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盏中耐看与经典并具的釉色是哪一种?

釉色之于建盏而言,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也是我们赏鉴的重要视觉来源。

虽然单纯从釉色来说,黑釉算不上很美,但经过了窑工的特殊加工之后,使得黑釉釉面上呈现出条状或圆点等不同形式的结晶,形成兔毫纹、鹧鸪斑纹、油滴釉、玳瑁釉、剪纸漏花、树叶纹等特殊的肌理效果和纹饰,可谓花样辈出。

釉色的无限可能,也常常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然而在建盏庞杂的色系中,最经典最耐看的釉色又是哪些呢?其他的不说,今天小编主要跟大家介绍以下这三种釉色:

1、兔毫釉

前人笔记《闽产异录》中记载:“建安所造,纹如兔毫。……闻此窑唐时出建安南雅口。”

兔毫釉,作为长久以来建窑最典型的,也是产量最大的品种,历来有“玉毫”、“异毫”、“兔毛斑”、“兔毛花”、“黄兔斑”、“毫变盏”、“兔毫金丝”等别称。

因釉中结晶呈黄色或白色毫纹,而为世人所倾爱。例如赵佶《大观茶论》中,有所谓“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即是以银白色细长而清晰的兔毫盏,作为最理想的审美标准。(清)蓝浦《景德镇陶录》亦曰:“宋时茶尚撆盌,以建安兔毫琖为上。”在宋代的多本茶书亦是以建窑的兔毫盏代为茶盏之尊,南宋审安老人的《茶具图赞》甚至将十二种茶具之一的茶盏直接画成兔毫盏,其标志性地位毋庸置疑。

“兔毫”纹有如其名,是黑釉结晶釉的一种,指在黑色的底釉中透析出均匀细密的丝状条纹,形如兔子身上的毫毛。

兔毫盏是在烧制的过程中,釉中产生的气泡把原料中的铁质带至釉面,并在高温下流成条纹,冷却后析出赤铁矿小晶体,从而形成兔毫纹。

由于窑内高温氛围等因素影响,致使兔毫纹形成的长短、粗细、弯直等有所区别和不同,在色泽上也有金、银、褐等不同颜色,分布状况亦有疏密、覆盖范围之别。不同兔毫盏器之间,相似又各有特色,最为经久耐看。

2、油滴釉

油滴釉,我国古称“滴珠”,亦名“雨点釉”,因在其釉面上有许多大小不一、具有银灰色金属光泽的小圆点,形似滴珠而得名。

“油滴”一词,初见于日本古文献中。如松平主马《诸家茶器考》中,即有所谓“一油滴”的记载,相沿日久反成了专称,而且反客为主,流通甚广。油滴釉也是目前与兔毫比肩的、建盏最为常见的釉色之一。

油滴釉属于结晶釉,油滴大者如豆,小如针尖。

由于烧制时铁的氧化物在该处富集,冷却时这些局部形成过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形式从中析出晶体,从而形成油滴斑。

叶喆民在《中国陶瓷史》中认为:“这种釉调的形成,是气泡自釉中出现留下的痕迹。若将油滴釉的破片磨薄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釉中尚有未溶的石英粒、气泡以及纯红的镜铁矿即三氧化二铁散存着,并且以气泡为中心而密集着非常多的镜铁矿。假如未出油滴而只有气泡时,将这种气泡破开来看也有出现油滴的。”

但是油滴盏的烧成条件,与兔毫盏而言显得更为苛刻,故在宋代油滴盏的传世品、出土品都很少,完整器更是鲜见。如此情况之下,保存完好的南宋油滴盏能拍出7800万的高价似乎也不足为奇了。油滴盏的烧制对窑温的把控要求极高,窑温偏低, 难以形成点状斑纹, 窑温偏高或变化太剧烈,斑点又容易流成条形。

一般认为,油滴以具有银色光泽(带蓝光更佳)、斑点较大且呈卵形(大小和形状要兼顾,太大的斑点易随着釉的流动而变形)、有金属感(镜面效果好则更佳)、有一定立体感、斑点边界清晰、分布范围和疏密程度适宜者为佳。品质好的银油滴盏,不但金属质感好,立体感强,而且杂色较少(要求完全无杂色又过于苛刻了),又泛着蓝光,神秘深邃,动人心魄。

3、曜变

“千年曜变总迷离”,曜变釉是建盏最为神秘的釉色,一盏之间怀星光、拥朝华。

在日本古籍《君台观左右帐记》曾记载,“曜变,建盏之无上神品,乃世上罕见之物,其地黑,有小而薄之星斑,围绕之玉白色晕,美如织锦,万匹之物也”。曜变盏被奉为最上品的神物,被日本人形容为“碗中宇宙”。

曜变盏的斑纹,可以说与油滴相反,色彩在外,斑纹中空,而且大小形态变化纷繁。

斑点环是曜变斑纹最为突出醒目的纹理特征,在盏内外壁黑釉上散布着浓淡不一、大小不等的琉璃色斑点,经光线照耀,斑点的周围有眩目的晕彩变幻,很狭小的一块里,就能同时出现黑、灰、蓝、黄(或绿、紫)等色彩,且每只盏的斑纹特征都不同,从一只盏上有多种斑纹变化。变幻如此的神秘莫测,引人无限遐思。每每观望,仿佛都能从盏中窥探出不一样的奥秘。

本篇的一个简介就到这里,三种釉色——兔毫、油滴、曜变,都很经典,毕竟经过千年的考验。至于哪种釉色最耐看?看各人审美,合眼缘的釉色才是最好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