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科目二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部分 学前儿童发展
1.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口诀:遗传是前提,生理制约你,环境很现实,家庭是基础,教育占主导,主动是 根本)
(1) 生物因素
①遗传因素: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
②生理成熟
(2) 社会因素
①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②家庭:基础作用
②教育:起主导作用
(3) 主动活动
2.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口诀:感前具形爱奇艺)
阶段 |
年龄 |
特征 |
感知运动阶段 |
0~2 岁 |
①通过感知觉与动作认识世界; ②获得了客体永久性(9~12 个月) |
前运算阶段 |
2~7 岁 |
①“万物有灵论”; ②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③思维具有不可逆性; ④没有守恒概念; ⑤思维具有刻板性、集中化 |
具体运算阶段 |
7~11 岁 |
①守恒概念的形成(标志); ②开始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 ③去自我中心; ④思维具有可逆性、去集中化 |
形式运算阶段 |
11~15 岁 |
①抽象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②能够理解符号意义、隐喻和直喻,能作一定的概 括; ③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
3. 幼儿期的年龄特征。(口诀:初觉爱情,动物游行,抽个人问)
(1) 学前初期(3~4 岁)
①初步的生活自理
②情绪作用大
③爱模仿
④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2) 学前中期(4~5 岁)
①更加活泼好动
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③开始接受任务
④思维具体形象
(3) 学前晚期(5~6 岁)
①好学好问
②抽象逻辑思维萌芽
③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④个性初具雏形
4. 简述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口诀:无心趣学)
(1) 无关刺激的干扰
(2) 疲劳
(3) 缺乏兴趣
(4) 活动目的要求不明确
(5) 教学活动组织不合理
5. 防止学前儿童注意力分散的方法。
(1) 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
(2) 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3) 灵活地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4) 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6. 简述幼儿注意力分散的解决策略。(口诀:别的环教)
(1) 设立良好的环境,防止幼儿分散注意
(2) 选用新颖的教具,吸引幼儿注意
(3) 明确活动目的,帮助幼儿发展有意注意
(4) 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所发展
7. 简述幼儿记忆发展的特点。
(1) 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
(2) 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
(3) 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 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
8. 学前儿童记忆能力的培养。
(1) 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 丰富生活经验
(3) 培养有意记忆
(4) 教授记忆策略
9. 简述幼儿想象发展的特征。(口诀:再无夸张)
(1) 无意想象占重要地位,有意想象初步发展
①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
②想象的主题不稳定
③想象的内容零散、不系统
④以想象过程为满足
⑤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
(2) 以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3) 幼儿想象的夸张性
①夸大事物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特征。
②将想象与现实混淆
10. 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口诀:表姨(艺)练油(游))
(1) 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
(2) 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
(3) 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
(4) 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
11. 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幼儿期是思维开始发展的时期,其思维的主要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它是在直觉行动思维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在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其中最典型的思维是具体形象思维,他的特点是具体性和形象性。此外,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还有一系列派生的特点
(1) 经验性
(2) 拟人性
(3) 表面性
(4) 片面性
(5) 固定性
(6) 近视性
12. 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如何利用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组织幼儿园活动)。
(1) 思维的直观行动性与活动的组织
①提供可以直接感知的活动材料
②创造活动与操作的条件和机会
③引导幼儿由表象代替动作,逐步向具体形象性过渡
(2) 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与活动的组织
①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
②选择适宜的活动材料和教学方法
③尊重和理解幼儿的思维特点
13. 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趋势。
(1) 对话言语的发展和独白言语的发生
(2) 情境言语的发展和连贯言语的发生
(3) 讲述逻辑性的发展
(4) 逐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14. 促进学前儿童言语发展的策略。
(1) 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
(2)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
(3) 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
(4) 教师发挥良好的榜样作用
(5) 注重个别教育
15.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 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
从幼儿情绪和情感的进行过程看,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①不稳定性
②外露性
③易冲动
④易感染性
(2) 从幼儿的情感发展水平看
①道德感
②美感
③理智感
16. 简述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
(1) 情绪情感的社会化
①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
②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
②情绪表达的社会化表情是情绪的外部表现
(2) 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化
(3) 情绪的自我调节化
①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
②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
②情绪从外露到内隐。
17.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
(1) 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
(2) 成人的情绪控制
(3) 采取积极的教育态度
①正面肯定和鼓励
②耐心倾听幼儿说话
③正确运用暗示和强化
(4) 帮助孩子控制情绪
①转移法 ②冷却法 ③消退法
(5) 教会孩子调节自己的情绪表现的方法
①反思法 ②自我说服法 ③想象法
18. 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因素有哪些?
