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4
中国道教之七:南北朝的道教4
楼观道正式形成后,大体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时起,魏末北周以至隋唐之际,该派以终南为中心,包括华山及京城长安在内的关陇一带广为传播,并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崇奉,成为继寇谦之新天师道之后兴盛于北方的大道派。在这个过程中,楼观道团内高道辈出,对教门的兴盛和教义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魏孝文帝时,颖川人陈宝炽,于太和十八年(494 年)隶籍楼观,事王道义法师。王去世后,又游于华山,遇陆景真人,授秘法而归。常诵《上清大洞真经》,据称能通幽达冥,未兆先知。西魏文帝曾召其入殿问道,当时的太师宇文泰及朝野大夫从而师之。死后诏谥懿先生。陈宝炽的弟子中高道颇多,像京兆的李顺兴、侯楷、王延、侯楷弟子严达等。京兆李顺兴,于魏宣武帝延昌二年(513 年)师从陈宝炽,常诵《大洞经》勤久不怠,遇仙人降授《金真玉光经》、《神洲七转七变天经》、《四极明科》等上清经典。朝野钦信,号曰李圣师。死后诏于沙苑为之立祠。
建德三年(574 年)武帝废佛道二教,曾召严达及王延于使殿咨问。是年又特为严达建立通道观于终南田谷隐处,选道七千人,俾共弘道教。严达、王延与苏道标、程法明、周化生、王真微、史道东、于长文、张法成、伏道崇等十人以道术相忘,世号田谷十老。又敕通道观,令王延校理三洞经图缄藏观内。于是王延撰写了《三洞珠囊》7 卷奏贮于通道观。后隋文帝即位,置玄都观,诏王延为观主。
魏末北周时居住华山西有一道士韦节。韦节是京兆杜陵人,出身于关中名门士族家庭。在北魏初已信奉寇谦之新天师道。38岁时(534 年)弃官,至嵩山谒天师道法师赵静通,受三洞灵文神方秘诀。这年正当东西魏分裂,寇氏天师道衰落之际,韦节乃卜居华山之阳,人因之称其为华阳子。他在山中服食丹砂及草木之药,修行上清经法,撰写《三洞仪序》,注《妙真》、《西升》等经及《庄》、《列》、《中庸》、《孝经》、《论语》、《老子》、《周易》等书百余卷(一说80余卷),又读太和真人尹轨《楼观先师传》,复续为1 卷。在北朝后期楼观道士中韦节的著述最多。传说,周武帝曾幸观醮祠,钦尚其风,命坐演教,并从之受《灵宝五符赤书真文》,赐号精思法师。当南陈周弘正出使北周时,武帝命韦节与之对答。韦节" 割析深微,抑扬三教"。弘正美而叹之,称为" 三界杰人" ,帝特改赐号玄中大法师。
自西晋永嘉之乱后,由于少数民族政权入侵而形成的南北长期分裂的情况,于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力行汉化改革之后,随着北方社会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各族文化的相互融合,至南北朝末年,已出现了重归统一的趋势。楼观道作为北朝后期新兴的道派,在经典、教义、方术、戒规等各方面都受到北方新天师道和南方上清派的影响,因而具有融合南北的特征。
在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南方与北方道教均进行了改革,民间道教逐渐发展为完备成熟的、官方化正统宗教。但南北两方道教各具特色。南方道教,以茅山上清派为代表,受士族文化的影响,经典与教义的发展与创新较多,对旧天师道组织的改造也较为彻底;而北方道教,以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为代表,则重在斋醮奉戒,礼拜功德等宗教实践活动,并且仍保留着汉代五斗米道的某些特征;如祭酒制度。南北道教所奉神灵也略有差异。在北魏初年,寇谦之对旧五斗米道改革的时候,还看不到南方道教的影响,但在继之而起的楼观道中已能看出多受南方道教的影响了。
首先是对南方道教经典的吸收。北魏中期以前,楼观道虽已形成了教团组织,但经典尚不完备。孝文帝时,王道义来到楼观,令门人购集真经万余卷,楼观道方才拥有大批道书。此后,随着教团的兴盛,陈宝炽、韦节、王延等人陆续在嵩山、华山接受了来自南方的三洞经戒符,方使楼观道的经典、教义渐趋完备。韦节、王延等传授给周武帝、隋文帝的已是南方道派的《灵宝五符真文》和《洞真智慧大戒》。北周武帝所编《天上秘要》中所引用的道经,以及当时在佛道辩论中佛教徒所攻击的道经也主要出自陆修静整理后的三洞经典。
南北朝的新道教,都是以服饵、内修等神仙方术与符箓科教相结合的神仙道教,不同的只是各派传习的经典及修行的侧重点有所区别。楼观派作为晚起的道派,具有杂采众家的特点。无论是思神诵经、丹鼎服饵、符箓斋醮,抑或早期方士的行跻变化、遁甲占候、嬉神役鬼等方术,皆兼而有之。但楼观道士宣称他们另有先师所传。东晋南朝道教组织形式上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旧天师道祭酒制的衰落,道馆的兴起和道官的设立。在北魏初太武帝在京都平城为寇谦之的新天师道设立道坛,被称为" 崇虚寺" ,或仿照佛教寺院设立。到了北朝后期,道教庙宇也称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