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草稿

《论语》——学而
【本篇引语】
《学而》是《论语》第一篇的篇名。本篇共16章,主讲修德、为学的道理,引导初学者进入“道德之门”。正如朱子的理解:“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本篇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学行合一”“君子务本”;“吾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原文】
1.1 子曰①:“学②而时习③之,不亦说(悦)④乎?有朋⑤自远方来,不亦乐⑥乎?人不知⑦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
【注释】
①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②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对西周的传统伦理道德、礼乐制度及君子六艺和诗、书等文化典籍的学习。
③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可解释为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在这里可译作“适时”讲。“习”(xi):繁 體体字:習,会意字,从羽从白,与鸟飞有关。本义为小鸟反复地试飞。可引申为实践、应用,即学以致用的意思。④说:音yuè,同悦,指愉快、高兴的意思。
⑤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⑥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⑦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⑧愠:音yùn,恼怒,怨恨。
⑨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一般有两解:一指当政者,《论语·颜渊》:“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二指孔子心目中理想人格的化身,为德才兼备的人,《中庸》记载孔子认为君子必须具备“三达德”:仁、智、勇。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礼乐文化知识),并能在恰当的时候加以实践应用(学以致用),不也是很愉悦的一件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共同学习提高,不也是很令人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你,你却不生气,这难道不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作为论语的第一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从“学而时习之”的自修,到“有朋自远方来”的“以友辅仁”,再到“人不知,而不愠,”的君子境界,它讲述的是一个人学而为君子的过程。作为《论语》的开篇语,本章反映了孔子终身学习、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友辅仁以及学而为君子的为学、修身及教育理念,是治疗当下应试教育弊病的一剂良药。

【原文】
1?2 有子①曰:“其为人也孝弟(悌)②,而好犯上者③,鲜④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⑤。君子务本⑥,本立而道生⑦。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欤)⑧!”
【注释】
①有子:姓有,名若,字子有,孔子的学生,鲁国人。比孔子小33岁,一说小13岁。前一说较为可信。“有子”是对有若的尊称,《论语》一书中记载的孔子学生,共有四人有被称子的记录,分别是:有子--有若;曾子--曾参;冉子--冉求;闵子--闵子骞。以有若、曾参称子的次数为多,因此,许多人认为《论语》是由曾参和有若的弟子所编纂。

②孝弟: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孝、弟是传统中国文化所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旧注说: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孝的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又引申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或引申指孝服。悌,本指敬重乡中长辈,后指敬爱兄长,引申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友爱。传统儒家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但是孝悌并不是单方面的义务,儒家更讲求整个家庭社会关系的和谐统一,即“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③犯上:犯,冒犯、干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④鲜:音xiǎn,少的意思。《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⑤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⑥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⑦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⑧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在家里)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好犯上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好犯上,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修身立世务求从根本做起,根本确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产生了。孝敬父母、兄友弟恭,这是一个人为仁的根本啊!”

【评析】

有子在此章继承了孔子的“仁道”思想,提出了“孝悌是为仁之本”的理念,指出了“孝悌”的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尊敬自己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儿女,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里的儿女。一切政治措施都由这一原则出发,要统一天下就像在手心里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

一个连自己父母兄弟都不爱的人枉谈“博爱天下”恐怕只能是一场政治作秀!

但是,我们也要认清孔子所倡导的“忠”“孝”思想,与后世封建统治者所宣扬的“愚孝”“愚忠”的根本区别。后世一些所谓的“忠孝”观念可能正是孔子所批判的“不忠不孝”。为了正本清源,坚定文化自信,在这里,我推荐大家可以参考阅读一下《荀子》子道篇,从中大家可以发现孔子对“孝”“忠”等传统儒学道德规范的解析。

国家国家,国是由千千万万个小家组成的,一家不治,何以治邦国,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和万事兴,孝悌也者,家国社会安定繁荣之基也!