(1) 家庭因素
①早期亲子交往经验。
②家庭教养方式与早期依恋关系。
(2) 托幼机构因素
①教师对同伴交往的影响。
②游戏活动对同伴关系的影响。
(3) 儿童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幼儿的行为特征。交往意愿以及外表气质。
19. 如何建立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口诀:表姐(接)作戏) 简答答这四条:
(1) 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感
(2) 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3) 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4) 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论述需要补充具体内容:
(1) 教会儿童合作,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①对于有攻击性行为而遭到同伴拒绝的儿童,教师需要教他们如何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冲突。小组讨论、木偶表演、角色扮演等活动和阅读一些相关的儿童读物,都有利于减少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②对于那些害羞和孤僻的儿童,可以引导他们与更小的儿童提前活动,从而增强其交往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2) 教会儿童游戏,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①提供游戏的主题和一些需要的材料。
②用多种方式鼓励儿童参与到游戏中去。
③主动参与儿童的游戏,并担任一个角色。
④针对目标,略做示范。
(3) 教会儿童接纳,融洽儿童的同伴关系。
①要使他们了解受欢迎幼儿的性格特点及自身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
②教师要引导其他幼儿发现这些幼儿的长处,及时鼓励和表扬,提高这些幼儿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
③要使同伴之间互相接纳成为儿童的一种日常交往行为,关注对幼儿交往策略的指导。
(4) 教会儿童表达,培养儿童的积极情感。
教师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应当注意引导幼儿,例如说话有礼貌、互帮互助等。对于这些行为,教师不但要教给儿童,更重要的是亲身示范。
20. 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1) 父母的惩罚
惩罚能抑制非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却不能抑制攻击型幼儿的攻击性,反而会加重他们的攻击性行为。
(2) 榜样
(3) 强化
当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时,父母或教师不加制止或听之任之,就等于强化了幼儿的侵犯行为。同伴之间也能学会攻击性行为,如果一个幼儿成功地运用了攻击策略来控制同伴, 就可以加强和增加他以后的攻击性。
(4) 挫折
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对幼儿来说,家长或教师的不公正是挫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21. 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策略。
(1) 尽量满足儿童合理的心理需要,减少受挫心理
(2) 努力提供宣泄内心压力的多种形式和途径
(3) 减少对攻击性行为的模仿与强化
22. 简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趋势)。(口诀:一只格外美丽的猪)
(1) 从依从性评价发展到对自己独立性的评价
(2) 从对个别的评价发展到多方面的评价
(3) 从对自己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对内心品质的评价
(4) 从主观情绪性的评价到初步客观的评价
(5) 从只有评价没有依据,到有依据的评价
23. 简述幼儿自我控制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1) 从主要受他人控制发展到自己控制;
(2) 从不会自我控制发展到使用控制策略;
(3) 儿童自我控制的发展受父母控制特征的影响
24. 学前儿童气质类型及培养。
,
。
25. 尊重个体差异的意义及举措。
(1)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
①享受适当的教育是每个儿童的权利
②尊重幼儿个体差异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桥梁
(2) 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举措
①细心观察、全面了解儿童
②识别优势与弱势,寻求突破口
③用心琢磨,读懂孩子,满足需求
第二部分 学前教育原理
26. 教育与政治制度的关系。(口诀:领教质的,才艺不决)
(1) 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②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
③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受教育权和领导权。
(2) 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培养出政治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通过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来为政治服务。
③教育对社会政治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27. 简述幼儿教育的意义?(口诀:格智体美,才是利人)
(1) 幼儿教育对于人的发展的价值
①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②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③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④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2) 幼儿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①教育事业:有助于儿童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
②家庭:为家长参加工作和学习提供便利,家长能放心工作、安心学习
③社会:为社会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28. 简述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1) 反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幼儿教育,提倡适合国情的中国化幼儿教育。
(2) 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主张儿童自动、自发的学习。
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以及教学原则和训育原则等。
①目的论: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这也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②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③课程观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课程的结构为五指活动,课程在实施时采用单元教育、整个教学法、游戏式的教学。
(3) 重视幼儿园和家庭的合作。
29. 简述陶行知的幼儿教育思想。
(1) 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
①生活教育的目的观: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和进步而教育
②生活教育的内容观: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③生活教育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以做为中心
(2) 创造力的六大解放:头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
(3) 小先生制与艺友制:培养幼教师资的方法。
30. 简述幼儿园教育的一般原则?(口诀:科目要合体,资源尊适宜)
(1) 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2) 发展适宜性原则
(3) 目标性原则
(4) 主体性原则
(5) 科学性、思想性原则
(6) 充分发掘教育资源、坚持开放办学的原则
(7) 整合性原则
31. 简述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口诀:保教游戏活动多,发挥整体一日活)
(1) 保教结合的原则
(2)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3) 教育的活动性和直观性原则
(4) 生活化和一日活动整体性原则
32. 简述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口诀:活活在梦游(蒙游))
