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你的过去来设想我的未来,我的未来你还不曾去过。”
文/马青
初看江苏卫视沉浸式烧脑真人秀《超脑少年团》,24个来自全国各地10岁到18岁的少年们,组成红蓝两队,挑战由清华大学刘嘉领衔的专家团队开发的项目,都是些超级烧脑的问题。
第一个印象是,他们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比如,有个叫罗闻章的孩子,他妈妈很苦恼,孩子从小就坐不住,上课乱跑乱动是常事,连体育课都不例外,所有的老师都会找她,还建议她带孩子去检查。
可就是这个孩子,在节目里的表现出乎妈妈的意料,每次解题时,几十分钟时间里孩子全神贯注,根本不存在注意力障碍。
孩子妈妈说,以前总是看孩子缺点,而这次看到了他的闪光点。
任何一个孩子都不普通,他们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特质,也因此拥有不被定义的未来。
著名建筑设计师马清运就深有感触,他和妻子都是清华学霸,可儿子马伯骞偏要做歌手。
当年,马伯骞曾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他的选择给父亲带来的刺激:
“我爸一直想让我好好上学,如果学建筑,就可以去很好的公司上班,所以我休学回国,我爸哭了。”
在《超脑少年团》的录制现场,马清运承认,孩子没能像父母一样是学霸,反而要去唱嘻哈,他在思想深处也挣扎了很久。
可是,兴趣才是未来的起点。
有一部纪录片探寻芬兰教育的秘诀,最开始拍摄者困惑不解,为什么从前和在评估测试中排名垫底的芬兰,却能后来居上,变成全球第一?
芬兰的学校上课少、考试少、作业少,但是自主多、快乐多、兴趣多。
芬兰的教育最擅长的就是鼓励孩子们找到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他们在乐趣中学习。
纪录片里,一位芬兰的老师说,学校是孩子们寻找快乐的地方。
然而我们的传统教育理念里,学习必然是苦的,游戏必然是坏的,快乐上学必然是谎言。
学习的确耗费心力,需要高度专注,也必然面临枯燥、重复和失败,但这些就一定意味着“苦”吗?
我们对苦乐的误解,就跟我们对教育的误解一样大。
契克森米哈撰写的《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的活》,解释了人是如何在专注中获得快乐的。
作者用大量的资料和科学的理论来阐述,很多人可以在长时间专注地工作或学习时不知疲倦,持续投入,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程度,就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产生了“心流”,感到了快乐。
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时,才会全情投入。
而激发孩子的兴趣,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培育孩子的创造力,是远比成绩更值得父母在意和思考的事。
北大教授魏坤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深懂得父母们的焦虑,他在参与了《超脑少年团》的录制后,建议父母们看看这档节目,看看影响孩子未来的隐藏能力有哪些,看看孩子们是怎么被激发兴趣,并开启这些能力的。
《超脑少年团》不是智力测验,这档节目最大的特点在于,解题思路不是固定的,也没有标准答案,与其说是解题,不如说是玩一个大型实景游戏。
当红队队员们已经输给了蓝队时,却依然兴奋地寻找答案,他们在享受过程、享受快乐。
节目主持人陈铭忍不住感慨,触动他的不是最后的结果,而是孩子们像小太阳一般的笑容,这恰恰应该是家长理应开心却遗忘很久的时刻。
有位心理学家曾用三角形比喻一个人的一生,父母只决定了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三角形的高度则是由自己能走多远决定的。
父母们都渴望孩子走得更远,那就请不要用自己这道已经固定了的边长限制他们未来的可能性。
就像伊能静的孩子对她说的那样:
“不要用你的过去来设想我的未来,我的未来你还不曾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