附录《荀子》子道篇节选:

原文:

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上顺下笃,人之中行也;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若夫志以礼安,言以类使,则儒道毕矣。虽尧舜不能加毫末于是矣。

译文:

在家孝敬父母,出外敬爱兄长,这是做人的最起码的道德操守;对上顺从,对下厚道,这是做人的中等道德操守;顺从正道而不顺从君主,顺从道义而不顺从父亲,这是做人的最高准则。如果能根据礼义来安排志向,根据法度来指导自己的言论,那么儒家之道也就完备了,即使是尧舜这样贤明的君主,也不能在这上面有丝毫的增益了。

原文:
    孝子所不从命有三: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孝子不从命乃衷;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孝子不从命乃义;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孝子不从命乃敬。故可以从命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孝矣。传曰:“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此之谓也。故劳苦、雕萃而能无失其敬,灾祸、患难而能无失其义,虽见恶于其而能无失其爱,非仁人莫能行。诗曰:“孝子不匮。”此之谓也。

译文:

孝子不服从命令的原因有三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危险;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安全,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就是忠诚;服从命令,父母亲就会受到耻辱,不服从命令,父母亲就光荣,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就是奉行道义;服从命令,就会使父母的行为像禽兽一样野蛮,不服从命令,就会使父母的行为富有修养而端正,那么孝子不服从命令就是恭敬。所以,可以服从而不服从,这是不尽孝子之道;不可以服从而服从,这是不忠于父母;明白了这服从或不服从的道理,并且能做到恭敬尊重、忠诚守信、正直老实地来谨慎实行它,就可以称之为大孝了。古书上说:“顺从正道而不顺从君主,顺从道义而不顺从父亲。”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即使自己劳苦憔悴时也不能够丧失对父母的恭敬,遭到灾祸患难时也不能够丧失对父母应尽的道义,即使被父母憎恶时仍能不丧失对父母的爱,如果不是仁德之人是不能做到的。《诗经》上说:“孝子之孝无穷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原文:
   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孔子不对。
    孔子趋出以语子贡曰:“乡者,君问丘也,曰:'子从父命,孝乎?臣从君命,贞乎?’三问而丘不对,赐以为何如?”子贡曰:“子从父命,孝矣。臣从君命,贞矣,夫子有奚对焉?”
    孔子曰:“小人哉!赐不识也!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父有争子,不行无礼;士有争友,不为不义。故子从父,奚子孝?臣从君, 奚臣贞?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之谓贞也。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问了三次,孔子不回答。
    孔子小步快走而出,把这件事告诉给子贡说:“刚才,国君问我,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吗?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吗?’问了三次而我不回答,你认为怎样?”子贡说:“儿子服从父亲的命令,就是孝顺了;臣子服从君主的命令,就是忠贞了。先生又能怎样回答他呢?”
    孔子说:“真是个小人,你不懂啊!从前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要有了四个敢于诤谏的大臣,那么疆界就不会被割削;拥有千辆兵车的小国,有了三个敢于诤谏的大臣,那么国家政权就不会危险;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之家,有了两个诤谏的大臣,那么宗庙就不会毁灭。父亲有了诤谏的儿子,就不会做不合礼制的事;士人有了诤谏的朋友,就不会做不合道义的事。所以,儿子一味听从父亲,怎能说这儿子是孝顺?臣子一味听从君主,怎能说这臣子是忠贞?弄清楚了应该听从什么才可以叫做孝顺、叫做忠贞。

【原文】
1.3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②矣仁!”
【注释】
①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即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出讨人喜欢的脸色。
②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那种为了自己的私心)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以迷惑人)的人,是鲜有仁德的。”

【评析】

巧言令色就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利用花言巧语去迷惑他人一种行径,这种做派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欺诈行为,那里会有什么仁心可言?时至今日,巧言令色者仍在大行其道,有些人总是感动于他们的花言巧语,而对一些逆耳忠言置若罔闻,进而做出一些亲着痛的蠢事,是在可悲可叹!

正如网上一段言论所说的那样:“那些巧言令色之人,总会巧妙地给自己穿上一套华丽的外衣,用以迷惑他人。在他们花言巧语、和颜悦色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贪婪自私的心和肮脏卑劣的灵魂。若非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这些小人才没工夫给你赔笑脸说好话呢。”

对于这种行径,孔子告诫我们要“听其言,观其行”,要“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考察,我们也就可以看清一个人有没有真正的仁心了。孔子对“巧言令色”这种行为有着深刻的洞见,所以向我们发出了“巧言令色,鲜矣仁”的忠告。

