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产品拆解分析! | 青瓜传媒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圈内熟人多,匿了匿了”这种外界调侃知乎的梗,真的说明“知乎”变“逼乎”了么?其实理性的分析,在UGC平台中,知乎的内容几乎算是最优质的,对理性的探讨氛围也是最好的。知乎是不是逼乎,更多的是取决于大家的使用方式。本文笔者从内容获取者的角度体验与分析知乎这款产品,与你分享。
一、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一款产品的基石,也是产品工作的灵魂与核心,只有了解它,才能在后续分析中有的放矢。知乎其定位是一个知识交流分享社区,底层核心则是高质量的问答社区。
1.1 知乎slogan
一个产品的slogan能够看出企业对产品的一些定位,而知乎的slogan可以分为4个阶段的迭代。
2012年“发现更大的世界”
2013年 “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见解”
2018年 重启“发现更大的世界”
2018年 “有问题,上知乎”
如何理解知乎各阶段的slogan对产品的期望和定位呢,下面是一些个人看法。
1.1.1 2012年 “发现更大的世界”
当时用户量比较少,社区内都是高质量用户,认真答题的氛围很好,采用这个slogan能够吸引更多人来“发现”→挖掘用户的好奇心。
知乎创始人周源的解释:
“更大的世界是什么?是未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他人的知识和经验,即使在专业上有所成就的人也只掌握了他自己领域最熟悉的一小部分知识片段。当我们选择做什么、去哪里、相信什么的时候,我们都需要他人头脑中类似的经验和见解。知乎正在做的,就是把知识与人更有效的连接。
1.1.2 2013年“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2013年,知乎开放注册,用户量呈指数级增长,用户量的增长导致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问题,所以知乎需要广泛大量的UGC甚至是PGC来帮助自己构建一个围绕“知识”为核心的大型内容平台。
而此时的slogan成为了号召每个人分享自己经验见解的知乎,鼓励用户踊跃参与生产内容和讨论;→挖掘用户的分享欲。
1.1.3 2018年 重启“发现更大的世界”
由鼓励个人分享见解到回归“发现更大的世界”,个人理解是在知乎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从回答区到评论区,出现内容质量下滑而不可控,用户开始抱怨“知乎越来越水了”、“分享你刚编的故事”,而回归“发现更大的世界”看出知乎希望用户“分享有价值信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多看、多学、多了解自己原先不知道的世界”。
1.1.4 2018年 “有问题,上知乎”
上一阶段回归的“发现更大的世界”在不久后又更新为“有问题,上知乎”,个人理解是知乎借助世界杯期间的高曝光,让更多没有使用过知乎的新用户认识到,知乎是一个可以为他们提供怎样价值的产品,广告语在“上知乎、问知乎、答知乎、看知乎、搜知乎、刷知乎”的基础上引出核心信息“有问题,上知乎”,普惠大众,让更多人知道知乎的价值,提升全名认知度,提升用户基数。
从个人角度出发还是比较喜欢“发现更大的世界”这个slogan,体现出知乎品牌的定位是有质量的、专业性比较强的的问答平台;有一种让人坚信的力量,上知乎可以发现自己所不知道的世界。
二、用户分析
每一款产品都有其对应的用户,了解产品的用户类型及其对应的需求,能够便于在分析中选择切入点。
2.1 用户画像
关于知乎用户的画像信息,统计信息,网上有很多资料,这里就重复赘述分析了,如艾瑞咨询等,下面是其中部分截图:
2.2 用户需求
根据用户对知乎产品的需求,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种:
- 渴望在知乎获得某一行业知识或经验进而达到自我提升。
- 乐于在知乎分享自己在某些领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 窥视他人的生活、情感等经历。
- 分享自己的生活、情感等经历看一些有趣好玩、猎奇的问答,打发时间。
- 企业及机构在知乎活跃以提升知名度、影响力。
- 利用知乎为自己的公众号等自媒体引流。