(1) 启蒙性
(2) 生活化
(3) 游戏性
(4) 活动性
(5) 潜在性
33. 简述幼儿园健康领域的目标。
(1) 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2)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 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4) 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34. 简述幼儿园语言领域的目标和指导要点。
语言教育的目标:(口诀:谈情说爱用普通话(谈倾说爱用普通话))
(1) 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2) 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
(3)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5) 能听懂和会说普通话。
语言教育的指导要点:(口诀:创环境、去渗透、来交谈、给关注)
(1)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2) 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扩展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3) 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 谈等,对幼儿语言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4) 对有语言障碍的幼儿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
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
35. 简述幼儿园社会领域的目标。
(1) 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 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 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36. 简述幼儿园科学领域的目标。
(1) 对周围的事物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 能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3)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4) 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5)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37. 《纲要》中活动内容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1) 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 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 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38. 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
(1) 时间安排应有相对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满足幼儿的合理 需要,照顾到个体差异。
(2) 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活动要能保证幼儿的积极参与,避免时间的隐性浪费。
(3)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
(4) 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39. 教师如何成为支持,合作,引导者?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 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2)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教育时 机,积极引导。
(3)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 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4)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 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5) 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 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40. 如何对幼儿进行发展状况评估。
(1) 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2) 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
(3) 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4) 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在幼儿面前慎 用横向的比较。
(5)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 向等。
41. 实施《指南》应把握哪些方面。
(1) 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
(2) 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
(3)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
(4) 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
42. 为什么单纯追求知识学习的有害的?
因为幼儿园阶段最重要的是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而不是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
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忽视幼儿学习品质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43. 如何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 让幼儿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如:早睡早起、每天午睡、按 时进餐、吃好早餐等。
(2)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44. 如何培养儿童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1) 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对幼儿的尝试与努力给予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 得慢而包办代替。
(2) 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如穿脱衣服和鞋袜、洗手洗脸、擦 鼻涕、擦屁股的正确方法。
(3) 提供有利于幼儿生活自理的条件。
①提供一些纸箱、盒子,供幼儿收拾和存放自己的玩具、图书或生活用品等。
②幼儿的衣服、鞋子等要简单实用,便于自己穿脱。
45. 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1) 经常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
如:①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②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③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④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2) 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想象和创造能力。
如:①鼓励幼儿依据画面线索讲述故事,大胆推测、想象故事情节的发展,改编故事部分情节或续编故事结尾。
②鼓励幼儿用故事表演、绘画等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图书和故事的理解。
③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编故事,并为自编的故事配上图画,制成图画书。
(3) 引导幼儿感受文学作品的美。
如:①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欣赏或模仿文学作品的语言节奏和韵律。
②给幼儿读书时,通过表情、动作和抑扬顿挫的声音传达书中的情绪情感,让幼儿体会作品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46. 如何培养幼儿与同伴交往的交友技能?
