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轻诋故事

1、王太尉问眉子:“汝叔名士,何以不相推重?”眉子曰:“何有名士终日妄语?”

译:太尉王衍问眉子(王玄,王衍儿子)说:“你叔父(王澄)是名士,你为什么不推重他?”眉子说:“哪有名士整天胡言乱语的呢!”

2、庾元规语周伯仁:“诸人皆以君方乐。”周曰:“何乐?谓乐毅邪?”庾曰:“不尔。乐令耳!”周曰:“何乃刻画无盐,以唐突西子也。”

译:庾亮(字元规)告诉周顗(字伯仁)说:“大家都拿你和乐氏相比。”周伯仁问道:“是哪个乐氏?是指的乐毅吗?”庾元规说:“不是这样,是乐令啊。”周伯仁说:“为什么要美化无盐来亵渎西施呢?”

4、庾公权重,足倾王公。庾在石头,王在冶城坐。大风扬尘,王以扇拂尘曰:“元规尘污人!”

译:庾元规权势很大,足以超过王导。庾元规在石头城,王导在冶城坐镇。一次,大风扬起了尘土,王导用扇子扇掉尘土说:“元规的尘土玷污人。”

10、谢镇西书与殷扬州,为真长求会稽。殷答曰:“真长标同伐异,侠之大者。常谓使君降阶为甚,乃复为之驱驰邪?”

译:镇西将军谢尚写信给扬州刺史殷浩,推荐刘真长主管会稽郡,殷浩回信说:“真长党同伐异,最能任性使气。我一直认为你降低身份和他交往已是太过,现在竟然还为他奔走效劳呢?”

11、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慨然曰:“遂使神州陆沈,百年丘墟,王夷甫诸人,不得不任其责!”袁虎率而对曰:“运自有废兴,岂必诸人之过?”桓公懔然作色,顾谓四坐曰:“诸君颇闻刘景升不?有大牛重千斤,啖刍豆十倍于常牛,负重致远,曾不若一羸牸。魏武入荆州,烹以飨士卒,于时莫不称快。”意以况袁。四坐既骇,袁亦失色。

译:桓温进兵洛阳,经过淮水、泗水,踏上北方地区,和下属们登上船楼,遥望中原,感慨地说道:“最终使国土沦陷,长时间成为废墟,王夷甫等人不能不承担这一罪责!”袁虎轻率地回答说:“国家的命运本来有兴有衰,难道一定是他们的过错?”桓温神色威严,面露怒容,环顾满座的人说:“诸位多少都听说过刘表(字景升)吧?他有一条千斤重的大牛,吃的草料,比普通牛多十倍,可是拉起重载走远路,简直连一头瘦弱的母牛都不如。魏武帝进入荆州后,把大牛杀了来慰劳士兵,当时没有人不叫好。”桓温本意是用大牛来比拟袁虎。满座的人都震惊了,袁虎也大惊失色。

16、桓公欲迁都,以张拓定之业。孙长乐上表谏此议甚有理。桓见表心服,而忿其为异,令人致意孙云:“君何不寻《遂初赋》,而强知人家国事?”

译:桓温想迁都洛阳,来发展扩充疆土,安定国家的事业。长乐侯孙绰上奏章谏阻,他的主张很有道理。桓温看到奏章以后心里很服气,可是恨他持异议,就叫人向孙绰转达自己的想法说:“您为什么不重温你自己写的《遂初赋》,坚持你的自足观,而硬要去过问别人的家国大事呢!”

17、孙长乐兄弟就谢公宿,言至款杂。刘夫人在壁后听之,具闻其语。谢公明日还,问:“昨客何似?”刘对曰:“亡兄门,未有如此宾客!”谢深有愧色。

译:长乐侯孙绰兄弟到谢安家住宿,言谈非常空洞、杂乱。谢安妻子刘夫人在隔壁听,全都听到了他们的谈话。谢安第二天回到内室,问刘夫人昨晚的客人怎么样,刘夫人回答说:“亡兄家里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宾客。”谢安脸色很羞愧。

22、孙长乐作王长史诔云:“余与夫子,交非势利,心犹澄水,同此玄味。”王孝伯见曰:“才士不逊,亡祖何至与此人周旋!”