【原文】
1.4 曾子①曰:“吾日三省②吾身。为人谋而不忠③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④乎?传不习乎?”
【注释】
①曾子:曾子(约前505年-前435年),姒姓,曾氏,名参(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读shēn,一读cān) ,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平邑,一说山东嘉祥)人 ,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孔子晚年弟子之一,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四配之一。大概少孔子46岁,以孝闻名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孔子以为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在孔门,曾子的弟子最众,影响最大,曾子传子思(荀子认为,子游传子思),子思传孟子。故曾参在儒家“道统”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父曾点,字皙,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②三省:省(音xǐng),检查、察看,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三次检查;二是从三个方面检查;三是多次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③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不同于后世对君主的“愚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④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⑤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有实践、应用,学以致用的意思。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从三个方面来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是不是没有做到尽心竭力?和朋友交往是不是没有做到诚实可信?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没有做到身体力行?”

【评析】
    本章的主题是反躬自省,曾子继承了孔子的“省身说”,具体从“忠、信、传习”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的日常言行,为后学们提供了一个加强自我修养,以期塑造理想人格的具体方法。正如朱子所言:“尽己之谓忠,以实之谓信,传,谓受之于师,习,谓熟之于己。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

对于追求君子人格的人来说,曾子的“三省说”具有其永不磨灭的精神及实践价值。

【原文】
1.5 子曰:“道(导)①千乘之国②,敬事③而信,节用而爱人④,使民以时⑤。”

①道:一本作“导”,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②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③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④爱人:是孔子所倡导的仁政的具体表现,即“仁者爱人”,泛指爱一切人。
⑤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要领导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需要带着敬畏心去处理政事并且要取信于民,节制自己及国家的用度而又爱护人民,要按照农时节令来合理地役使民众。(征用民力要尊重农时,不要耽误耕种、收获的时间而伤财害民。)

【评析】
   本章中,孔子针对国家的执政者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要求统治者严肃认真并且带着敬畏心来处理国家各项事务,恪守信用;节约用度,爱惜民力;要按照农时节令来合理地役使民众。

孔子家语·致思》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治民于孔子。子曰:“懔懔焉若持腐索之扞马。”子贡曰:“何其畏也?”孔子曰:“夫通达御皆人也,以道导之,则吾畜也;不以道导之,则吾仇也。如之何其无畏也。”(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民众的道理,孔子说:“要谨慎恐惧,就如同提着腐烂的缰绳驾御一辆凶猛的马拉的车一般。”子贡问道:“为什么如此戒恐惧呢?”孔子说:“驾车驭马能否顺畅通达皆取决于人,用正确的方法引导,那么御车的马就听自己的;如果不用正确的方法引导,那么它们就会变成我们的仇敌。因此,哪能没有敬畏之心呢?”)这段记载很好的诠释了孔子对“敬事”的解读。

敬忠职守,取信于民,凡事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这是一名合格的执政者应该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也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原则。不论何种社会制度,孔子所提出的治国理政的基本原则都有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孔子的要求看似浅显,却立意深远,试问当今世界,又有几个政治家可以问心无愧的说,他都做到了呢?!

【原文】
1.6 子曰:“弟子①入②则孝,出③则弟(悌),谨④而信,泛⑤爱众,而亲仁⑥,行有余力⑦,则以学文⑧。”

【注释】

①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第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②入:“入”与下文的“出”,泛指家里家外。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③出:与“入”相对而言。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
④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⑤泛爱:广泛的爱护,有博爱之意。
⑥仁:仁即仁德,或有仁德之人。
⑦行有余力:指躬行之后,还有余力,有闲暇时间。
⑧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弟子们,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出门在外,要尊敬师长爱护弱小,言行要诚谨守信,博爱众人而亲近仁者。这些都躬行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文化知识(以增加自己的学识修养)。”

【评析】
本章很明确的表明了孔子的教育理念:“行”在前,“文”在后,先修身,后学文,亦即“做事先做人”“德才兼备”的教育理念。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良好道德观念的修养,即先加强“质”的修养并身体力行,行有余力之后,再去学文,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以“质”为本,文质并重的教育理念,放到今日亦有其深远的社会意义。