(1) 结合具体情境,指导幼儿学习交往的基本规则和技能。
如:①当幼儿不知怎样加入同伴游戏,或提出请求不被接受时,建议他拿出玩具邀请大家一起玩;或者扮成某个角色加入同伴的游戏。
②对幼儿与别人分享玩具、图书等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③当幼儿与同伴发生矛盾或冲突时,指导他尝试用协商、交换、轮流玩、合作等方式解决冲突。
④利用相关的图书、故事,结合幼儿的交往经验,和他讨论什么样的行为受大家欢迎, 想要得到别人的接纳应该怎样做。
⑤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
(2) 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如:幼儿有争抢玩具等不友好行为时,引导他们想想“假如你是那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让幼儿学习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3) 和幼儿一起谈谈他的好朋友,说说喜欢这个朋友的原因,引导他多发现同伴的优 点、长处。
47. 如何指导幼儿遵守行为规范?
(1) 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如:答应幼儿的事一定要做到、尊老爱幼、爱护公共环境,节约水电等。
(2) 结合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或其他游戏规则,体会规则的重 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如:①经常和幼儿玩带有规则的游戏,遵守共同约定的游戏规则。
②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和图书故事,向幼儿介绍一些必要的社会行为规则,以及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
③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中,创设情境,让幼儿体会没有规则的不方便,鼓励他们讨论制定规则并自觉遵守。
④对幼儿表现出的遵守规则的行为要及时肯定,对违规行为给予纠正。如:幼儿主动为老人让座时要表扬;幼儿损害别人的物品或公共物品时要及时制止并主动赔偿。
(3) 教育幼儿要诚实守信。
如:①对幼儿诚实守信的行为要及时肯定。
②允许幼儿犯错误,告诉他改了就好。不要打骂幼儿,以免他因害怕惩罚而说谎。
③小年龄幼儿经常分不清想象和现实,成人不要误认为他是在说谎。
④发现幼儿说谎时,要反思是否是因自己对幼儿的要求过高过严造成的。如果是,要
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要严肃地告诉幼儿说谎是不对的。
⑤经常给幼儿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任务,要求他完成并及时给予表扬,培养他的责任感和认真负责的态度。
48. 如何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
(1) 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培养观察与分类能力
(2) 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问题
(3) 鼓励和引导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和记录,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49. 如何尊重幼儿的自发表现和创造?
(1)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体验,为艺术活动积累经验与素材。如,观察不同 树种的形态、色彩等。
(2) 提供丰富的材料,如图书、照片、绘画或音乐作品等,让幼儿自主选择,用自己 喜欢的方式去模仿或创作,成人不做过多要求。
(3) 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与幼儿共同确定艺术表达、表现的主题,引导幼儿围绕主 题展开想象,进行艺术表现。
(4) 幼儿绘画时,不宜提供范画,特别不应要求幼儿完全按照范画来画。
(5) 肯定幼儿作品的优点,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如,“你的画用了这 么多红颜色,感觉就像过年一样喜庆”“你扮演的大灰狼声音真像,要是表情再凶一点就更好了”等。
第三部分 生活指导
50. 简述幼儿园生活常规教育的意义和方法。意义:
(1) 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常规可以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习在集体中生活
(3) 常规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维持班级的秩序
(4) 常规能够增强幼儿的安全感,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 方法:
(1) 榜样示范法
(2) 渗透教育法
(3) 评价激励法
(4) 成果欣赏法
(5) 图示观察法
(6) 游戏练习法
(7) 家园共育法
第四部分 环境创设
51. 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口诀:东教师安放餐巾纸)
(1) 环境与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原则: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教育的目标
(2) 适宜性原则:适应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直观、形象、生动
(3) 幼儿参与性原则: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环境创设
(4) 开放性原则:大小环境的结合
(5) 经济性原则:因地制宜,不追求奢华,不铺张浪费
(6) 安全性原则:保护幼儿人身安全
(7) 动态性原则:及时调整幼儿园环境
52. 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
(1) 为幼儿提供发展保障。
(2) 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3) 激发幼儿创造潜能。
53. 简述幼儿园心理环境创设的意义。
(1) 有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
(2) 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适应集体生活;
(3) 有利于幼儿园员工的成长与发展。
54. 如何创设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
(1) 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2) 创设宽容理解的环境
(3) 建立良好的幼儿群体
(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
55. 建构良好师幼关系的策略(如何构建良好的师幼关系)。
(1) 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
(2) 科学定位教师的角色
(3) 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4) 提高教师素养,实现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
56. 对活动区进行合理布局的策略?
