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万江——元信陈公祠(19)
2021年2月17日(大年初六)上午,在网上搜索元信陈公祠、陈氏大宗祠,东莞叫得上大宗祠的没有几个,比如我到过的东城区温塘袁氏大宗祠、万江大汾何氏大宗祠、中堂镇黎氏大宗祠等,所以一定要去看看,位于东莞市万江区拔蛟窝村——陈氏大宗祠、元信陈公祠,并排2个宗祠,对东莞陈氏一族迁徙有很好的研究价值。
元信陈公祠始建于清代,民国19年(1930年)重修,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二进合院式布局,面宽9.7米,进深13.9米。混合结构,砼柱表面水刷石,上架设台梁与穿斗混合式架梁。硬山顶,辘筒灰瓦屋面,灰塑博古脊。后厅三开间,原筑有神台,上供先祖牌位,今神台与牌位均已不存。祠内存民国19年重修碑。
元信陈公祠系拔蛟窝陈氏13世祖陈元信房派祠堂,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现为社区曲艺社康乐中心活动场地。
拔蛟窝陈氏始祖可追溯到入粤始祖陈軧十七世孙陈尚卿次子陈初二。据历史记载,北宋仁宗天圣年间(1023年—1031年),陈軧任南雄府保昌县教谕,由柳溪迁居南雄珠玑巷,后因政绩被授予保昌县尉。陈軧辞官后,途经广州,见此地风土美好,于是携家迁居广州番禺凤翔,十七世孙陈尚卿迁居石碣沙洲。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陈尚卿的次子陈初二由石碣沙洲徙居拔蛟窝,成为拔蛟窝陈氏的开基始祖,并建立陈氏大宗祠。此后,拔蛟窝陈氏人丁兴旺,延续至今传衍二十多代。
陈氏大宗祠对拔蛟窝村民来说,其意义已远远超过宗祠本身,它记录了陈氏后人开拓生存家园的背影,更承载了一代代村民的家国情怀。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