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话丨邱俊霖:汤圆是周公发明的吗?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拥有着许多传统习俗,其中吃汤圆便是最不可缺少的习俗之一。

汤圆,也被称作“汤团”,由于煮熟后会浮起,亦被古人称作“浮圆子”。

吃汤圆的习俗古已有之,光是传说便有不少,以至于明末文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写道:“周公作汤团”,将汤圆的发明归功到了距今近三千年的周公身上。

不过,先秦时期确有与汤圆相似的食物。

屈原在《楚辞》中便提到过“蜜饵”,这是一种用糯米粉裹以蜂蜜制成的糕点,但蜜饵作为流行于楚地的一种小吃,却并非元宵节的专属。

南北朝时的著名学者宗懔曾写过一本《荆楚岁时记》,这本书记录了古代楚地的岁时节令风物故事等,其中就有“正月十五做豆糜加油膏”的记载。

可以看出,当时部分地区已形成了在元宵节吃特定美食的风俗,但加入油膏的豆粥与后世的汤圆似乎差得有点儿远。

唐代时,元宵节有吃“面茧”的习俗,这是一种有馅的馒头。

此外,唐人段成式在笔记小说《酉阳杂俎》中还提到过一种名为“牢丸”的小吃,有看法认为这也是一种有馅的甜食,与后世的汤圆有几分相似。

如今公认的汤圆前身出现在宋代。

宋代有一种叫作“元(圆)子”的小吃,《东京梦华录》等宋代笔记体散记文中都记载过这种小吃。不过,宋代的饮食文化十分发达,“圆子”种类繁多,比如山药圆子、珍珠圆子、澄沙圆子、金桔水团等。

在宋代的“圆子”当中,用黑芝麻、猪油、白糖作馅,以糯米粉搓成圆形的“乳糖圆子”与如今的汤圆最为相似。

“圆子”在宋代非常流行,更为重要的是,这众多的“圆子”已是宋人在元宵佳节里不能不吃的美食了。

宋代诗人周必大专门写过《元宵煮浮圆子》诗,这也是迄今发现的最早描述水煮汤圆的诗歌。南宋诗人姜夔在《元宵争看采莲船》中也有“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的诗句。

汤圆好不好吃,宋代文学家们给我们提供了答案。南宋女词人朱淑真便写过一首《圆子》诗,里头提到“轻圆绝胜鸡头肉,滑腻偏宜蟹眼汤”。比之大鱼大肉,清甜软糯的圆子显然更能够征服人们的味蕾。

与如今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的类型分明不同,在古代,汤圆与元宵似乎更像同类食品。

明末吕毖在《明宫史》中记载了元宵的一种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后面还写道:“即江南所称汤圆者”,吕毖认为元宵就是汤圆。

无独有偶,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记载过一种萝卜汤圆,其萝卜馅做好后:“放粉团中作馅,再用麻油灼之。汤滚亦可。”这说明当时的汤圆可油炸亦可水煮。

在清代,汤圆还是元宵佳节时的宫廷美食,例如,乾隆皇帝也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里头便提到了“清风同说饼,嘉夜煮浮圆”,可见,无论油炸还是水煮,元宵节吃汤圆的习俗在明清时期已经定型了。

如今,元宵节吃元宵(汤圆)已成为了中国的传统习俗,从古至今,甜蜜的汤圆经历了许多演变,但不变的是汤圆合家团圆与幸福美满的象征,里头更蕴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期盼。

(已载2月25日《德州晚报》)

(0)

相关推荐

  • 餐后甜汤-桂花酒酿圆子汤

    下周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元宵节南方吃汤圆,北方吃元宵.元宵和汤圆从外观看大体是一样的,但是制作方法是截然不同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元宵是滚出来的.不过,现在的元宵并不多见,常见和常吃的也都是汤圆了. ...

  • 元宵团圆吃汤圆

    吃货们,注意啦!!! 今天就是元宵节啦. 北方的小吃货们,你们元宵节还吃饺子吗? 我可是知道你们新年吃饺子,冬至吃饺子,中秋吃饺子,端午吃饺子. (反正什么节你们都吃饺子...O__O "- ...

  • 趣话丨宫玉河:纪晓岚曾写到一个德州平原人赶狐妖的故事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清朝政治家.文学家. <阅微草堂笔记>原名<阅微笔记>,是纪昀以笔记形式所编写成的文言短篇志怪小说. <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

  • 教学名师专栏丨邱俊:由“隔离生活”带来的教育思考

    疫情之下,每一个生命个体都有可能面临各种意想不到的考验和始料未及的挑战.前段时间,我和一些老师从外地学习回来,经历了集中隔离.居家隔离等前所未有的真切体验.那些被困守于方寸之间的独居时光,给了我们难忘 ...

  • 张玉庭丨趣话“抓”与“抢”

    趣话"抓"与"抢" 作者:张玉庭 有个文学故事.一只毛驴在沙漠中跋涉,又渴又累.突然,它发现了一片肥美的水草,按理说,它应该抓紧时间吃点喝点,但它却偏偏面对水草 ...

  • 张玉庭丨趣话美丽的力量

    趣话美丽的力量 作者:张玉庭 A 美丽有力量吗?有. 比如,因美丽而稳操胜券就是一种最不合逻辑的逻辑.请看古罗马神圣的法庭:一个女犯被带上法庭,不过,只因她特别美丽,一双眼睛顾盼生辉,便立刻使正襟危座 ...

  • 趣话诗词丨古诗词之最:最深的情,给最懂的人

    - 公号内回复"目录",送你往期经典诗词解读 - 回复"格律",获取诗词格律与写作全集 - 回复"百家讲坛",给你看诗词人物的传奇人生- 情 ...

  • 张玉庭丨趣话“三从四德”

    趣话"三从四德" 作者:张玉庭 提起旧中国的妇女,总会想到所谓"三从四德".所谓"三从",是指妇女未嫁前从父.出嫁后从夫.夫死后从子,一生都 ...

  • 张玉庭丨趣话俚俗

    趣话俚俗 作者:张玉庭 A 俚俗是一种朴实的美,特通俗而且特传神. 比如,每当看到飘飞的雪花,总会想张打油的那首"打油诗":"江山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 ...

  • 张玉庭丨趣话料事如神

    趣话料事如神 作者:张玉庭 料事如神的人最让人服. 其实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关键是要肯动脑筋且善于推理. 请看一个生动的例子. 电影<花木兰>中有个情节.一次,花木兰夜巡兵营,突然发现有成群 ...

  • 张玉庭丨趣话“随”字

    趣话"随"字 作者:张玉庭 A "随"这个字挺有意思. 让我们从一件真人真事说起. 一次,<文汇报>的"随笔"专栏约冰心老人写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