(1) 干湿分区
(2) 动静分区
(3) 相对封闭性
(4) 就近原则
(5) 方便通畅
57. 幼儿园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有哪些原则?
(1) 目的性和适宜性
(2) 丰富性和层次性
(3) 启发性、操作性、探索性
(4) 自主性
(5) 兴趣性
(6) 整合性和开放性
58. 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 加强儿童入小学适应所应具备的素质培养
①培养主动性
②培养独立性
③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④培养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⑤发展动作,增强体质
(2) 做好儿童入学前的准备工作
①做好缩小与小学差异程度的工作。
②开展适应小学的教育活动。
第五部分 游戏指导
59. 简述幼儿游戏的特征。
(1) 游戏是儿童自主自愿的活动(自主性)。
(2) 儿童重视的是游戏的过程,而非游戏的结果。(过程性)
(3) 游戏是在假想的情境中反映周围生活(虚构性)
(5)游戏是能给儿童带来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愉悦性)。
60. 幼儿游戏的功能。
(1) 游戏在幼儿身体发展中的作用
①促进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
②发展儿童的基本动作和技能。
③增强儿童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④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2) 游戏在幼儿智力发展中的作用
①游戏扩展和加深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增长儿童的知识。
②游戏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③游戏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
④游戏促进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⑤游戏提供了儿童智力活动的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
(3) 游戏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
①游戏提供了儿童社会交往的机会,发展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
②游戏有助于儿童克服自我中心化,学会理解他人。
③游戏有助于儿童社会角色的学习,增强社会角色扮演能力。
④游戏有助于儿童行为规范的掌握,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⑤游戏有助于儿童自制力的增强,锻炼儿童意志。
(4) 游戏在幼儿情感发展中的作用
①游戏中的角色扮演丰富了儿童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
②游戏中的自由自主发展了儿童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③游戏中的审美活动发展了儿童的美感。
④游戏中的情绪宣泄有助于儿童消除消极的情绪情感。
61. 如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
(1) 要为儿童提供足够的游戏材料。
(2)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提供游戏材料。
(3) 提供与阶段教育目标、内容相匹配的游戏材料。
(4) 尽量提供无固定功能的游戏材料。
(5) 多提供中等熟悉和中等复杂程度的游戏材料。
(6) 将游戏材料放在可见位置。
62. 教师如何对儿童游戏进行支持和指导?
(1) 儿童游戏的激发与引导
①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儿童的知识经验是游戏的源泉。儿童游戏是建立在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的。
②创设适宜的游戏环境。
③提出启发性的问题。
④提出合理化建议。
⑤平行介入游戏,巧妙扮演角色。
(2) 儿童游戏的支持与推进
①满足儿童的物质需求。
②共同探索游戏奥秘。
③满足儿童充分游戏的心理需求。
④关心儿童的游戏意愿。
⑤关注游戏的发展进程。
63. 简述幼儿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要点。特点:
(1) 游戏主题新颖,内容丰富,能主动反映多种生活经验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2) 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同伴一起游戏,能按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并有计划地 游戏。
(3) 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指导要点:
(1) 教师应根据儿童游戏的特点,引导儿童一起准备游戏材料和场地,多用语言指导 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儿童的独立性。
(2) 观察儿童游戏的种种意图,给儿童提供开展游戏的练习机会和必要帮助。
允许并鼓励儿童在游戏中的点滴创造,通过讲评让儿童相互学习,拓展思路,不 断提高角色游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