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银】钢 蛋
文\张明银
钢 蛋
“钢蛋出院了”,“钢蛋出院了”,全村的人都传说着。钢蛋家里挤满了人,众人拿来的鸡蛋、奶粉及营养品把屋里堆满了,院子里又摆了一大摞。几个老太太拄着拐棍提着几个鸭蛋、鹅蛋的也颤颤巍巍地来了,嘴里说“钢蛋,这孩子是个好人”。
听说钢蛋这次病得不轻,市里省里的大医院都没能确诊,是在北京“301”医院确的诊并动的手术,花了几十万,家里当时没拿够钱,多数都是村里的人主动送去的 。
钢蛋出生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刚开始的时候。他们家在村里是个独门,姓常,三代单传。
他父亲很老实,看上去有点木讷,见了人总是笑笑,一言也不多发,目光里却透露出精明。听说文革开会时都是坐在墙角里。据老人回忆,他幼年及少年时也很爱说话,长大了因为说话不随便了,发言权少,更没有分量,势单力薄,与家族人多、势力大的人争执起来,说不定会有皮肉之苦。逐渐地悟出了“沉默是金”的道理。为了在村里有一席之地,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吃苦耐劳,“俯首甘为孺子牛”。钢蛋母亲能说会道,心地善良,八面玲珑。见了人不是“大娘”,“婶子”,就是“小叔叔”,“大侄子”的称呼。钢蛋出生时父母都已40多岁了。大名是有文化的大舅,寿张“二中”的教师起的,叫“常玉星”,意思是“欲兴”。小名是父母起得叫“钢蛋”,意思是既圆滑,又不怕摔打。
村子里有一千多人,张、王、李、赵四大姓,势均力敌,平分秋色。还有仁、邵、常、温4个小姓。这些小姓正如联合国的小国,只是开会时举举手,点点名,在村子里起不了大作用。
钢蛋自幼聪明伶俐,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吃苦耐劳,还非常懂事。高中毕业后到了订婚的年龄,父母张罗着给其托了好多“媒人”,女方均说是“独门”,没能成功。在表哥的帮助下买了一辆大卡车去广州搞运输,几年后积赞了些钱,回家创业,种过菜棚,养过鸡,还种植樱桃。为了方便,又买了一辆小轿车。村里的人,不管谁有了困难他都去帮助,丧事、喜事都有他的身影。东家娶媳妇他开着车帮忙去接,西家有人半夜里病了,揉揉眼开起车急往医院里送。他花不着的钱,也都借给了困难户急用。一位“五保户”老太太病了,是他用车送进医院里并陪护,管吃管喝管付钱。但他任何时候也不敢管“闲事”。
钢蛋今年也55岁了,人好,命也好。有个心好貌美的妻子,一个儿子,一个女儿都大学毕业后结婚生子,在省城里定居了。
他们一家幸福、快乐地生活着。
这次住院看病也不是主动地去的。因为村里正准备选举村干部,竞争的十分激烈,他又是党员,也是各方争取的对象。
为了宁事息人,又因为半边身子不断地麻木,原打算忙完手上的活再去,遇到了这种“麻烦”事,还是看病要紧。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核磁共振显示颈椎旁有一个肿物压迫脊髓,市里省里的医院都不敢手术,转到了北京“301”医院确诊---良性肿瘤。顺利做了切除手术,手术很成功,症状消失得很快,身体恢复良好。
参加竞选的几位人员也去了,选上的及落选的看到他康复出院都非常高兴,大家说“等你把身体养好了,我们一块好好地喝几盅”。
钢蛋说:“老少爷们对我没少关照,我很过意不去,今天晚上就请大家到桃花源酒店里坐坐。”大家都说“等等吧,还是我们给你压压惊吧。”
作者简介:张明银,男,河南省台前县人民医院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