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正字辈”忆顾正秋:“一句苏三震四座”
上海戏剧学校是40年前上海最有影响的一所戏校。在短短的5年中,造就了数以百计的优秀京剧演员一“正”字辈学生,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活跃在祖国的文化阵地上。
1983年冬,关正明领着武汉京剧团来沪演出,旧时同窗,聚首怀旧,喜泪交流,不禁想起离开大陆去台湾的一些同学,音信不通30多年,黯然神伤。1986年春,在当年戏校首次公演的大众剧场(原名黄金大戏院),由“正”字辈同学共同演出三场戏,一群分手三四十年的老人从北京、天津、武汉、九江、万县、南京淮阴、南通、苏州、济南、永安等地赶到上海,大家不取报酬,自理膳宿,合作演出,畅叙旧情。
这些老演员中,不少人不仅年迈体弱而且久别舞台,像张正娟已20多年不登台,王正堃因腿疾早已退居二线,很多同学已退休或已改行,可是他们就是不服老,演出一些舞台上多年不演的好戏,一招一式、一字一腔,都可为青年效法。特别是朱正琴、周正雯大姊,参加这次演出还有“钻锅”活(原来不会,临时学习担任角色),演出效果良好,个别观众甚至认为周正雯所扮演的江花佑是今日上海舞台上很难有人能比得上的,可见当年他们学艺时是何等刻苦,基本功是何等扎实!
关正明之《状元谱》
至于几位现在还经常上演的同学更是出色当行,关正明和程正泰都是当代第一流的老生演员,55岁的孙正阳3天上演5出,59岁的黄正勤3天上演4出,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在台湾的顾正秋能参加演出,肯定更为轰动。
上海戏剧学校诞生于1939年。那时上海四郊为日军侵占,租界沦为“孤岛”,市场百业凋零只有娱乐事业兴旺发达。在这种社会条件下,许晓初、俞云谷、刘嵩樵等人,经过一个时期筹备,成立了上海戏剧学校。校址在马浪路(今马当路)A字41号,陈承荫任校长,关鸿宾任术科主任,刘嵩樵任训育主任,俞云谷任总务主任,老师有梁连柱、陈斌雨、瑞德宝、王益芳、郑传鉴等。
戏校大门上方挂着一只引吭高鸣的雄鸡,作为学校的校徽,象征同学们高歌猛进,可能也含有希望一只只凤凰从鸡窝中冲天而出的意思。学校设备非常简陋,学习条件很艰苦。11月开始招生,报名的大多是梨园子弟和清寒学生,结果录取男生50人女生27人。男生第一名是关德财,入学后改名关正良,现常往返于美、台之间。女生榜首就是顾正秋,后来被台湾观众誉为“国剧皇后”。
梅兰芳与顾正秋师徒合影
戏校的教育管理非常严格,学生早晨7时练功,8时排戏,稍不合要求,立即体罚一打板子,凡有不听话的戏学不会的、演出有差错的都得挨板子,当时的说法是“戏是打出来的”。现在戏校同学回忆,除郑传鉴老师从不打学生,陈斌雨、沈廷臣老师很少打学生外,其他老师均惯用体罚为教育手段,甚至打通堂,虽接受能力较强的顾正秋等有时亦不能幸免。
由于学校教育严格,学生学戏进步较快。有一次演《三堂会审》顾正秋饰苏三,关正明饰刘秉义,郑正学饰潘必正,薛正康饰王金龙。唱到慢板时,顾漏唱了一句,而郑正学仍按原词往下问顾方才发现错了,不知如何转圆,胡琴拉了几个过门未开口,有的观众就叫了倒好。对他们这些初登舞台的学生来说应该是可以原谅的然而演出结束后,还是全部挨了打。
戏校开办仅仅10个月,即于1940年10月12日组织学生在黄金大戏院登台演出,到1946年戏校结束短短5年左右,在上海各剧场及南京天津,蚌埠等地共演出1000场之多,加上堂会演出、义务戏演出,当在2000场左右。
