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转针会耐药吗?多久打一次?肺癌骨转移的七大疑惑解析!
在肺腾病友群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病友问起骨转移,这个话题就会在群里持续热议,看来有必要展开讲一下骨转移的问题。
那么大家主要都聊了哪些话题呢?
1.用“骨转针”是不是就能治好骨转移?
2.“骨转针”会耐药吗?哪个效果更好?
3.“骨转针”应该多久打一次?
4.长期用药引发下颌骨坏死怎么办?
5.用“骨转针”之后发烧怎么办?
6.我看那位病友之前用了地米,我怎么没有用?
7.查骨转移应该做什么检查项目?
话题未完待续,但我不希望当局者迷。
介于成骨性的骨转移相对少见,我找出了几个月前画的一张图,今天聊聊溶骨性骨转移。
结合这张手绘的示意图——注意啊,示意图,画得不好看,大家别介意——我们讲一讲骨转移和治疗的原理,以上的问题大部分就自然解开了,之后我会对复杂点的问题进一步解释。
首先,溶骨性骨转移,顾名思义,肿瘤转移到骨头上,开始侵蚀骨头,骨质逐渐被肿瘤取代,接下来就会有两个关键词,疼和骨折(或者骨折风险升高)。
“骨转针”当前主要是双膦酸盐类,个别地方引进了新药地诺单抗,作用机理可以说得很简单:促进骨质修复。尽管有报道称除了抗破骨细胞活性之外,各种双膦酸盐还有抗肿瘤作用,例如抑制黏附骨骼、抗血管生成、调节T细胞……越说也邪乎,我们先忽略这些吧,不需要“下蛋的公鸡”。
当骨转移瘤进展的时候,肿瘤会加重侵蚀骨头,这时,双膦酸盐的作用就是缓解或者说减轻骨质被侵蚀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骨痛,降低骨折风险,而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对转移灶的治疗不利而造成了骨转移的加重,所以,这时候双膦酸盐处于“大厦将倾,独木难支”的状态,只能扬汤止沸,不能釜底抽薪。
当骨转移瘤好转的时候,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对转移灶的治疗得当而给了骨转移的骨头喘息的机会,需要迅速修复,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治疗就会耐药了,或者被放疗压制的转移灶又死灰复燃,重新闹革命了,这时候,双膦酸盐的作用就是抓紧时间,加速骨质恢复,相当于为治疗锦上添花。
如果有任何疑问,
直接扫码联系小助手获取帮助!
从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两个答案。
问题1的答案,使用“骨转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骨转移的治疗问题,治疗的“关键先生”是药物或者放射线。
问题2的答案,双膦酸盐药物当前分成三代:一代的依替膦酸二钠、氯屈瞵酸二钠;二代的帕米膦酸二钠、阿仑膦酸钠、奥帕膦酸钠;三代的伊班膦酸钠、利塞膦酸钠、唑来膦酸。
那么,各个双膦酸盐的作用强度是有区别的,这里我们用抗骨质吸收作用来评估,用一代药物里的依替膦酸二钠为基准,谁让这倒霉蛋最弱呢:
当前所有双膦酸盐中,三代的唑来膦酸最强,所以也被应用最广泛,伊班膦酸钠次之,被医生选择的频次程度也仅次于唑来膦酸,但是伊班膦酸钠和唑来膦酸的作用都已经足够强了,正在使用哪一种都没必要换。而双膦酸盐耐药的问题,我还没有见过相关的研究,毕竟是锦上添花的内容,治疗效果的决定权,也就是耐药的焦点应该放在对肿瘤的治疗药物上。
问题3和4,其实可以放到一起考虑,下颌骨坏死一方面发生几率随用药次数增加,累计到一定程度才会出现,另一方面也因人而异,所以,可以在病情明显缓解,骨质破坏不严重或者骨折风险偏低,又已经多次使用双膦酸盐的情况下,适当的时候和医生商量增加用药间隔时间,降低下颌骨坏死出现的风险,如果医生不同意,记住,要解决主要矛盾,放下对副作用的担忧,先考虑遵医嘱完成治疗。
问题5和6,其实6回答了5的问题,如果用双膦酸盐出现发烧,可以在医嘱允许的范围内吃退烧药,并且在下次用药前向主治医生汇报,用药前加入地塞米松可以减少、减轻发烧的症状。
问题7的答案,其实又要考虑原理的问题了,溶骨性骨转移是有骨质破坏的,而骨转移发生的早期未必有骨质破坏,根据这样一个基本原理,针对可以用于检查骨转移的四项检查——PET/CT、骨扫描、核磁、CT——我们逐一说明适用范围。
PET/CT和骨扫描都适用于全身性的排查,不同的地方在于骨扫描只能发现已经形成骨质破坏的位置,而PET/CT不仅能发现骨质破坏的位置,还能发现未破坏但已有摄取活性的转移灶,也就是用于骨转移筛查的时候,PET/CT有机会更早发现。
核磁和CT可用于骨转移局部的排查和全身筛查后未确定的进一步确认,并且可以用于骨转移局部治疗效果的监测。
也就是说,核磁和CT既能区分好坏又能通晓进退,而骨扫描在这方面有个很大的劣势,有点反应迟钝,经常有不确定的情况,需要核磁或者CT来救场,否则就要甩锅给主治医生来“结合临床”判断。虽然说了骨扫描的一堆缺点,但是骨扫描依旧是当前晚期肺癌患者筛查骨转移的关键检查,毕竟是全身骨骼的检查,而且医保支持报销,还是个“直言进谏的忠臣”,报忧不报喜,一般情况下只能看见新增(可疑)病灶,不能评估好转,除非某个骨转移病灶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