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曼文化360(总第109期)】​​多元融合的人口、 民族和宗教—— 三、宗教(四) 道教

第三节  宗  教

奈曼旗最早的宗教文化应是当时统治北方的原始萨满教, 汉朝以后, 这里政权数度更迭,汉传佛教逐渐传入, 到了契丹时期, 起初信奉萨满的耶律阿保机也开始推行佛、 道、 儒教。 当时, 奈曼境内及周边地区佛寺旺盛, 佛塔林立, 道观间杂, 甚至在龙化州城和后来的辽上京都建立了儒教的孔庙。 后随蒙元统治的建立和乃蛮部落的入主, 随之带来了也里可温教, 即元代时对于基督教各派的总称。 文字记录见于 《元史》 之中, 为中国基督教史上第二次传入中国。

基督教在唐代时就曾传入中国内陆, 被称为 “波斯教”, 为基督教中聂思脱里派, 唐代又称为景教或波斯景教、 大秦景教, 一度在中原地区与长安城中盛行。 辽、 金时期, 它在中国西北和北方的一些游牧民如乃蛮、 克烈、 汪古等部中又颇为盛行。 元代设有管领也里可温教门的政府机构, 为崇福司。 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也里可温教司, 一度曾达72 所, 据载, 元初仅大都地区就有聂思脱里派教徒 3 万多人。 元朝基督教的信奉者主要是突厥及少数蒙古族人。 1368 年, 元代也里可温教亦随元朝退居漠北而终结, 取代其地位的是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寺庙。

(四) 道教

除了萨满教、 汉传佛教、 藏传佛教之外, 道教也曾存在于奈曼旗地区。 道教应该在三国时期就有少量随魏政权的力量传入奈曼旗地区。辽、 金、 元后, 随着汉民的不断流入, 道教也进一步传入奈曼旗。 道教庙宇也开始出现,

最早的当属乾隆六年 (1741) 修建的吉祥寺为其代表。 吉祥寺修建于今奈曼旗义隆永镇小东沟村。 初为娘娘庙, 庙内供奉三霄娘娘的塑像。 后庙址迁至西梁岗, 增修三间关帝庙, 供奉关帝(关羽) 像, 该庙一直留存到 1950 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清廷实行 “移民实边”, 辽宁、 河北、 山东等地农民大量进入奈曼旗境内定居后, 关帝庙、 土地庙、 娘娘庙等汉传佛教寺庙在汉族聚居区陆续修建, 奈曼旗曾经有过 10 余座道教寺庙、 道观等。 较有名气的有庆安寺、吉祥寺等。

道教基本上分为两派, 即全真派和正乙派。 全真派出家, 不食荤腥, 不结婚; 正乙派在家, 可以婚配, 食荤腥。 奈曼旗二者兼有, 而住于寺庙道观者都为全真派道徒。

道教有严明的道规和明确的宗旨, 他们乐善好施, 严守五戒, 苦修苦炼, 也曾为当地农民办好事, 扶危济贫, 救死扶伤, 广施医德。 每逢庙会, 盛况空前, 搭台唱戏, 物资交流, 祈祷许愿者络绎不绝。

奈曼旗文化志编写组供稿

本文编辑/唐晓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