这批青年演员中最突出的要算顾正秋,她是戏校最有号召力的小演员,以戏校首次演出的几场戏为例,她都担任重要角色。在《四郎探母》中她演公主,《法门寺》中演宋巧姣,《铁笼山》中演蛮女,《二进宫》中演李艳妃,《八五花洞》中演潘金莲,《缇萦救父》中演缇萦,《齐天大圣》中演仙女,《龙凤呈祥》中演孙尚香。虽然她是带艺入校,基础较好,但这些戏都是入校以后学会的。在短短10个月中学会这些有份量的大戏,对一个仅13岁的小姑娘来说,即使接受能力特强,但其顽强学习的精神确是难能可贵的。
戏校在上海公演的700多场中,大多数场次是由她挑大梁,从上演的目来看,《汉明妃》62场,《玉堂春》56场,《四郎探母》48场,《红鬃烈马》43场,《金锁记》33场,其他超过10场的还有《别姬》《玉狮坠》等10余出,从上述数字可以清楚地看出当时她是何等受观众欢迎。
另外,她还和关正明、陈正岩、周正雯、朱正琴等同学拍摄了以王宝钏、薛平贵为题材的戏剧电影《古中国之歌》。
费穆导演的《古中国之歌》
顾正秋出校后即自己组班,除1946年在黄金大戏院演出和李宗义挂并头牌外,其余都是自挂头牌,直到1987年10月在台湾告别演出《文姬归汉》前后40余年,盛况不衰。作为一个女演员,在京剧界是罕见的。
有人说顾正秋是一个天生的演员材料,虽然她个儿不高,性格内向,但作为一个演员,素质还是第一流的。首先有一个好扮相掀门帘出台亮相就光照四座,而且随着“姑娘十八变”,以后越来越光彩照人。而最可贵的是有一条清脆悦耳的好嗓子,调门高音色美,唱不败。像演出全本《玉堂春》前后达4个多小时,唱来始终精神饱满,一气呵成。其中“起解”一折中,流水板第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的“苏三”二字唱来如珠落玉盘,最受观众欢迎当时有“一句苏三震四座”的美誉。还有《汉明妃》、《金锁记》、《雷峰塔》前“水斗”、后“祭塔”),都是非常吃重的剧目,她演来却游刃有余。在校5年多,嗓音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从未失音坏嗓。黄桂秋曾将她的发声比作高山清泉顺流而下,意思是像泉水一般清澈可鉴,让人听了舒服。
应该承认,顾正秋练武功较学文戏功夫较差,但终究是科班出身,再加上每年200来场的演出实践,所以武戏仍有相当高的水平。像《樊江关》、《穆天王》、《棋盘山》等刀马旦戏,《扈家庄》、《战金山》、《虹桥赠珠》等武旦戏,不少女演员望而生畏,她都能拿得下来。
1987年她以将近花甲之年还在台湾演出唱、做、舞蹈都异常繁重的《汉明妃》可见她的功力是相当扎实的。
戏校对于外地来沪演员,都设法利用各种关系请他们来校“为祖师爷传道”,留下各自的拿手杰作。如李洪春传授了《玉麒麟持轮大战》、《小商河》、《栖梧山》、《截江夺斗》、《状元印》等几出濒于失传的骨子老戏,傅德威传授《四平山》、《对刀步战》,赵德勋、何金海传授《扈家庄》、《战金山》《杨排风》、《金山寺》,丁永利传授《连环套》,陈富瑞传授《钟馗嫁妹》,苏连汉并教了《通天犀》和《棋盘山》两出截然不同的花脸、花旦戏。教学基本上采用大课方式不论台上谁扮谁,戏是大家一起学,遇到演梁山戏,顾正秋、张正芳等尖子学生也要演孙二娘、顾大嫂等角色。另外,如黄桂秋教授《春秋配》、《双官诰》、《硃砂记》等戏,则是由顾正秋一人到黄府上去学,芙蓉草(赵桐珊)教《樊江关》是大课,而教《得意缘》是由顾正秋(学演郎霞玉)、张正芳(学演狄云鸾)到“金老老馆”赵的宿舍里去学。还有《儿女英雄传》是由赵老师的学生李雯溪先教,最后由赵加指点。
