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什么走进你的心
入伏的傍晚,和家人一起吃饺子,席间长辈们噼里啪啦的诉说着陈年旧事,喝了几杯酒,敬了。
他们说的时候,只是侧耳倾听,时而把目光投过去认真的看一看他们的眼睛,这样专注的聆听,想必比比谁说的多的时候,倾听者更让人喜欢。
相比倾诉者,倾听者是一个分外重要的角色,他不是敷衍的点头,摇头,而是有着一种有温度的回应。
老人的唠叨是重复的,絮状的,无条理的。但也许你能从中感受得到她被关注的渴望。
母亲爱说,爱唠叨,一件事可能重复十遍、二十遍,因为她有着对生活的严重焦虑。
恋人也许爱吐槽工作上的烦心事,是对于有些事并没有十足的信心。青春期的孩子也许沉默,但如果在她烦躁的时候,更讨厌和人诉说……
而像是父亲的角色,男人喝了酒就容易打开话匣子,即使最憋闷的人,也能说一说内心的渴望,有太多人想要说,说出他们的烦恼,一并讲出才觉痛快。
关于倾听,最重要的该是耐心。
记得作家麦家,他儿子十一岁出版了小说。却在高中毕业后在家呆了三年决定做一个电竞选手。最终,自己想通了,还是决定去考大学。这三年,麦家一个字都没有抱怨,只是默默的陪着他,看他有什么需要。
一个倾听者本身就是一面镜子,能做到不被影响,并且能够尽量的解决他们的诉求,没有自我情绪的困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沟通者带着情绪,你最好沉默,而不是指责,就像空气不存在一般的,让一切如常度过。
新闻里屡屡发生的网恋骗子,都是沟通高手。不仅仅会说,更会听。直待着烦躁需要安慰的你上钩,让你把他当成倾诉的依恋者,渐渐,你越来越喜欢上和他聊天,离不开这种精神的给养,直到他走进了你的心中,你成为了待宰的羔羊……
倾听,是一种共情。试想,如果一个人静静的不说话,只是微笑的对你该是多么有魅力的存在。
我常喜欢在咖啡厅,街头的长椅上,或是影院的候场区、小酒馆听各种各样的男女谈话,有的用词千奇百怪,情绪激动异常,滔滔不绝或是低声低语。还有的,从声音就能看出他是否富贵。
察其声气,而测其度;视其声华,而别其质;
听其声势,而视其力;考其声情,而推其征。
人的声音各有不同,有的洪亮,有的沙哑;有的尖细,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属之音,有的厚如皮鼓之声,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盘,字正腔圆;有的人身材矮小,声音却非常洪亮,有的人生得高大魁梧,说起话来却细声细气,有气无力。
好的声音,并不是像广播员那样字正腔圆,而是略微的低沉,厚重里带着一些温柔,不软不薄,像是从胸腔下发出的磅礴之气。那是心中有丘壑的人,才有的声音。
倾听,不仅仅是在人与人之间的。
时常让自己变得空而安静,你就能听见许许多多不同的声音,特别是自己的声音。
静下来,绝对的安静,哪怕几分钟,感受那种只对自己的滋养亦是非常美妙的。
许多人不愿意慢下来,对自身和外界做一番思考,宁肯被现实中的种种诱惑追赶着跑,也没法让自己停下来。即便已经开始感到体力不支,感到累心,无法脱身。
让自己慢下来。
倾听是为了找到最真实的自己。很多人一直活得很压抑,就是因为无法倾听自己,甚至丧失了与自我连接的能力。
如果我们懂得幸福是与自己连接,知道自己就是一颗小宇宙,只有追随自己的内心,才会有力量,不会抑郁成疾。
关于倾听人心,还有一个叫谛听的通灵神兽。乃是地藏菩萨经案下伏着的,可以通过听来辨认世间万物。尤其善于听人的心。
据说谛听具有“坐地听八百,卧耳听三千”的法力,所以又被称为“地听”,“地”蕴涵心地的意思。所以,能用心听者为“善听”。地听能辨别世间万物的声音,尤其善听人心,能顾鉴善恶,察听贤愚。
游记的《真假美猴王》中,孙悟空就曾和六耳猕猴去找地藏菩萨辨真假,结果被他的坐骑“谛听”分辨出来了。
然而,谛听不仅会听更会说。
地藏道:“似这般怎生祛除?”谛听言道:“佛法无边。”后六耳猕猴果被如来收服。
倾听,你要懂那些弦外之音。也就是话中的真义。
哈佛商学院要求学生必看的20部电影,其中就有一部《what women want》,女人想要什么。
在没有特异功能以前,尼克婚姻失败,与孩子关系恶劣,孩子甚至不觉得他的存在是”父亲“的存在。根源在哪儿?这一切来自于他的自以为是,不懂倾听。
电影里一个女孩叫艾琳,在公司里面默默无闻的传送文件的人,她实在太平凡了,平凡到没有人会注意到她,甚至有些同事不知道公司里面还有一个叫“艾琳”的人。
假如尼克没有这种特异功能,他是否还会了解这个女孩的内心独白?
想走进一个人的心,或许,我们不必说太多,好好的倾听比说更重要。这也是给关系不和谐的人,放下自我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