综合分析,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内容获取者与内容生产者。根据自身使用情况,后续笔者将会着重从内容获取者的角度切入分析。
三、产品结构
梳理产品的整体结构,便于从全局角度对产品有大致的理解。
知乎产品的结构,主要分为首页、会员、提问、消息、我的(注:如果你加入圈子后,提问部分将收缩到首页右上角,而变为圈子),产品结构如下图所示(因图片大小限制,把很多细节部分压缩了):
四、用户流程
上文已提到,本次主要从内容获取者角度分析该产品,作为内容获取者,一般有两种类型:
- 一是有明确想要获取的内容;
- 二是无明确想要获取的内容;
根据这两种类型用户,绘制其操作主流程如下图所示:
五、核心功能
作为一名内容获取者涉及的核心功能点有:
内容查找主要包括:搜索功能与分类导航功能。
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用户更快更方便的找到想要看的内容。
内容阅读主要包括:内容展示与内容购买。
这两部分功能都有很强的深挖点,包括答案的排序推荐,内容的定价,会员的办理等等……
内容互动主要包括:提问功能;社区互动功能,如喜欢、点赞、收藏、评论等。
该部分梳理了作为一名内容获取者会涉及到的核心功能模块,虽然只列出来几个功能点,但是其中每个功能点都有很深的逻辑和可深挖的点。
本文就暂不对全部功能点进行展开分析,只挑选其中的几个小点进行分析说明。
六、功能分析
6.1 内容/答案展示
从笔者个人角度出发,使用知乎获取内容时,希望得到的是高质量的、专业性的内容或者问题的答案。
网上有个调研:“你会用百度还是知乎搜索问题?”
有很大一部分的回答是“简单的问题用百度,专业性的问题用知乎”。
由此可以看出作为一名内容获取者,大部分希望通过知乎获取高质量的、专业性的内容与答案,所以对于问题答案的排序机制是笔者非常关心的一个功能模块。
那知乎的答案排序机制是如何的呢?
在这个信息超负荷的今天,排序是目前主流的互联网过滤并快速识别优质内容的手段。
知乎有一套叫做“威尔逊”区间算法,算法的公式比较复杂:
这里主要分析该算法对应的答案排序跟哪些维度有关系:知乎算法排序的基本原则。
回答排序唯一性,即所有用户看到的回答排序一样的;
根据用户反馈实时调整排序,按赞同比排序;
用户权重影响排序,其影响因素包括:
- 高权重大V的投票权重较高,其一票可能相当于普通用户N票,但是权重是分领域的而不是全局权重;该权重与用户在过去相关问题(话题)领域下的历史赞同数、历史反对数和没有帮助数共同计算;这增强了专业性领域下问题中回答的质量;
- 回答等于投了自己一票,所以用户权重高的用户回答初期排序将更高;
- 匿名回答不计算其用户权重。
算法对排序的影响:
- 回答排序更多的是取决于赞同比,引入的算法只是起到修正作用;
- 总票数较少时,回答获得赞同票,得分会快速增加,总票数越大,得分增速越慢;
- 赞同数较高的回答,开始获得反对票时,得分快速下降,总反对数越大,下降的速度越慢。
这种答案排序机制的影响:
- 争议性较强的回答将被抑制,如抖机灵,煽动性强,大V的低质量回答……
- 普通用户也许更愿意回答问题,因为即使大V自带100赞出场,反对票也很快会让答案下沉;
- 专业领域下大V的作用更明显,因为其回答自带权重,如果其回答专业优质,更容易获得高排序;
- 答案更符合知乎整体用户的想法,讨好了更多的用户,但是会伤害输出小众内容的用户;
所以,如果知乎的整体用户都喜欢抖机灵类的、煽动性强类的答案,那么该答案的排序同样会很靠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用户反馈说知乎越来越水了的原因。
反之,如果知乎的整体的用户都喜欢高质量、专业性的回答,那么大家在最前方看到的就会是这些答案;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类型的内容、答案,关键就取决于我们自己。
6.2 评价机制
知乎具有丰富的评价机制:回复、赞同、不赞同、收藏、感谢、分享、没有帮助、举报回答……
上文提到的内容展示就是以用户的这些互动评价机制为基础的。
如此多的操作可以让平台通过数据比较精确的了解到一个回答的特点,优秀的答案可以得到大量的曝光,而那些质量不高或者涉及广告等内容的回答则会直接被折叠,这样用户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不需要看到那些质量很差的答案;
知乎评价:
说到知乎的评价机制,当下大家对自己手中的赞同票与反对票没有很强的责任感,都是根据自己喜好去赞同或反对,这让我想到早期知乎用户的一段话:“当时大家都非常谨慎,即便是点赞也很矜持,原因是你的答案即便我很认同,但由于我不够专业无法判断,所以只能表示感谢”,正是因为这批认真对待知识分享的人,才有前期知乎给人高质量、专业的定位吧!
