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陇西 西千佛洞
去西千佛洞是此行洞窟之旅的最后一站,那天是零下十八度,站在荒野上,真的好冷,冻手冻脚。
西千佛洞因位于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之西而得名,距离敦煌市区约35公里,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藏于巴黎的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石窟的结构、彩塑、壁画艺术风格等与莫高窟体系相近。因而也成为敦煌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这里在古代有驿站,是中原去西域的最后一站,也是从西域进入中原的第一站,所以很多旅途中人会在这里绘图塑像,祈求佛祖保佑旅途平安,为了省时省力省钱,很多人在前代壁画上直接画。
从敦煌市西南行至阳关途中,道左不远处即为党河,河床北岸为寸草不生的戈壁滩,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于沙山尽头的河床北岸陡崖上。这里的陡崖深壑上有浓荫蔽天,崖下滩地红柳丛生,古木参天,涓涓小溪流过,环境清幽。
西千佛洞现存洞窟16个,大都为北魏时所开凿,只有其中9个窟可以观赏,其它各窟因无法登临所以只能在崖下仰望。
4号窟
西千佛洞第4窟与第5窟共享一个前室,第4窟为隋代始建,唐、回鹘、民国时期都进行过重修,这一点可从洞窟内的隋代供养人、唐代说法图、回鹘经变画及主室北壁龛内民国重塑的佛像得以印证。前室顶部略呈拱形,主室顶部为覆斗形。北壁开一龛。
第4窟-前室内景
第4窟-前室北壁全景。图片右边有一竖行墨笔书写的,第三窟,据说是张大千的编号。
第4窟主室内景。主室北壁开有一双层龛,这种形制的佛龛较早出现于隋代和初唐时期。龛内民国加砌纵券顶内龛,龛内塑有坐佛一身,坐佛身后是绘制有一棵树、一只虎,东、西壁塑有未完成的弟子各一身;龛外上是民国画上部双凤朝阳,下部两侧弟子各一身;东、西壁回鹘时期绘制的菩提枝叶、一塑像项光。龛外两侧回鹘时期绘制的菩萨各一身,上沿底层隋画天宫栏墙、飞天;龛下两端残存唐画菩萨各二身。龛内坐佛为民国时期所塑,壁画为回鹘和民国时期绘制。
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原因,前室的下部壁画显得漫漶。现存比较完整的是北壁门上的一铺盛唐绘制的佛说法图,图中佛结跏趺坐,头顶饰有华盖,弟子与菩萨胁侍在佛的左右,面相饱满、体态丰腴的佛教人物形象体现出了盛唐时期的人物造型特征。前室顶部残存着回鹘时期绘制的坐佛一铺。门东回鹘画一项光(底层唐画项光)、弟子三身、女供养人二身,下部残存隋画男供养人六身;门西回鹘画一项光(底层唐画项光)、弟子一身。东壁门上是回鹘时期绘制门上坐佛三身,门北是佛弟子二身;门南是一铺漫漶不清的文殊变,底层是唐代绘制的壁画。西壁是回鹘时期绘制的壁画,中间是一铺普贤变,北端是佛弟子四身,南端底层是唐代绘制的。
