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小天地有感(二)
《易经》有言: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
仰则观象于天
俯则观法于地
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中医人眼中:
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
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
天人一也
未识天道,焉知人理
中医学子眼中的天、地、人
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小熊老师
2019级针推五班张贝:
人的局部亦可视为一个小天地。如:手掌的指尖为天,掌腹为人,掌根部为地;耳为一个倒立胎儿,耳垂为头面部,耳垂中央为眼睛,耳廓为脊柱或背部;口腔视为一个天地的话,上齿为天,舌为人,下齿为地……
水流淌于山川之间,像血液流淌于脉道中,大江大河是大血管,小河小溪是小血管,偶尔可见淤泥堵塞河床宛如代谢废物淤堵脉道,导致血液运行不畅;
连绵的山川像人体的内脏,有大有小,有石头做的有沙子做的,内脏有含气或含水谷精微的;
天上漂浮的云像人体内游走之气,无脉道可循,没固定形态,飘飘忽忽,看似杂乱,实则有自己运行的法则,遇上龙卷风则四处乱窜,即是是气机失调。
2019级针推五班杨龙靖子: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即体现了“天人相应”的思想,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正是由此四个字发展而来。
天地承载万物,类比之,如人承载五脏六腑气血经脉等上万个组成部分。人一呼一吸如同天地的四时变更、阴阳转化、不停运动,它们都在属于自己的系统中维持着相对平衡,探索着更完美的“中庸”。
我们头顶天空,抵挡浩瀚宇宙的未知恐惧、无数尘埃颗粒的碰撞摩擦,正如肺居高位,覆盖于五脏六腑之上,为其他脏腑遮风挡雨,保护诸脏免收外邪侵袭,它却因由口鼻、皮毛与外界直接相通,最先受到外邪攻击。如同天空一般,居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最高位置,通过大气层保护着万物生灵,却也因与宇宙直接相接触,会遭受无数的外来威胁。
山脉连绵不绝,如同人体之骨,它是高大壮实挺拔还是低矮瘦小光秃,取决于水的滋润肥的供应,就如骨髓由肾精生化一般,肾精充足,骨髓生化有源则骨有所养,骨骼生长健康才能为拥有坚实的身体打好基础。
云,与“舌”最为相近,云由地表水液向上蒸腾气化而形成,地表湿度、环境温度等变化能及时反应于云朵的厚度密度上,并以天气的形式呈现,如舌一般,舌能够在不同的身体状况下及时反映出体内的气血津液盈亏情况,舌苔是由胃气熏蒸谷气上承于舌面而成,舌苔的色、厚腻薄燥等都能反映出身体机理,因此可以称为身体较为直观的“晴雨表”。
天地间还存在许多如人体构造、组成部分相似度极高的事物,因为人与万物一样都在同一环境下生长、发展、变化,因而也会在不知不觉中相互影响,我们应将眼界看得更加高远宽阔,将天地这个“大我”纳入思考问题的范畴,从而探索出人体这个“小天地”更多的奥秘,完成一代又一代医者探求未知的使命。
2019级针推五班何陈新:
人似小天地,人的一部分也可对应人体这个“大天地”。如:耳朵的形状试蜷缩的婴儿,耳垂对应患者的头面部,耳甲艇相当于人体的腹腔,耳甲腔相当于人体胸腔等部位。手骨的近中远端可对应人体上中下三焦。
通过自然看人体,通过人体看自然,人与自然结合能使我们更好的认识、感悟中医。
2019级针推五班俞依茗:
太阳,银河系的一颗火球,是地球自然界的能量源泉;心脏属火,在我们的胸腔蓬勃跳动,强有力的迸发推动着血液的运行,输送能量到身体各处。
太阳存在,自然界的生物便可存活,太阳一旦燃尽生命,银河系归于一片黑暗之时,便是生灵死亡之际。就像我们的心脏,从出生到死亡,不知疲惫的跳动,它止息的那一天,我们便也合上了眼,重新化为自然界之元素。
头应天、脚应地。人的头脑就应该像天空一样,广阔、清明;脚就像大地一样,要踏实、稳重 ,能够承载整个人体的重量,就像大地能够承载这世间万物一般。
树木如同我们整个人体,树干对应躯体,树枝对应四肢。人的躯体就要像树干一般笔直的向上生长,这样人体的气机才能顺畅,身体才会好;手的五指就像树分叉的小枝丫,虽然细小,但也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同时也可以反映整体的情况。通过树叶、树枝的晃动感受风的存在,手指是否颤抖可反应人体的气机问题,尤其是肝风。同时木也是对应肝的,因为肝同木一样,喜条达、恶抑郁,主生发之象。
天空上的太阳,它像一个主宰者一样,它的日升夜落告诉着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决定了人的作息;地球围绕着它的旋转决定了四季气候、时令食物,决定了人的生命活动,秋收冬藏。
心脏就像它一样是我们人体的主宰者。《内经》有言:心主神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的正常运行决定了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心主身之血脉,血液的循行正常,人体才不会出现问题……
2019级针推五班李吉蕊:
皮肤是人体最易观察到的地方,皮肤的润泽,黑白,是人体内在肌理的外在表现。而土地则是大自然中最易观察到的地方,这就好比似人体的皮肤。
若一个人皮肤干枯,即能明显到,此因内失所养,缺少水液。而神奇的是,每当久旱不雨,大地也会如同皮肤一样变得干裂。皮肤有黄白黑三种,土地亦分为红土地,黑土地,黄土地。
春天树木发芽,夏天树木葱郁而茂盛,入了秋,树叶逐渐枯黄,当风吹动树叶,树叶随之凋落,冬至,树叶封藏树根,等待滋养来年的大树。