【原文】
1.7 子夏①曰:“贤贤②易色③;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④;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释】
①子夏:姒姓,卜氏,名商,(公元前507年—前400年)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孔门十哲”之一,在孔门四科中位居“文学科”第二名。孔子去世后,他移居魏国西河一带宣传孔子的思想主张,魏文侯尊其为师,开创了变法经世的“西河学派”。战国时期一批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名士如李悝、吴起、商鞅及田子方、段干木,俱出门下或受其影响。使魏国一跃而为战国初期第一强国,奠定了魏国百年霸业的基础。
②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③易色:“贤贤易色”历来有多种解释,“易色”两字分歧颇多。第一大类:把“色”字解读为“女色”,把“易”字解读为“取代”“改变”“轻视”,以朱熹《四书集注》为代表,“贤贤易色”解读为: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从而衍生出了最常见的以下几种解读:一,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二,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三,重视德行替代重视容貌;四,尊敬贤者,轻视美色。

第二大类:把“色”字解读为“女色”,把“易”字解读为“如同”,如欣赏女人之美一样去尊重贤者;即“以好色之心好贤”。

第三大类:“色”字解释为“态度”,“易”字解读为“改变” “贤贤易色”意思是: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以南怀瑾先生为代表。

笔者认为子夏为孔门“文学科”高足,捻词用句应该极为准确,而且应该易懂,在此,笔者斗胆把以上几种解读回译为《论语》通用语,以供各位老师参考:

第一类“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回译为:“贤贤轻色”或“重贤轻色”为好。

第二类“如欣赏女人之美一样去尊重贤者”回译为:“贤贤如好色”或“好贤如好色”为好。

第三类:“我们看到一个人,学问好,修养好,本事很大,的确很行,看到他就肃然起敬,态度也自然随之而转。”回译为:“贤贤正色”为好。

依笔者看来,以上三种解读均不够准确。那么,“贤贤易色”的真正含义是怎样的呢?

我们知道,“贤贤”是对待贤者的一种态度,“色 ”字在《论语》里也有解读为“态度”,引申为“和颜悦色”讲,如“色难”“巧言令色”等,笔者认为,这里的“色”字亦是同解。而“易”字又可解析为“和悦”,“平易、和易”(态度谦逊和蔼,温和平静;)。在《论语》里易”字又可引申解析为“(仪文)完备周到”,如“丧,与其易也,宁戚。”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贤贤易色”解析为对待贤者的态度,即“敬重贤者,态度谦逊平和,见贤思齐。”似乎更为接近子夏的本意。
④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如果敬重贤者,态度谦逊平和,见贤思齐;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心力;服侍君主,能够舍生忘死;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是一个很有学养的人。”

【评析】
   “贤贤易色”是君子处世的正确态度,在子夏的观念里,“贤贤易色”是一种学养,评价一个人有没有学养,不是看他读了多少书,而是看他对待贤者的态度。反观当下,有些新锐人物或某些国家是这样做的,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谄权媚势、追钱逐利”“见贤思谤,见不贤而鸣鼓开骂焉。”完全不理会自己正是“不贤者”之流,哪里还有一点君子气象,不胜令人感慨唏嘘呀!
   谦逊平和, 见贤思齐,是一个人学而向贤的内在动力;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孝”;事君,能致其身是“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是“信”;子夏所推重的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本章中子夏所说的这段话,实际是对上一章“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进一步阐发。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养,主要不是看他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贤贤易色”,能不能践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如果一个人能够“见贤思齐”,并能够自觉地践行“孝”、“忠”、“信”等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他也已经是一个有学养的人了。将这一章与前一章联系起来阅读分析,更可以看到孔门教育“以德为先,德才兼修”的基本方针。

【原文】
1.8 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学则不固②。主忠信③,无友不如己者④;过⑤则勿惮⑥改。”

【注释】
①重:庄重、自持。
②学则不固:有两种解读:一是作坚固解,与上句相连,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所学也不坚固;二是作固陋解,喻人见闻少,学了就可以不固陋。
③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④无友不如己者:无,通毋,“不要”的意思。如:相似,相像,相近。不如:不类似,不相同。目前有三种解读:第一种:不和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回译为《论语》通用语:“毋友不贤己者”为好。第二种: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回译为《论语》通用语:“友,无不贤己者也”为好。第三种:不和与自己志向不同的人做朋友。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解读,正如孔子所言“道不同不相为谋”“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把“如”解释为“类似”“相似”应该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