洞窟内大量的回鹘时期(公元11世纪70年代至公元12世纪初)绘制的壁画,如前室的坐佛、普贤变、药师变及窟顶的藻井和图案,主室东、西壁的说法图。这一时期的壁画内容,多以说法图或佛、菩萨、罗汉等尊像画为主,其布局特点是人物稀疏、结构松散、描绘粗略。在主要壁面上(如南、北壁)各绘制一铺说法图,画面大但人物寥寥无几,人物的形体被增大以填补壁画空间。在洞窟各种建筑结构的顶部(窟顶、甬道顶、龛顶),几乎绘满了千篇一律的牡丹团花图案,相对于说法图和尊像画而言,图案则显得结构紧凑、色彩艳丽、描绘工整精细,使人感到这一时期对装饰画的重视甚于佛教人物画。至于这一时期的人物造型也是别具特点,体态健壮、面形长圆、两颊丰肥、柳眉细目、鼻梁高直、小嘴,明显强调了回鹘民族的外貌、气质,这在相当程度上正是回鹘佛教艺术民族化的重要体现。回鹘时期的壁画覆盖在唐代壁画之上,后期壁画直接在前期壁画上绘制,还有很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信佛的老百姓重绘,绘画功底较差,加之洞窟顶不平,顶上有回鹘时代的飞天、童子,图像很大,比较圆润 。
第4窟-西壁。东、西壁是回鹘时期绘制的说法图一铺,上沿底层隋画天宫栏墙、飞天,下残存壸门供宝。南壁回鹘画门上红色愿文题榜一方,门东、西菩萨各一身,上沿底层隋画天宫栏墙、飞天。
5号窟
西千佛洞第5窟开凿于初唐时期,回鹘时期重修。洞窟形制是横人字披顶,东壁开一龛。洞窟甬道的平顶上是回鹘时期绘制一身佛像。北壁是唐代画的观音一身,东侧回鹘画花一枝。
洞窟主室窟顶东披南、北侧残存着千佛,西披北端存有坐佛一身,南侧残存莲座、背光、花树画迹。东壁龛顶画宝盖、二飞天、诸天乐;龛内东壁画背光,两侧各一塑像项光;南、北壁各画一塑像项光、两身佛弟子。龛上画千佛;龛外两侧各画弟子一身,上云中坐佛各二身;龛下残存回鹘时期绘制的壸门。佛龛内是民国时期的塑像。
洞窟南壁中间画有立佛一铺;西侧画观音一身与一信女、云中三坐佛,西端残存有回鹘时期绘制的一身佛弟子;东侧存有力士塑像的残迹,上部画一佛二菩萨赴会,东端赴会佛二身。北壁西侧画释迦行道像一铺,东侧存力士像残迹,上部画云中三坐佛。西壁门北画弟子一身。
第5窟-南壁
8号窟
此窟始建于北周,隋代重修。壁画塑像都是原作。洞窟平面呈方形,有中心柱,前部人字披顶损毁严重,后部为平棋顶。中心柱南向面开一圆券形龛,龛内塑坐佛1身、菩萨2身,画弟子5身。龛顶画飞天2身,菩萨1身。浮塑龛柱、龛楣,龛楣画火焰忍冬莲花化生。龛下座身壁画残存供器,但已漫漶不清。东、西向面各绘说法图1铺,下残存男、女供养人、比丘、比丘尼、力士各数身。北向面无画。窟顶前部人字披北披12各椽格间各画手执莲花的供养菩萨各一身,多已残损;后部平棋顶西侧残存飞天莲花忍冬平棋3方,东侧残存隋画斗四莲花忍冬平棋3方。
柱窟正面主佛旁的胁侍菩萨绘塑结合,上半身是塑像下半身是绘画,主要考虑到洞窟狭小,拜佛人围着中心柱窟转,可能会碰到转角的菩萨。
窟内北、东、西壁壁面布局大体可分为上下四层。最上层画飞天、栏墙和垂幔,其下方画千佛,占较大面积,千佛下方画供养人,再下方壁角处化力士。北壁西端千佛中间绘释迦、多宝并坐说法图1铺,略晚于莫高窟西魏第285窟的同类题材。多宝佛塔以圆券形龛代表,内并坐二佛结跏趺坐,皆着袒右肩袈裟,看内外两侧分侍立二菩萨。下残存男女供养人、比丘、比丘尼、力士各数身。西壁北端的千佛像中间绘涅槃经编1铺,与莫高窟北周第428窟同类题材属同一时期。画面两端绘有高大的婆罗双树,中间释迦佛右胁而卧,佛身光上方为众多的举哀弟子。在佛前方有一站立的世俗人物形象。二佛并坐说法图与涅槃经变画幅均较大。东壁后部上沿绘珠宝、飞天14身、栏墙、垂角,上部绘千佛,千佛中绘说法图1铺,皆为隋画。三壁下部残存男女供养人、比丘、比丘尼、力士各数身。东壁下部还画有供养棚车一辆。东壁后部和窟顶东侧现存壁画为隋代所绘,技法成熟,是西千佛洞为数不多的隋代壁画的代表之作。
