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你不得不知的,和水有关的三个小常识
小
雪
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黄帝内经》—
《内经》所说:冬季养生,重在”藏“字。
1、应天时,冬三月里阴气盛,然阳势也盛,如破土之笋,势不可挡。故必藏之以蓄势,不得泄也。
2、阳光乃至阳之物,晒之以藏,蓄之以备,则阳气潜伏至里,待春日应木而发。
3、若逆之,则阳气外泄,不能收敛,遇春木无内在之物,起势弱,便发为春温。
冬藏养水
冬天三个月,天地之气渐渐收敛,整个大自然阳气藏于下,而阴气弥漫于天地之间天气寒冷,万物都处于潜藏的状态,人也要相应减少活动,适应节令的养藏行为。
人体几乎有三分之二都是水分,水对与人体来说那是重中之重,可是秋冬季节最大的瑕疵就是干燥,水分蒸发快,特别是在北方,整个空气中都充斥着干燥的气息。
那么冬天身体的水该如何“藏”又该如何补呢?下面小编给大家说说冬天你不得不知的关于水的三个养生小常识。
1
◁ 1,喝水也有讲究
干燥的秋冬季每天通过皮肤蒸发的水分在600毫升以上,因此补水必不可少。
一个成年人每天喝水的最低限度为1500毫升,而在秋天喝2000毫升才能保证肺和呼吸道的润滑。
但推荐每天多喝水,并不是建议大家在口渴或是想起喝水是一次性饮用大量的水,这严重的影响了身体的的生理需求,物极必反。
短时间急速饮用大量的水,会导致吸收的水分超过身体所需,细胞中水分含量迅速上升膨胀,极有可能导致“水中毒”。
正确的饮水方式应按照个人日常生活运动量来调节,正常情况下,每天至少饮用1.5-2L的水,并且是慢速,少量多次的喝。
2
早喝盐水晚喝蜜水 ▷
只从入秋后人就开始容易口渴,人体水分蒸发速度快,关河白开水是远远不够满足人体所需。早晨喝点盐水,晚上喝点蜜水,这是秋冬补充人体水分的最好办法,既能美容养颜,又能解决便秘,一举三得。
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淡盐水,清洗肠胃通大便,保护口腔、防细菌、防感冒。 盐除了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外,还具有不小的保健功能。
中医认为盐有解毒、清热、润燥的功效。
蜂蜜有补中、润燥、止痛、解毒的作用。每天睡觉之前取蜂蜜10~20毫升,用温开水调服,不仅可以健脾和胃、补益气血,还有镇静、安神、除烦的作用。此外,盐水和蜂蜜水还有防止血压升高的效果。
3
◁ 冬天的洗澡水
冬季洗澡的时不应在水里待太久,减少洗澡时间。如果时间太长这样会使皮肤表层的油脂失去保护,让皮肤更加的干燥瘙痒,严重还会引起皮肤发皱、脱水。建议盆浴时间20分钟最好,淋浴的话3至5分钟即可。
温度也不易过高,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加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因为全身皮肤血管明显扩张,使大量血液流到全身皮肤,会使心脏缺血缺氧。
特别是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的老人,水温过高可使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脑血管的负担,引起休克。
建议:水温24℃到29℃为宜。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的老人冬天洗澡时,不要锁死浴室的门,洗澡时最好家里有人,可以在洗澡前喝1杯热水,补充全身血液容量,洗完再喝1杯温水、温豆浆等热饮,及时补充流失水分;患高血压的老人冬天洗澡一定要注意防滑。
希望每一个
落入凡间的仙女
都能拥有一个温暖的冬天
关注教你如何正确爱自己
养生|健康|知识|养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