译:长乐侯孙绰给司徒左长史王濛写诔文,说:“余与夫子,交非势利;心犹澄水,同此玄味。”王孝伯看后说:“文人不谦虚,亡祖何至于跟这种人交往!”

25、王北中郎不为林公所知,乃著论《沙门不得为高士论》。大略云:“高士必在于纵心调畅,沙门虽云俗外,反更束于教,非情性自得之谓也。”

译:北中郎将王坦之不被支道林所赏识,便著述《沙门不得为高士论》。大致说:“隐士一定处在随心所欲、心境谐调舒畅的境界。和尚虽然是置身世外,反而更加受到宗教的束缚,说明他们的本性并非悠闲自得。”

26、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答曰:“何至作老婢声!”

译:有人问顾恺之(字长康):“为什么不模仿洛阳书生读书的声音来咏诗呢?”顾长康回答说:“何至于模仿老女仆的声音!”

29、苻宏叛来归国。谢太傅每加接引,宏自以有才,多好上人,坐上无折之者。适王子猷来,太傅使共语。子猷直孰视良久,回语太傅云:“亦复竟不异人!”宏大惭而退。

译:苻宏逃跑出来归降晋国,太傅谢安常常加以接待、推荐。苻宏自认为有才能,经常喜欢压倒别人,座上宾客没有人能折服他。恰好王子猷来,谢安让他们一起交谈。王子猷只是仔细打量了他好久,回头对谢安说:“终究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苻宏深为惭愧,便告辞了。

30、支道林入东,见王子猷兄弟。还,人问:“见诸王何如?”答曰:“见一群白颈乌,但闻唤哑哑声。”

译:支道林到会稽去,见到了王子猷兄弟。他回到京都,有人问:“你看王氏兄弟怎么样?”支道林回答说:“看见一群白脖子乌鸦,只听到哑哑地叫。”

33、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云:“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译:南郡公桓玄每当看见别人不痛快,就生气说:“您得到哀家的梨,该不会蒸着吃吧?”

(0)

相关推荐

  •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全文,翻译赏析

    [题解]雅量指宽宏的气量.魏晋时代讲究名士风度,这就要求注意举止.姿势的旷达.潇洒,强调七情六欲都不能在神情态度上流露出来.不管内心活动如何,只能深藏不露,表现出来的应是宽容.平和.若无其事,就是说, ...

  • 徐复观专栏 | 中国艺术精神:魏晋玄学与山水画

    山水与文学 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篇>有谓"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的几句话,一若山水诗的出现,不仅与老庄的思想无关:并且容易使人误会,只有在庄老告退以 ...

  • 《世说新语》轻诋第二十六全文,翻译赏析

    [题解]轻诋,指轻视诋毁.对人有所不满,或当面.或背地里说出,其中有批评,有指摘,有责问,有讥讽,这就是本篇所搜集的主要事例.篇内一般记述说话的环境,能让人了解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话.有少数条目所述情 ...

  • 《世说新语》翻译:轻诋第二十六

    [题解] 轻诋,指轻视诋毁.对人有所不满,或当面.或背地里说出,其中有批评,有指摘,有责问,有讥讽,这就是本篇所搜集的主要事例.篇内一般记述说话的环境,能让人了解是在什么情况下说出的话.有少数条目所述 ...

  • 世说新语 容止 自新 企羨 伤逝 棲逸 贤媛 术解 巧艺 崇礼 任诞 简傲 排调 轻诋 假谲 黜免 ...

    容止第十四 一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 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 《世说新语》德行故事

    《世说新语》德行故事

  • 《世说新语》言语故事(1)

    2.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 译: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 ...

  • 《世说新语》言语故事(2)

    57.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译:顾悦和简文帝同岁,可是头发早已白了.简文帝问他: ...

  • 《世说新语》政事故事

    《世说新语》政事故事

  • 《世说新语》文学故事(1)

    3.郑玄家奴婢皆读书.尝使一婢,不称旨,将挞之.方自陈说,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须臾,复有一婢来,问曰:"胡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译:郑玄家 ...

  • 《世说新语》文学故事(2)

    56.殷中军.孙安国.王.谢能言诸贤,悉在会稽王许.殷与孙共论易象妙于见形.孙语道合,意气干云.一坐咸不安孙理,而辞不能屈.会稽王慨然叹曰:"使真长来,故应有以制彼."既迎真长,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