其实知乎的高质量内容还在那里,就看用户如何投出手中宝贵的一票,如果知乎的整体的用户都喜欢高质量、专业性的回答,那么大家在最前方看到的就会是这些答案;我们能够看到什么类型的内容、答案,关键就取决于我们自己。
对于内容展示与评价模块,笔者有一些思考与建议,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个性化的答案排序:
是否可以考虑根据用户的标签属性,实现千人千面的答案排序,这么考虑的原因:
- 一是:根据用户标签进行答案排序,能够让不同用户看到ta想看的内容,让用户除了觉得内容靠谱,还有一种知乎很懂我的感觉,提升用户粘性;同时还能降低用户的差评率;
- 二是:当下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反馈,知乎的答案都是什么鬼,抖机灵,煽动性都能获得那么多的赞推送给我,我想看到的是高质量的专业性的回答,解决这部分用户的痛点与需求;
答案标签:
用户可以对答案进行打标签,例如“专业”“科普”“角度刁钻”“抖机灵”等等标签;根据这些标签在答案排序权重上给予考虑;或者根据这些标签结合上一条建议形成对不同用户分发不同标签的答案。
6.3 问答功能
问答功能是知乎的支柱型功能,上述用户流程中,当用户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时,会选择使用提问功能。
我们可以设想自己一般提问的场景:提问问题→等待回答。
而知乎在这个过程中有加入很多小细节,其流程如下图所示,而在每个环节中海油更多的细化逻辑:
输入问题:
输入问题的过程中自动匹配推荐相似问题;
- 该功能可避免平台过多相同问题,导致平台臃肿冗余;
- 该帮助用户更快找到相似问题及答案,减少用户操作流程、等待回答的时间成本等;同时减少其他用户搜索查找时发现多个同样的问题;
添加话题:
加话题的过程中自动匹配相关话题标签,同时要求用户至少选择一个话题标签:
- 话题标签便于用户后续邀请别人回答时有针对性的选择邀请;
- 按话题标签推荐邀请与分发,能够提升准确性,提高问题回答的质量;
笔者认为这是平台保证内容高质量与专业性的一大功臣功能。
发布问题发布问题的过程中,再次判断是否有相似问题存在,引导用户直接查看相似的问题与答案,同时对已存在问题禁止用户重复发布,保证平台问题的质量。
邀请回答邀请回答过程平台根据用户问题具有的话题标签进行推荐邀请与分发,同时提供一键邀请功能:
- 减少用户等待回答的时间,让其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回复,提升用户体验;
- 推荐的用户具有对应的回答标签,如历史回答的话题、领域、相似问题等,保证回答者的专业性;
- 对于被邀请者,能够满足其受尊重的心理,激励其产出优质的内容;
基于以上对问答模块的分析,笔者认为,邀请回答机制是一个对于提问者、回答者、平台三方都得益的功能,也是知乎的特色之一;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与正向飞轮效应。
话题标签则是保证用户获得满意答案,保证平台内容高质量与专业性的基础功能。
疑惑点:
上述分析我们能够发现“话题功能”对于平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但是笔者在平台上完全无法找到话题广场的入口,为什么知乎要将该功能隐藏呢?以下这个页面大家是否能够在平台上找到?
