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在实战中的作用
太极网
内家最大的特点就是变化气质,太极拳是德艺并进的功夫……
l 我最近最困惑的问题是“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和“以心行气,以气运身”这两句拳论的矛盾。
l 杨澄甫宗师∶"太极拳能养生,不能制敌,文功也;能制敌,不能养生,武功也;真太极,既能养生,又能制敌,修养使用兼全,为文武完全太极。"
"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不可自炫聪明,妄加增损。前贤承法,倘有可移之处,自元明迄今,已数百年,如有可改之处,昔人已先我行矣,焉待我辈哉。愿后学者,弗外之是务,而惟内之是求,欲求精醇,期日可待,要之拳式细目,非取形似,必求意合,惟恐私心妄改,以误传误,易失体用之传真,以致湮没先贤之本意。"
太极拳皆是圆圈组成,全体无招架,无招式之拳术。只是立圆,平圆,斜圆,无数手足腰之圆圈,在旋转,至登峰造极时,会令敌人无法进入,形容稍夸张是泼水不入,感觉练至敏锐处,敌人稍心意一动,即被抛出。是为神明。
太极拳为道家拳,亦是人道拳,如除去仁义和德行,也就无拳艺可谈。学者,教者似都应有此认识。 "仁者无敌,勇者不惧,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太极拳讲求"英雄所向无敌",离开仁义和德行,那能称上无敌二字。双拳打不遍天下,有理可走遍天下"。这是中国人五千年来武术文化最好的良言真诀。
l 练拳的人很多,会练的没几个,能用腰走的已经没几人了,何况用脚下发人的呢?
l 太极是讲究实正的功夫,有很多东西是你到了这个境界以后才能了解,否则只是拿别人的成果来用而已。,我以前不能理解何谓“胸腹开合”,只到看了冯老的带子以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拳是要这样打的。
l 对手向我按来,我的意要占先,接好劲(通俗的话就是吃住了)稍一变化敌自跌出。所谓找劲跟,我理解为找滞点。
l 低架練拳應是陳式太极拳的一大持點,在老架一路中就有﹕斜行、撇身捶、護心拳、擊地捶、高探馬轉十字腳等動作都是肘在膝下轉過去的,陳家人教子弟時都是這樣要求的。在大掤大捋推手中就表現得更加明顯了。小腿肚要擦地而過。
慢、快、慢是陳式拳的三個階段,低架練拳難,低架慢練更難。頭往上頂、腳向下踩,靜要平衡,動求協調,此為基本要求。
l 在养身这个环节,道家却有其独到之处。这也是为何道家特别注重命门这一部位的原因。太极就反映了道家这一思想,虚实的变化,左顾右盼,其实就是左右肾的抽换。所以自古就有“太极腰,八卦掌,形意拳”知说。
l 冯老说的是“伸筋拔骨”这样一个过程,在练功初期,要把拳架尽量往开里打,尽量把你的筋脉,肌肉,骨胳拉松,以便更好的气敛入骨。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松下来。
l 太极拳的修炼,可以通过修炼太极内功、也可以通过修炼太极八法、八桩等功法达到太极内功提高,从而将太极内功应用到行功走架当中。
l 我认为,各位拳友都应该找机会去和别人交交手,而且应该以不违背武德的标准,准予使用一切武术手段——太极拳经不住各种武术在实战中的考验,凭什么服人服已。
l 以腰胯是否松沉为标准,来预测自己的胜算,我认为没有多少实战价值。如果按照散打规则和别人交过手,或者在街上打过架的话,就会明白这个问题在实战中不重要。……杨式定步推手直接考察出来的只是双方控制重心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实战中远非全部。
[page]
l 关于太极拳在实战中的作用。
总的来说,太极拳训练可以提供实战中很多关键的能力。第一、劲力。太极拳的发劲原理暗合了现代技击中非常核心的原则——鞭击效应。在拳击中讲究要把要把蹬腿、拧腰、送肩和旋腕的力量顺畅的传达到拳面,这点和太极“发于踵、传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指”是完全一致的。但是拳击的训练方法不如太极,我曾经按那一套方法练过,比如作各种各样的俯卧撑,练得跟猛男一样,其中的的弊病是:一、肌肉紧张,对抗肌影响了出拳的速度和效率;肩关节被动松开,肌肉和肌键容易拉伤。第二、平衡能力。太极拳对平衡力的锻练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平时我们强调的虚实阴阳、上下相随都包含这层意义。练太极的人如同不倒翁一样,非常善于控制自己的重心,比我知道的很多练拳击散打的人都要强。第三,肌肤对力的敏感和借力打力、引进落空的能力强。正是因为太极拳手的平衡能力和引进落实的能力强,所以练过太极的人再练擒拿、柔道之类的技击功夫,上手特别外,效果也十分好。第四、内功。练太极的目的可能都一样,都是想探求这门伟大的内家拳的内功体系,那种门外人无法体验到的力量。太极拳手如果真的入门,得到内功,技击水平将得到质的提高。
l 招法问题。太极拳拳架的定型大多在半个世纪之前,那时候中国武术和世界武术,尤其是现代搏击术碰撞的机会不多,太极内功体系是一棵长青树,但太极的招法确实在些古老经。以门派而论,陈式太极拳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始太极拳的技击本色,不但发劲多,而且拳架中招招式式的技击含义也特别清晰。比如第一式“金钢大捣锥”就包含了“1、扌朋敌右拳;2、右捋敌右臂;3、大捋敌右臂并提左膝击敌肋;4、腿插裆或踹小腿,再左按敌肋;5、反拿敌右肘;6、下砸敌右肘”等技击内容。而其余各式太极拳的技击含义好像不甚明了,如果只练拳架和推手恐难以与人作生死搏斗。以劲别而论,四正劲其实不如四隅劲实用,而采、列、肘、靠四隅劲也不是实战中包治百病的好药。
l “内功万能论”问题。我是练陈式太极拳的,陈式拳中有“丹田千斤力,打人如游戏”的说法,但内功只是太极技击的核心内涵问题,而不是全部问题。有了内功内劲以后,要求运用的方法,不能拘泥于太极八法。太极招法在实战中的问题有不少,比如练拳时讲究圆裆,实战中要防人踢裆;练拳时要舒展,实战时空裆不能那么多。实战是要特别防住头部,架子要高活等等。 “太极实际上是以快制慢、以弱胜强”在要害上。实战交手必讲究“快、稳、准、狠”,太极中以慢制快并非真慢,而是在对方眼花缭乱的进攻中看准了来那么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这里面动作虽慢,但有眼快、意快、劲快这样“三快”。
l 不管是古今中外的武术门派、或者踢打摔拿各种技法,都可以分为两类:接触(接手)和不接触(断手),前者如拳击、搏击等等,后者如柔道、擒拿、推手等。太极拳手的优势在接触类格斗。粘着手方能引进落空、连粘随顺,才能谈到平衡能力和借力打力。所以太极拳手和练擒拿、柔道、合力道、摔跤的拳手大可一战。
l 吴式太极拳讲究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在行拳走架之时,完全靠心意运工夫,不用拙力,比如化,引、拿、发、全不用一丝拙力,要做到随意而发。要符合阴阳哲理。要符合头顶太极,怀抱八卦,脚踩五行的原理,方为真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