葱敷方、锅墨散
今天
作者:顔文强
作者简介
葱敷方、锅墨散[1]:“用葱白锅内炒热、捣烂,乘热缚(即“敷”——笔者注)定,痛与血随止。葱冷再换,盒(通“合”)痛处。葱叶杵碎,炒热,盒。……又方:锅底墨,煅、研,傅(即“敷”)之。”[2]
本方出自《仙传外科秘方·卷十》,文中言:“(治)刀斧伤损,血不止,痛难忍者。”[3]可见这是一张外用的止血方,疗效奇特、安全简便。其实不仅只是用于刀、剑等利器所伤的出血,但凡打伤、碰伤、摔伤、撞伤出血的都可用此方。显然,这也是由两个小单方构成:葱白(葱叶)、锅底墨。
方中“葱白”又称葱茎白、葱白头,是蔬菜类葱的靠近根部的鳞茎。李时珍从外观形状分析了其得名的缘由:“蔥(葱)从囱。外直中空,有囱通之象也。”[4]李时珍认为葱形状外直中空像烟囱,故而得名,颇为形象。葱是日常食物,我国各地农家都有种植。今天作为食物的葱主要有两种,俗称为大葱、小葱。北方以大葱为主,特别是山东大葱,叶肥茎粗,有的长达1米,重达一两斤,可以直接作为蔬菜或炒后食用,如煎饼卷大葱、大葱爆腰花;南方以小葱为主,也称香葱,主要作为佐料用,如小葱拌豆腐。因大葱白茎粗,药气强于小葱白,故作为药用的葱白以大葱白为佳。在没有大葱白的情况下,可以将就用小葱白,而量须加大方能起效。关于葱白的性能,《神农本草经》记载道:“可作汤,主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5]《本草纲目》曰:“生辛散,熟甘温,外实中空,肺之菜也,肺病宜食之。肺主气,外应皮毛,其合阳明,故所治之症多属太阴、阳明,皆取其发散通气之功,通气故能解毒及理血病。气者,血之帅也,气通则血活矣。金疮磕损,折伤血出,疼痛不止者,王璆(qiú)百一方用葱白、砂糖等分研封之。云痛立止,更无痕瘢也。葱叶亦可用。”[6]这就是说,葱白味辛、性温,有功效发汗散寒、通行气血的功能。这与其禀赋的气象有关。葱白是茎,中空,故其气活跃、上通下达,对应脾气;其色为白,又对应肺气,故可以入肺除寒,《本草乘雅半偈》云:“白根层理,绿茎空中,上达横遍,阳气前通之象也。方之奇方、急方,剂之宣剂、通剂也。”[7]《本草备要》曰:“轻,发表和里;宣,通阳活血。生辛散,熟甘温。”[8]可见葱白药气同时入肺气宣通气脉作用于皮肤。另一方面,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而出血乃血液离经,故需先发散通开离经之瘀血而后再收敛血脉之伤口。葱白先炒热、捣烂目的就是为了除去过多的发散之力使其呈甘温和缓的收敛之性,先通后收才能迅速止血、除痛。如果只是一味地止血,则会使离经之血淤塞更加肿痛;如果葱白没有炒热,发散之力过强,就难以止血。方中“葱叶”的性能与葱白差不多,但比葱白柔弱,散之力有余而通之力不足,“散”向四面八方,“通”侧重于上下,力道比较专一。因而,葱叶杵碎炒热敷,也是可以,但没有葱白起效那么快。
第二个单方“锅底墨”,是草木燃烧后附于锅底部或烟囱内壁的黑色的烟灰。“锅底墨”又称“百草霜”“釜脐墨”“锅底灰”“月下灰”“灶突墨”“釜脐墨”“釜底黑”“铛墨”等,其名皆颇为形象,今以“百草霜”为正名。值得一提的是,古人还区分“锅底墨”与“灶突墨”:将附于锅底部的烟灰称为“釜脐墨”“锅底墨”或“铛墨”(李时珍指出:“大者曰釜、曰锅,小者曰铛”[9]),将附于烟囱内壁的烟灰称为“灶突墨”“灶额墨”或“百草霜”。“灶突”就是“灶额”即灶突出的部位——烟囱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第七卷》“百草霜”条下指出:“百草霜[释名]灶突墨(《纲目》)、灶额墨……时珍曰:此乃灶额及烟炉中墨烟也。其质轻细,故谓之霜。”[10]今天将“锅底墨”和“灶突墨”统一称为“百草霜”,指草木长期燃烧凝结附着于锅底或烟囱的黑色如墨之物。关于其功效,《本草从新·卷五下·土部·釜脐墨》指出:“辛温,治中恶蛊毒、吐血血运(当为'晕’字),以酒或水温服二钱。亦涂金疮,止血生肌、消食积、舌肿喉痹口疮。”[11]“金疮”即为金属利器割伤的伤口。可见,锅底墨味辛、性温,可以治疗金疮出血之症。锅底墨是百草燃烧凝结的烟灰,具有清扬之性,火烧而具温性,可入肝气通开瘀血;且质地轻细成小颗粒状或粉状具土气之性,色又黑,故既通于和缓的土气脾气,又对应收藏之性的水气肾气,因而一可克离经血液的流动而止血,二可使水土合德而生肌肉。因此,笔者认为,锅底墨止血除痛的效果要比葱白、葱叶要好一些。文中提到锅底墨要先煅,其目的是为了让其保持温热状态,其实如果情况紧急或是夏天时,不用煅,直接研细即可。
为便于理解,笔者将上两方完整表达如下,并画出药气运行图:
取几段葱白,锅内炒热、捣烂,乘热敷伤口,很快就会止血,疼痛也会消除。葱冷了就换热的敷。也可以将葱叶捣碎,同样先锅内炒热,再敷。另外,也可用锅底墨,先文火煅烧温热(情况紧急或夏天不用煅),研细,敷伤口。
[1]“葱敷方”“锅墨散”方名为笔者所加。
[2]《仙传外科秘方》,《道藏》第26册,第712页。
[3]《仙传外科秘方》,《道藏》第26册,第712页。
[4](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912页。
[5](清)顾观光辑,杨鹏举校注:《神农本草经》,北京:学苑出版社,2007年,第201页。
[6](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913页。
[7](明)卢之颐著,张永鹏校注:《本草乘雅半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4年,第112页。
[8](清)汪昂著,周慎整理:《本草备要》,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第281页。
[9](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275页。
[10](明)李时珍著,柳长华主编:《李时珍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年,第276页。
[11](清)吴仪洛辑,曲京峰、窦钦鸿点校:《本草从新》,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第1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