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初伏时节暑气盛,早备棉衣别发愣”,这是怎么回事?
时间过得真快,明天就进入到初伏节气了。在一年当中,伏天应该是最难熬的一段时间了,因为伏天的天气太热,在我国的许多地区,最高气温能够达到38℃--40℃,所以,一旦到了伏天,许多人都会大呼----“热死了”。
伏天共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初伏,通常是指从夏至日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固定为10天时间;第二个阶段为中伏,通常是指从夏至日后的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这段时间,时间不固定,在有的年份,中伏为10天,但在有些年份,中伏则为20天;第三个阶段为末伏,通常是指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固定为10天时间。
初伏虽然也是伏天,但从原则上来讲,初伏的天气还是不应该太热,真正很热的伏天应该是中伏。不过,对于有些年份来说,初伏的热度会盖过中伏的热度,从而使初伏成为三伏当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如果初伏的热度显得特别高,那么,当年的冬天就会来得比较早。在我们这里的农村,就有这么一句俗语-----“初伏时节暑气盛,早备棉衣别发愣”。这句俗语说的意思就是:一旦在初伏时节里天气显得特别炎热,那么,就应当早早准备棉衣过冬了。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这种说法的来历,应该属于经验之谈,对于农村老百姓来说,是找不出科学依据的。据上了年纪的老人讲,凡是遇到初伏特别热的年份时,其当年的冬天是一定会来得很早的。
据称,在乾隆二十四年的那一年,初伏的天气就特别炎热,黄河流域地区的白天气温普遍达到40℃,就连正常年份温度不是太高的甘肃地区,当年初伏的白天气温也已经达到了37℃左右,而南方许多地区的温度则已经达到了43℃。在当年的初伏时节里,几乎整个中华大地都被滚滚热浪所裹挟,许多城镇里的老百姓因忍受不了暑热的天气纷纷逃往乡下的亲戚家中避暑,从而导致许多城镇的白天街道上都空无一人。
另据称,在公元1927年的时候,我国在初伏时节里又遭遇了一次天气异常炎热的现象。在当年的初伏时节里,黄河流域地区的白天气温曾经达到了42℃,而南方许多地区的温度则已经达到了45℃,真可谓是:太热了。
由于乾隆二十四年和1927年初伏时节的天气过于炎热,到了这两个年份的霜降时节时,天气就变得异常寒冷了,黄河流域内的许多老百姓大多都穿着棉衣到地里挖红薯,而挖出的红薯也需要迅速用干草盖起来,否则,就有可能被冻坏了。
当然,以上这些说法都来自于民间的口口相传,具体真伪很难分辨。但真正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如果初伏时节里天气过于炎热,那么,当年的冬天是会来得早一些的。因为无论是哪个地区,一年当中的有效积温都是基本恒定的,如果某一个时段的有效积温增加了很多,那么,另一个时段的有效积温就会有所减少,而有效积温的减少必然会出现在冬季,其有效积温减少的方法就是----延长冬季的时间。所以,一旦在初伏时节里出现了天气过于炎热的现象,当年的冬天就有可能提前到来了,就需要人们早早准备棉衣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