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长城科学考察站不是说去就能去的,起码要过五道关。北京的朋友原来报名前一期,因没有拿到自然资源部的批文,改投我们这一期了。平时工作日是不接待的。这好办,掐着日期走。我们在南美巴西、阿根廷转啊转,就是为了到长城站的时候正好是星期六。我们船小,就100多人,分4批登陆,应该没有问题。
可当初建的时候,很不容易。突击队员们轮番连续作业,在海水中抡锤打桩的10个人冻得不行了,就上岸入帐篷暖和一下,另外10个人跳下水接替。3天,72小时,简易码头建成,为紧接着的卸货重任赢得了先机。
其他国家的科考站装卸大件物品,有时不得不来借用这码头。
1984年12月30日15:16,我国第一支南极科考队登上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五星红旗第一次插上南极洲。
1985年2月20日,中国南极长城站举行落成典礼。
包括中国在内的北半球冬至日,包括南极洲在内的南半球夏至日。
天亮后上顶层甲板一看,方位不对。应该是其他国家科考站的。
该条约规定,南极洲是指南纬60°以南的所有地区,包括冰架,总面积约5,200万平方公里。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
同年9月,郭琨等3人以观察员身份代表中国出席第12次《南极条约》协商国会议。当会议讨论到实质性内容并进行表决时,会议主席拿起小木槌一敲:“请非协商国的代表退出会场!”当时中国还没有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只是缔约国,而非协商国,所以不仅无权参与表决,甚至在表决时需要回避。协商国是指在南极开展了诸如建立科考站或派遣科学考察队等实质性科学研究活动,有权委派代表参加南极条约协商会议的缔约国。协商国与非协商国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协商国有权委派代表参加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并参与表决。会议的各项措施和决议,须经所有协商国一致同意才能生效。非协商国只能应邀参加协商会议,不能参与表决。二是协商国有权指派观察员开展南极条约所规定的任何视察,而非协商国则无此权利。
1986年,中国被接纳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SCAR)正式成员国。
这是长城站宝钢楼。
采用了宝钢当时新研发的氟碳彩钢聚氨酯夹芯板和高性能耐火耐候钢。
除了宿舍楼、办公楼、实验室、活动室外,甚至还建了蔬菜温室,可以实现少量的蔬菜培育,既补充队员身体营养,又为科考站增添一抹绿色。
长城站是座小小的科研城。科研人员在这里从事气象、固体潮、卫星多普勒、地震、地磁等观测,在生物、无线电波传播、地质、地貌等实验室和微机房里进行综合研究、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怪不得当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乘“向阳红10”号和“J121”号从上海港起航,足足航行了40天,才来到这里。首次南极考察,没有任何经验,出发时队员们都签下了“生死状”。遇到大风浪,队员们晚上睡觉把自己绑在床上,防止因船摇晃掉下来。
互相抓住对方的手腕,叫“水手握”,不容易滑脱。
上下船都是先坐在船沿上,然后一条腿、一条腿地移动。
再见了,小企鹅!
再见了,长城站!
您这是来欢送我们吗?
谢谢!
如果您觉得这篇游记还可以,请点右下角的“在看”。谢谢!
如要看海上游侠以前或以后的文章,请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免费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