除在校学习外,学员还经常到剧场观摩学习。由于这些有利条件,离开戏校时,顾正秋的戏折子(登载演员所会的剧目,供剧院剧团派戏用)上,已达200出左右。从流派来说,有梅派《别姬》、《宇宙锋》,程派《玉狮坠》、《碧玉簪》、《荒山泪》、《鸳鸯冢》,荀派《荀灌娘》,尚派《乾坤福寿镜》,黄(桂秋)派《春秋配》、《三娘教子》、《硃痕记》,张派《汉明妃》等。
顾正秋之《贵妃醉酒》
从行当看,青衣戏有《王宝钏》、《御碑亭》、《孔雀东南飞》、《缇萦救父》等,花衫戏有《探母》、《玉堂春》、《打金枝》等,刀马旦有《棋盘山》、《穆天王》等,花旦戏有《乌龙院》、《翠屏山》,武旦戏有《扈家庄》、《战金山》、《虹桥赠珠》,昆曲戏有《思凡》、《水斗》、《贩马记》(吹腔),新排戏有《林黛玉》,硬里子有《四进士》、《得意缘》、《十三妹》,还有一些零碎角色如《落马湖》中的李桂兰、《丁甲山》中的孙二娘、《齐天大圣》中的仙女、《铁笼山》中的蛮女等等,真是文武昆乱不挡,六大流派兼擅。
虽然从戏目上看,她是集各家之大成,但实际上哪一派也不是,她是梅兰芳先生弟子,可从来没有自称是梅派传人,到台湾后不久就被认为是“顾派”了。她是凭着宽厚响亮、甜润流畅的嗓音和华丽柔美、节奏鲜明的唱腔而受观众欢迎的。
顾正秋出科后即自己组班,最初的成员大部是戏校同学,有周正荣、汪正华、黄正勤、刘正裔、张正芬、朱正琴、周正礼、孙正琦、章正元、孙正阳等。他们和顾正秋经过5年合作,台上密切配合,得心应手,以后虽几次更替,“正”字辈同学仍占相当比重。顾正秋还曾和谭富英、马连良、杨宝森、李宗义、纪玉良等著名演员合作演出。
谈到顾正秋的成长,不能忘记关鸿宾和小秋阿姨。关鸿宾原工小丑,保留了不少剧本,他根据剧本就可排戏。顾正秋入校后最初几出戏大都是他教的,后来又为顾正秋组班,直至同去台湾始终不懈。至于小秋阿姨,虽不是梨园中人,也不属戏校编制,但戏校中从老师到同学都和她相处很好,同学们至今还时常想起她。她很关心顾正秋,顾正秋待人接物社会活动都得到她的指导,有次正秋迟到,因强调客观理由而受到梁连柱老师的体罚,小秋阿姨不仅不加祖护,还带着正秋向梁老师下跪认错。可见她希望顾正秋成材之切。
1982年黄正勤、孙正阳、汪正华与梅葆玥、梅葆玖、童芷苓赴香港演出,顾正秋特地飞港,几乎看遍了全部剧目,可惜那时因政治关系,舞台上下咫尺天涯,可望而不可即。
有一次童芷苓演《铁弓缘》,黄正勤饰匡忠,孙正阳饰婆子,顾正秋当场似乎很激动,有人看见她掏出手帕拭泪。黄、孙等都是她的同学,又是她第一次组班时的成员,演出时的左右手,如今分别30余年,鱼雁难通,音信阻隔,今日难得重相见,故人丰采依旧,只是舞台上下,接触为难,怎不令人百感交集,触景伤情,后来正秋写了一张小柬,托人带给三位同学,大意是:我是非常思念你们的,可是考虑再三还是不见面为好……开头的称呼是小黄、小羊(正阳)、老道(正华),亲热之情跃于纸上。
于今事隔多年,海峡两岸之间的气候有所改变,戏校同学对以正秋为代表的留台同学思念之情与日俱增。虽然正秋已经作了告别舞台的演出,但以她这样一位有特殊影响的演员如果能向故老乡亲们汇报40年来的艺术长进,让老观众们评论一下年近花甲的“国剧皇后”和当年十三、四岁打蝴蝶结时的小演员相较丰采何如,那所有的“正”字辈同学必然一如当年众星拱月。如在《玉堂春》中,正秋演苏三,张正芳演鸨儿,黄正勤演王金龙,关正明或周正荣演刘秉义,郑正学演潘必正,孙正阳前演沈延龄、后演崇公道,仍然都是当年的老搭档,“一句苏三震四座”想来不仅震四座,而且会震上海震全国。戏校“正”字辈同学也曾多次表示,愿意到台湾去与正秋、正荣等共同演出,如能实现也是京剧界的快事和对戏校最好的纪念。
(《20世纪上海文史资料文库》第7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