第8窟-洞窟内景
9号窟
第9窟始建于西魏,是西千佛洞现存最早的洞窟,北周、隋、初唐、回鹘、清进行过重修。洞窟的平面呈方形,有中心塔柱,前部为人字披顶(已塌毁),后部为平棋顶。主室进深6.58米,宽6.96米,人字披顶高5.16米,平棋顶高5.38米。西魏、隋、北周、回鹘、唐等五个朝代各有一块壁画,互不重置。西魏只画了中心柱窟的绘画,菩萨还是西域风格,飞天飘带短短尖尖;面对中心柱窟右手边是隋代说法图,面部没有完成,还有一些飞天形象只有草稿几笔勾勒,但很优美,因为地处偏远战乱,没画完;左手边是北周的千佛图;后面是回鹘的涅槃图,已漫漶,菩萨眼镜嘴巴变白色;靠门的壁画时候唐代绘制。
窟室中央为方形中心柱,柱四面各开一圆券形大龛。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只有南向面龛内的倚坐像,虽有残损,却是西千佛洞少数未被重修的北魏塑像,佛像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透出肢体的轮廓,却又显式样宽松,阴刻的衣纹略呈浅阶梯式,流畅自如。造像在表现手法上兼有西域式和中原式两种特点,是北魏早期曹衣出水式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过渡的代表作品之一,龛内北壁残存化佛菩萨火焰纹背光,两侧各画弟子1身。
西向面圆券形龛内清重修坐佛1身,龛壁北魏画菩萨8身;龛外北侧清修菩萨一身,北魏画飞天2身、供养菩萨4身;塔座西魏重画座沿忍冬纹边饰,下面画男女供养人、比丘、比丘尼数身,底层露出北魏画力士数身。
北向面龛内清修坐佛1身,龛内壁存北魏画飞天、菩萨各数身,龛楣画忍冬化生;龛外北侧北魏塑菩萨1身,画飞天、菩萨各数身;塔座下存北魏画男女供养人、比丘、比丘尼、力士各数身,男供养人身着圆领窄袖衫,下着袴褶;女供养人身披帔巾,上着大袖襦,下着间色裙,与莫高窟西魏时期第285窟内供养人服饰相同。
一进窟,讲解员就说大家注意不要踩着左边的那只佛脚,只剩下一个残缺的佛脚了,上面的佛像没有了,壁上还有个小洞,是当年插木棍支撑佛像的。洞窟右边与之对称分布的,有一尊弥勒佛泥胎像,没上彩,当年就没完成的。
西魏壁画颜色用青金石加蓝宝石调制,青金石当时很昂贵,只有阿富汗、土耳其和俄罗斯才有,通过丝绸之路进来。
第9窟-中心塔柱北向面龛楣
第11窟
第11窟始建于北周时期,经隋、初唐、回鹘、清代重修。中心柱窟形,主室平面呈方形,前部为人字披,后部是平棋顶。主室进深6.48米,宽5.93米,人字披顶高3.96米,平棋顶高3.17米。
中心柱只在南向面开一龛,龛内是清代重修的坐佛1身,龛内壁还存有西魏时期绘制的婆薮仙1身、唐代画弟子2身;龛外两侧分别为唐代画的日、月及云中坐佛,下底层存西魏残画。龛楣图案尤其有特色,它不同于北魏常见的火焰纹图案,而是1铺完整的交脚菩萨说法图,而且保存得很好,是西魏原作,与莫高窟西魏时期的第288窟龛楣莲花供养化生图案风格相近。龛外两侧各存1身弟子塑像,都是清代作品。中心柱西向面存北周画千佛,千佛中画说法图1铺。北向面回鹘画并坐三佛1铺。东向面南侧唐画千佛,北侧回鹘画菩萨1身。窟顶都有损坏,前部人字披的南披画两身飞天,北披残存隋代补画飞天,后部平棋顶残存北周画斗四忍冬莲花化生平棋2方。甬道的菩萨是回鹘时期绘制,沿袭唐代风格,线条圆润饱满。
