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二十九:萨赫勒(Sahel)地区
气候干燥、水源稀少的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带,意思是“浩瀚的大沙海之岸”(the shore of the huge sea of sand)。
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长超过3,800千米的地带,从西部大西洋伸延到东部非洲之角,横跨塞内加尔、毛里塔尼亚、马里、布基纳法索、尼日尔、尼日利亚、乍得、苏丹共和国,南苏丹共和国和厄立特里亚10个国家。
该地带的地形为波状起伏的高原,气候干热,年平均气温约27℃左右,年降水量从南部的700毫米减至北部沙漠边缘地区200毫米,干湿季变化明显。
萨赫勒地带植被种类少,多为低矮小叶、硬叶有刺灌木和稀疏草丛,多呈半荒漠景象。河谷地带有少量棕榈和金合欢树。土壤为沙质土、红棕壤和石质土。畜牧业以骆驼、牛、山羊、绵羊等为主。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的活动,这里已成为黄沙漫漫的不毛之地,萨赫勒地带亦沦落为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
这片干热荒寂的土地下面蕴藏着丰富的资源。石油储量为99亿吨,天然气储量达5万亿立方米,铁、锰、铜、铅、钛、铀、金刚石、白金、锡等储量也十分丰富。
该地区是当今非洲恐怖主义活动最猖獗地区,已成为非洲大陆新的“恐怖带”。萨赫勒地区内乱严重、外部恐怖势力伺机渗透以及本土极端势力里应外合是这一地区恐怖活动和武力冲突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当前,多个恐怖主义组织在萨赫勒地区活跃,包括“基地”组织北非分支“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AQIM)、自称“基地”组织马里分支的“支持伊斯兰教和穆斯林”组织(JNIM)以及关联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大撒哈拉伊斯兰国”。这些极端组织近几年主要以马里为据点,在沙漠地区发动袭击,在萨赫勒地区不断拓展据点,占据大片土地并煽动种族冲突,马里和布基纳法索受影响尤为严重。为应对恐怖主义和跨国有组织犯罪的威胁,布基纳法索、乍得、马里、毛里塔尼亚和尼日尔2014年成立萨赫勒五国集团,2017年建立联合部队。
参考书目:1.《非洲史教程》陆庭恩、艾周昌著;2.《非洲通史》中国非洲史研究会非洲通史编写组著;3.《非洲通史》(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何芳川、宁骚、彭坤元著;4.《非洲通史简编》(从远古至1918年)杨人梗著;5.《崛起的非洲》顾章义著;6.《非洲的过去和现在》陆庭恩、宁骚、赵淑慧著;7.《非洲简史》王飞鸿著;8.《非洲通史》(1-8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9.《非洲国》(英)马丁·梅雷迪思著;10.《非洲简史-从人类起源到种族、宗教与革命》(法)凯瑟琳·科罗里-维德罗维什著;11.《非洲史》(美)埃里克·吉尔伯特、乔纳森·T·雷诺兹著;12.《非洲史》(1800-1918、1918-1967)苏联科学院非洲研究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