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概况

成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双拥模范城。近几年,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的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2006年底成都又和杭州、大连一起获得了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称号。成都又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都市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它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文明于世。“锦城”和“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和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
    成都市辖9区4市6县,面积12390平方公里,总人口1082万,其中市区人口464。5万。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境内平原广袤,西高东低,平均海拔500米左右,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上下,降水度1000毫米,素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明珠。
    成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堆出土的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族先民们就用自已辛勤劳动的双手,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约250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郫县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一年成邑,两年成郡,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成都”,这时成都已经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2500年来,不管历史风云如何变换,成都的名字从未改变过。象成都这样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大城市,在我们中国仅此一例。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从此四川开始进入了封建制社会,并统一于大秦帝国版图之内,成为大秦36郡之一的蜀郡,成都便是蜀郡的首府。自此以后,成都一直是四川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代皆为郡、州、省一级行政区治所和军事重镇。其间,曾有7个割据政权的都城设在成都,它们是西汉末年的公孙述“大成政权”,公元二世纪时“三国”的蜀汉王朝,三世纪的“成汉”政权。九世纪前后的“前蜀”和“后蜀”政权,北宋时期农民起义的“大蜀”政权和明末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
    成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工商发展历史。特别是丝织业的发达,名冠中华,远销国外。西汉时期,成都因经济繁荣成为当时中国的五大都会之一,织锦已成为汉朝的重要国库收入来源。成都是蜀锦的织造中心,朝廷在此设置了“锦官城”,派有锦官进行管理。这也是成都又称为“锦城”,绕城而过的南河又称为“锦江”的原因了。蜀汉时朝,诸葛亮在四川实行了休养生息,扶持农商的经济政策,成都作为蜀汉首都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唐代,成都有“扬一益二”之誉,说它的繁华仅次于江南的扬州。到北宋时期,成都已成为仅次于汴京的大都会。这时的成都,由于在晚唐五代的纷争中处于相对安宁的情况下,工农商业都有所发展,商市贸易突破了传统的坊市格局,发展了专门的交易市场,不仅有城内东南西北的综合市场,也有了专营产品的市场,如草市、糠市、盐市、骡马市等等,闹市区还有了“夜市”。此后的成都历经元、明、清诸朝和民国时期,其间虽有多次的兴衰起落,但她作为四川省经济中心的地位并无多大变化。
    成都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工艺之乡。蜀锦、蜀绣名满天下,列为中华四大名锦,四大名绣之列;成都的漆器以制作精美,工艺独特成为历代的传世名品,近代汉墓出土的文物中许多成都漆器可以作证;唐代成都产的雷琴,载誉全国,被声乐界视为珍宝;成都的印刷业在宋代是全国三大印刷业基地之一,有“宋时蜀刻甲天下”的赞誉。伦敦博物馆所藏敦煌文书避有五代时期成都的木刻“历书”,是世界最早的木刻历书印本;成都的造纸业也很著名,唐代成都造的“益州麻纸”是官方规定的诏书、册令用纸;女诗人薛涛制作的“薛涛笺”,被文人诗客视为上品。另外,成都的金银丝制品,竹编、草编,你别看他小,也都有着数百上千年的历史。
    成都是灿烂的蜀汉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四川文化教育的中心城市,拥有辉煌的文明历史。早在公元前140多年,蜀郡太守文翁在成都兴学,开办了中国第一所正规的官办学堂。为四川的文化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汉赋四大家”,成都就有司马相如和扬雄两位,晋代史学家<<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唐代女诗人薛涛、音乐家段安节,五代诗人欧阳炯、绘画大师黄筌、宋代学者<<资治通鉴>>的副主编范主禹、理学家魏了翁、医学家唐慎微、明代文学家杨升庵、清代著名的“儒将”岳钟祺,加上现代文学巨子巴金、艾芜、李劼人、沙汀等都是成都人仕。当然,造就成都文明历史的还有历史上众多的外来名臣,文士的巨大贡献,成都是历史上文化名流汇集之地。大诗人李白、杜甫、岑参、高适、韦庄、陆游、大文豪苏轼等人都曾寓居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大批的文化遗产,使成都的发达文化享誉国内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