这同人体的头发是一个道理,每当一个人出生头发渐渐长出,到了青少年时头发浓密而又乌黑而到了老年时期,头发渐渐变得稀疏一部份头发渐渐变白,最后慢慢脱落。由此看来,如果将自然界这个大天地和人体这个小天地联系在一起,从中得到灵感,那么治疗起来也会轻松许多。
2019级针推五班蒋萍:
《内经》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升降息则气立孤危,出入废则神机化灭。
人的生命在于循环,自然也在不停的往复循环,万物必须循环,循环中断,生命即会消亡,这就形成了人的生老病死,与自然的成住坏灭。
人体是个完美的循环体制,有气血津液的循环,循环不畅,人就会生病,身体就会出现故障,甚至引起死亡。自然界亦是如此,有水循环,生物链循环,四时六气循环,如果自然不循环,就会出现对应的天灾,所以我们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需要顺应自然,根据人体自然运行的规律,调畅气机,让人体这个大循环通行,做到天人合一。
2019级针推五班彭晓瑜:
人这个小天地与外界大天地是怎么对应的?需要运用到象思维。象思维,是以直观的形象、物象、现象为基础,以意象、应象为特征和法则,来类推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认识生命健康和疾病的思维方式。
《周易》以“象”为基本观念观察各类事物的不同形象真相,归纳为天下深邃之道理。如《易传·系辞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2019级针推五班杨蕊鸣:
清·唐大烈《吴医汇讲》:“人禀健顺之德,以生五行之气,隐于五脏,见于六腑。呼吸,即阴阳运输也;津液,即雨露灌溉也;光泽,即花木荣繁也;耳目,即日 月晦明也。人身一小天地。”
人生于地,命悬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与自然万物相同,生于天地气交之中,气之升降出入,聚散阖辟,自然万物生长化收藏,人体生长壮老已。
2019级针推五班殷慧林:
人即天地的迷你版本,世间最高者“天”,而一个人最顶端则为头。没有云层覆盖的天永远是晴朗的,阳气十分充足。联想到我们的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头乃全身阳气最充足之处,所以当天冷的时候,我们会想到加衣把全身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却从未去把我们的头盖住。
地则取象为脚,同为最低者的它们是否也有相类似的地方呢?在自然界中,我们会发现雨乃地上的湿气上升而成的,具有寒冷的特点。而生活中,我们的长辈就会提醒我们不要穿湿袜子,不然以后中老年的“老寒腿”会是你忠实的伴侣。而这也是因为脚底湿气上升至关节处,导致关节不通,不通则痛。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老寒腿”常在天气变化,阴雨天时来袭。似乎我们的脚和地合谋好了一样。
2019级针推五班薛新玉:
天人合一,包含三方面:天人同气,天人同构,天人同律。
“气”即是天、地、人同源于一气。这就落脚到中医的气一元论,“气”是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比如:自然界有云气、雾气、风气,生活中有烟火气、蒸气,人有呼吸之气等;
“构”即是天、地、人有着相同的结构。例如:天在人为头,地在人为脚;天有四季春夏秋冬,人有四肢上下;天有日月,太阳月亮照亮大地,人有双目,看见万物的形象;天有闪电雷鸣,人有发音声响;以自然界十二条河流和八个湖泊对应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和奇经八脉;
“律”即是天、地、人节律、规律相同。例如:俗语言“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诗词中“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古文中:“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肝应春、心应夏、脾应长夏、肺应秋、肾应冬;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再如人的气血,月满则盈,月亏则虚;再如人体津液,与雨露灌溉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一般;人体的面部色泽、光泽,与花草树木的生长繁荣一般……
上课时老师提及的脱发与落叶之机理,由树木缺少水分,秋风落叶再类比人体血虚受风进而脱发,由此想到道家与树的对练:著名道家传人王力平认为:初学“平衡功”,最好先和树木对炼。因为“人生在世,浮而无根”,人出生于母体后,人体有“炁行之路”,“血行之路”和“秽物排出之路”,但人体没有根基,需要不断地补充营养。
树木天生有根,根基深,虽无血液,却有“气行之路”、“水行之路”和“排浊之路”。并且人与树木有一种恰好的互补关系,树木白天光合作用呼出氧气,吸入二氧化碳,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与树就形成良性循环,各得其所。
2019级针推五班李浩铭:
人与天地自然,是永恒的话题。只要人类还存于世,这个话题的讨论就不会停止。中医作为传统医学,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主要反映为人与自然同源、同构、同道的关系。故中医学从来不是一门过时的学问,它是与时俱进的,只要人类与天地共存,那么中医学必然会不断的发展。
医理不尽在书本中,更在浩渺的大自然中。学习中医,不能只限于在课堂和书本里,更为重要的是,要多去自然界、生活中观察与感悟。因为,自然和生活,才是中医思维的源头活水!
— —小熊老师
精彩文章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