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文富武是真的!练武术先要谋生填饱肚子!

民国初期,北京桩功八卦掌以崭新面貌立足于新的历史时期,开创八卦掌发展的新局面。
“桩功八卦掌”的首创者,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劳动者。但无一例外,他们虽然习武,但均有稳定的经济基础。
“穷文富武”强调了习武者必需有一定的经济来源和物质基础。这是武术发展的规律之一。
南城八卦掌自程廷华以下,二代、三代和四代,几乎人人都自觉地遵循这个规律,在经济上努力做到自强自立。
譬如二代的“眼镜程”(程廷华)、“翠花刘”(刘逢春)、“煤马”(马贵),三代的“马杆姬”(姬凤翔)、“馒头郭”(郭铸山)、“绸缎郭”(郭心一)等老前辈,他们的绰号,源自不同的职业。
三代宗师刘斌先生从程廷华的遭遇和自身的经历中,敏锐地觉察到时代的变化和对武术的深刻影响,对此更有切身的体会和自觉的认识。他生前反复多次告诫四代弟子,练好八卦掌的基本功,学做好人,而前提是要做事谋生,填饱肚子,养活家人。

程廷华家境殷实因此,四代人也多有一份正当的职业。刘世魁曾经有自己的小生意,最后在北京市体委退休。刘兴汉先随父亲经商,晚年从服务行业退休。张国祥作过军队的武术教官。滕振甫经商有成。王文奎也有正当的工作,最后从北京邮电局退休。最有意思的是李彦勤、郭子林和徐明德三位。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李彦勤在南城三里河北桥湾北头开饭馆,叫“北三义”。郭子林在南头开猪肉铺,叫“玉升楼”。徐明德在“玉升楼”当伙计。
一条胡同,两家买卖,出了三个南城八卦掌的四代传人。一、二、三、四,真是风云聚会,一段奇缘。其他人也都各司其业,多少都有所收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