建议点:
将话题广场的入口开放,便于用户找到。
理由如下:
- 话题标签除了在问题模块具有重要的功能,在其他模块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产品目标:开放话题广场,在用户关注不同话题时,可获取用户的标签数据,完善用户的画像信息,便于后续的问题推荐、会员版块内容的引导等等,提升用户粘性及会员转化率;
- 用户需求:用户可以通过话题广场选择自己关注的话题,而不是只有通过搜索才能找到相关的话题,因为还是有很大一部分只有大方向但不太明确想要了解的内容;
6.4 首页导航分类
当用户无明确目标进入知乎时,一般是通过产品的导航分类查看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本次重点体验知乎的首页导航分类。
其主要分为四个板块:关注、推荐、热榜、热点专题(新上的)
- 关注模块的信息流还是时间线的模式;
- 推荐模块则采用的算法分发;
- 热榜模块推送实时热点内容,带有一定的资讯属性;
- 热点专题则是根据当下大家最关注的事件整合的版块,如当下的抗击肺炎;
几个模块的内容太杂,而且存在冗余,容易分散用户的注意力。
目前知乎的首页打开逻辑是,上次一次退出时停留在哪个标签下,再次启动APP进入时就在哪个标签下(热点专题除外);感觉知乎在算法推荐与社交分发之间的权重摇摆不定,想要两者一碗水端平。
细化对比头条系产品与知乎之间的差异:
头条系产品不具有优秀的内容创作者基因,最初就是靠扒内容,但是其采用强大的算法分发能力,让其推荐分发技术成为自己的护城河。
知乎确不同,从最初开始就拥有优秀的内容创作者,而这些优秀创作者的创作的内容才是平台的护城河;当下知乎上的内容创作者与内容获取者之间的关系链就很轻,如果后续主打推荐算法分发,那么创作者与内容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将越来越薄;在当下优质、高质量回答得不到重视的情况下,对创作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伤害。
基于此考虑,建议将社交分发为主,算法分发为辅;增加内容创作者与内容消费者之间的联系,盘活用户活跃度,增加用户粘性。
6.5 功能分析总结
本结着重从内容展示、评价机制、问答功能与首页分类四个模块分析本次体验知乎这款产品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与想法;
知乎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产品形态越来越丰富,其中还有很多模块可深入分析,如付费模块、内容生产者的角度等等,这些模块的内容后续再约~
七、用户反馈
验一款产品,当然少不了看看用户的评价,特别是差评~
以下是一些截图,含App Store的评价以及一些分析知乎文章下的评论:
图中用户的评价与我们上文分析中内容较为契合;很多人认为知乎越来越水了,但是还是有很多人认为在知乎上能够发现高质量的、专业性的内容,主要看用户是如何使用它。
那么作为平台方,除了考虑如何保证平台的高质量内容定位,还需要考量如何让不同的用户看到其想看的内容。
或许知乎近期推出的“圈子”功能,也有这方面的布局。提交社交化的同时,缩小社交半径,让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圈子中发挥自己的兴趣。
八、最后
本文笔者与大家分享了产品拆解的初衷,以及对知乎这款产品的拆解体验,在分享了知乎的产品定位、用户分析、产品结构后,从内容获取者角度深入体验该产品,并对其中一些功能点的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
分析难免带有个人主观观点,欢迎大家探讨交流。
最后希望知乎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忘初心,不要抛弃那些真心做问答的用户,在协调好不同层次用户需求的同时,维持专业性水准。
作者:小吴产品记
来源:小吴产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