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常乐)
(原文)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马匹就用来服务于生活;社会动荡战祸连连,马匹就用来服务于战争,效命疆场。不知足带来的灾难最为严重,罪魁祸首就是贪婪。因此懂得适可而止的人生活是快乐的,这样的快乐会伴随一生。
“戎马生于郊”,被不少人解读为,母马在战场上产下马仔。
1、战马的速度往往决定战士的生死,将要产仔的母马,肯定跑不快,而且也不方便骑,该战士不要命了?更有甚者,说是形容战争的惨烈。解读还是要看看语言环境。
2、一个”生“字就一定是产仔?为战争而生不行吗?
第四十八章(治理国家)
(原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学知识是日积月累,一天比一天丰富;治理国家所需要做的事,(应该)一天比一天少,少到“无所事事”。到了“无所事事”,统治者已经把国家治理得非常完美了。国家就是要达到无需治理而能有效运行,如果还需治理麻烦事不断,是你没把国家治理好。
小议:
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前一分句大家都懂,后一分句中的“道”字就让众人为难了。有的绕过“道”,干脆不管。有的用道教来解释老子的“道”,说“为道日损”就是心里的烦恼杂念越来越少。《道德经》问世的时候,道教还”在那遥远的地方“,所以,《道德经》和道教没半毛钱的关系。请不要把老子拉去“入伙”。
2、从全文着眼,“为道日损”:治理国家,需要做的事情应该越来越少。答案也不是”空穴来风,后文有:“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日损”的最终目的就是“无事”。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老子的“无为”思想,实质上是“为”的最高境界,是对人类社会的憧憬,也是对统治者无所不能的祈祷。
《道德经》这股智慧的泉水,曾经“流经”过哪些地方?有谁往里边扔过些什么东西?应该不重要了,不必拉大旗作虎皮。我们还是到源头去看看,然后荡开挡眼睛的漂浮物,面前的泉水和心中的泉水不就都慢慢地清澈见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