洞窟西壁上部北周画天宫、垂幔;中部北周画千佛;南端西魏画一浮塑项光,两侧朱墨白描伎乐飞天各2身。北壁存回鹘画涅槃变1铺,画面中佛的形体较大,右胁而卧,着田相袈裟,周围有众多举哀弟子,但人物形象大多雷同;画面以土红色为主色调,佛的面部五官间用石绿勾勒。南壁上部画千佛,千佛中初唐画说法图1铺;下画男女供养人数身,这些供养人像衣冠服饰,均为研究隋代当地少数民族习俗的重要资料。
西壁
其他没有参观的洞窟介绍
第6窟
北魏洞窟,中心柱东面座下有佛门弟子昙藏为其亡祖父母及父母造像写的发愿文一篇,尚有70多字可以辨认,这一北魏时的手书真迹,极为珍贵,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第7窟
此窟建于北魏时期,是西千佛洞现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与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顶已塌毁,后部有直达窟顶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礼的通道,上方为平棋顶,中心塔柱四面各开一佛龛,龛内外的塑像多为清代重修,只有正面龛内的倚坐像,虽已残毁,却是唯一保存的北魏原作塑像,佛像身姿挺拔、双肩浑圆,袈裟贴体,透出肢体的轮廓,却又是宽松的式样,阴刻的衣纹,略呈浅阶梯式,流畅自如。造像的表现手法上兼有西域式和中原式两种特点,是北魏早期曹衣出水式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式过渡的代表作品之一,此窟壁画布局和莫高窟北魏洞窟一致,分上、中、下三段,上部天宫栏墙内绘了翩翩起舞、多姿多态、生动活泼的天宫伎乐。中部大面积绘千佛,下部绘金刚力士,这些力士个个体魄健硕、动态夸张、粗犷有力。窟内壁画风格与莫高窟同期壁画相同,人物造型健壮、比例适度、着西域式服饰,采用西域式的凹凸晕染手法,表现人物面部与身体的立体感,色彩质朴厚重,多用石青、石绿、在土红底色的映衬下,显得庄重热烈,宗教气氛浓厚。
第19窟
此窟建于五代,洞窟形制较为独特,呈纵向的圆拱形顶。正面开一大龛,龛内现存主尊倚坐佛,是西千佛洞保存最完整的一身五代时期的彩塑,这尊佛像体态端庄、神情肃穆、肌肤丰满圆润,衣纹繁简适度、色彩素雅,颇有唐代造像之风格,沿东西两壁筑有像台,原塑十六罗汉像,现存十三身,这是敦煌石窟中唯一用塑像的形式表现十六罗汉的题材。
据史料记载,南朝的张僧繇、唐代卢楞伽、王维等人都曾画过十六罗汉像,但直到五代时期,关于十六罗汉的画像和塑像才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此窟十六罗汉像的出现,说明了敦煌佛教艺术与中原地区的佛教艺术基本上是同步发展的。此窟的壁画均为五代原作,正壁龛内绘了十大弟子、六菩萨、天龙八部、四大天王等内容。东西两壁自顶而下,都绘了罗汉像,在敦煌石窟中,以绘塑结合的手法在一个洞窟中表现如此多罗汉像的并不多见,因而此窟被专家称为罗汉堂。
将二维码附在后面,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扫描阅读洞窟介绍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