⑤过:过错、过失。
⑥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持(没有道德操守),就不会有威仪,学养也不会稳固。坚持以“忠信”为行事原则,尽量不要与志趣不同(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有了过错,就要勇于承认错误,努力改过。)”

【评析】
俗话说:“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不重则不威”,君子贵有恒,一个有志于成为君子的人,必须加以自持,固守自己的道德底线,方显君子威仪。

另外,孔子又提出了要与志同道合的人为友,以友辅仁,知错能改,这一切,都是一个立志成为君子的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原文】
1.9 曾子曰:“慎终①追远②,民德归厚矣。”

【注释】
①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谨慎的对待亲人和自己的终老,追寻人生的终极意义。

②追远:远指“久远”的意思,与“任重而道远”的“远”有同义。追远即追思久远的事情,亦即追思祖先的恩德,思考自己的人生对家族和社会有何积极的意义。

【译文】

曾子说:“谨慎的对待亲人和自己的终老,(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并以远古的圣贤为榜样,(以“仁道”为己任,死而后已,看看祖先们都留下了些什么,在自身与先贤之间做一个对比,以效法先古圣贤,)考虑自己能给后人留下些什么,每个人都能这样的话,那么民风就自然而然地归于醇厚了。”

【评析】
目前这段话最权威的解读沿用宋儒的观点,翻译如下: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笔者认为有些欠妥,这种解读如果回译为《论语》通用语,以“慎丧追祖,民德归厚矣。”似乎更为准确一些。

我们知道,曾子以“孝”闻名于后世,相传《孝经》也是他的作品,《论语》有载: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孝经》有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曾子·养老》有载:曾子曰:“孝子善事君,悌弟善事长。君子一孝一悌,可谓知终矣。”恐怕这也是曾子“善始慎终”思想的具体体现。

太史公在《报任安书》里曾经这样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屈]体受辱。”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没有一个人愿意在身后后留下骂名,所以要谨慎的对待亲人和自己身后事,行善积德,以维护祖先和家族的声誉。如果人人都能以远古的圣贤为榜样,“善始慎终”,那么社会风气必然向好,民风自然就会归于醇厚了。

(0)

相关推荐

  • 《论语他说》02

    为什么论语把学而排在首篇呢? 要想真正弄明白古人的意图是不可能的,毕竟他们已经去世两千多年了,所以我们只能靠猜测. 正如前边说的,孔子处在一个混乱的社会,他想在社会中有所作为,而且他跟春秋战国时期的那 ...

  • 【读论语】学而第二章:君子的本与末

    <论语>第一篇"学而"的第二章: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

  • 《论语》通译 (八)

    <论语>  子张(一至六) (一) 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注释     小道:指各种农工商医卜之类的技能.泥:阻滞,不通,妨碍 ...

  • 《论语》卷1学而第一诗解1孝悌自省忠信改过慎终追远

    <论语>卷1学而第一诗解1孝悌自省忠信改过慎终追远 题文诗: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友也,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为学日增,为道日损, 人不知我,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君子情真. ...

  • 方剂学歌诀

    方剂学歌诀

  • 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3)

    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3)

  • 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1)

    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1)

  • 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

    方剂学_邓中甲讲稿

  • 方剂学

    调和寒热剂最重要的知识点是几个泻心汤,尤其是半夏泻心汤,在历年各大类考试中一直是出题人的宠儿.那么,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这三种泻心汤的区别. 从历年考试来看,最 ...

  • 中医考研(中医内科)必考方剂学内容

    中医考研(中医内科)必考方剂学内容

  • 超实用方剂学医案38例!你能想到的都在这里

    例1:杨X X,男,28岁. 主诉:头痛.咽痛.发热1天.患者前天晚上与朋友到酒店吃饭,当时吃了一些辛辣食品,饭后坐摩托车回家.回到家时觉得鼻稍塞,头微痛.第二天起床时觉发热恶寒,全浮数. 诊断(证型 ...

  • 【中医方剂学】每日方剂——二陈汤

    实现每一个医考人的梦想Lanren Med Exam 懒人医考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考试快讯☑  |2020年住院医师规培结业考试你准备好了么?☑  |执业医师电子化注册+拿证问答(最全)☑  |两个医 ...

  • 【方剂学】张仲景方剂学128首方歌

    一.解表剂 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注]麻桂比3:2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 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