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枣之乡的沧桑巨变

水土优沃 营养丰富

  冬枣之于山东沾化,如鱼同水,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沾化冬枣。沾化濒临渤海,2000多年前,这里大部分土地还是浅海滩涂,海潮入侵则田野斥卤,河流泛滥则一片汪洋。典型的暖温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阳光充足,四季分明。土壤以黄河沉积泥沙为主要成土母质,发育于退海之地,成土年龄晚,具有土体厚、类型少、矿物营养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高等特点。正是这种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土质结构,孕育和造就了多种特殊植物,其中枣树因其耐盐碱、抗干旱,经过自然变异就选择在这里落户扎根。

  历经千年,自然进化,枣分化出许多类别。据《沾化县志》载:“枣为本县特产,有无核枣、金丝小枣、银丝小枣、铃枣、冬枣、帑枣、泼枣等名”。沾化枣品,被渤海湾畔的特有水土赋予上乘品质,而在众多类别中,冬枣尤为独特,脱颖而出,闻名遐迩。因其产于沾化,约定俗成,遂称之为“沾化冬枣”。

  沾化冬枣属于北方落叶果树中高档的鲜食品种,皮薄、肉嫩、多汁,它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有“早知沾化冬枣美,何须策马传荔枝”之说。

独具慧眼 灵光乍现

  沾化冬枣在当代真正被发现并逐步发展形成产业,就不得不提一个地方——下洼镇,不得不提一个人——冬枣专家于洪长。

  提起与冬枣结缘,于洪长说那是个很偶然的机会。1984年,他去村民家里传授食用菌栽培技术时,偶然发现村民于金义家的庭院里有棵枣树,虽在深秋,却硕果累累,果实吃起来甘甜清脆。“我当时意识到,这应该就是我们这里的纯正的冬枣。”于是,于洪长将冬枣枝嫁接到自家庭院的5棵小枣树上,“当时我们村的房前屋后都种枣树,但是品种比较杂乱,像这种冬枣还真是不多见。”

  第二年清明过后,于洪长惊喜地发现,院子里嫁接的冬枣树有3棵吐出了新芽,“那个时候我就想,这么好的冬枣,如果能好好发展,应该有很好的市场。”

  于洪长向当地政府申请,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较大面积的枣树资源普查,最终在下洼镇发现了56棵沾化冬枣树。

  想要靠冬枣挣钱,就必须大面积种植,但此时,一个问题难住了于洪长:沾化冬枣虽然可育,但不像一般枣树那样插枝就活、衍苗就生,难于培植。

  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于洪长通过不断学习试验、请教专家等方式,生生把自己从一个门外汉“逼”成了冬枣专家。1988年秋,于洪长嫁接的第一批冬枣树终于试验成功,攻克了繁育这一难题,并获得山东省“七五”星火计划新产品展销会金奖。

  于洪长的冬枣,受到了当地领导的重视。1989年,相关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在全县开展了沾化冬枣良种优选工作,从选出的28株良种优树上,采集接穗,嫁接良种冬枣树1050株。在于洪长的带动下,周围的十里八乡掀起了冬枣种植热。

吃的苦多 育果才甜

  眼瞅着沾化发展冬枣已消除繁育技术障碍,于洪长又遇到了新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储存保鲜问题,将冬枣发展成大产业无异于引火烧身。”于是,有专家不赞成冬枣大规模、产业化发展。为此,于洪长茶不思饭不想,在家里闷了4天。待平心静气后,他认为专家的意见非常中肯。沾化冬枣含糖、含水量太高,肉质细嫩脆如酥,落地即碎,保鲜确实是大问题。但如果就此放手,这些年来的努力就白费了。但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一旦出了问题自己又承担不起。

  不服输的于洪长决定到外地取经,先后聘请了中科院、清华大学、山东果科所等院所的10多名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一起攻关解决了冬枣贮存保鲜的问题,使冬枣保鲜期延长到100天以上。

  1993年春,沾化大面积推广冬枣种植,开始实行产业化发展。1994年,沾化县冬枣研究所成立,于洪长担任所长,并办起高科技冬枣苗木繁育场。

  经过多年来的发展,目前沾化区冬枣种植园稳定在50万亩,其中原产地下洼镇达到9.8万亩,全区连续10年产值突破30亿元,预计今年的总产量将达6亿斤。“吃的苦多,育的果才甜。”于洪长感慨当初创业的艰辛。

创新科技 提升品质

  近年来,随着沾化冬枣从业人员老龄化、现代农业发展缓慢、管理技术水平不高、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逐步暴露,沾化冬枣产业又处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

  在下洼镇“枣恋谷”田园综合体,一眼望去,棚中枣树整齐排列,郁郁葱葱,却不见枣农忙碌的身影。沾化区生源冬枣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王忠坤在棚边的控制器上操作几下,棚上的自动喷雾机即刻运转起来,为枣树降下“甘霖”。“棚里打药、浇水、施肥全部一键启动。”王忠坤指着枣树说,“诱虫罐、色诱灯、粘板都上了,减少用药量,结出来的冬枣品质更好。”

  去年的收获验证了这种尝试的可行性。30户加入合作社的枣农,自己只需抹芽、开甲,其余都在统一生产指导、水肥管理、病虫防治、营销分成、品牌宣传下进行,比前一年增收了约30%。

  在沾化区冯家镇大流村“沾冬2号”示范园内,45亩冬枣树全部按宽行密植、划线成一要求栽植,整个示范园区实现冬枣标准化、机械化和水肥一体化生产。枣农张亦明说:“随着冬枣质量的提高,收入也逐年提升,去年‘沾冬2号’每斤价格不低于50元,供不应求,今年俺的示范园估计收入能达到六七十万元。”

(刘凯 综合整理)

(0)

相关推荐

  • 我帮父亲卖冬枣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稼禾成熟,百果飘香.放眼四望,到处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看到路上络绎不绝的车辆,望着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我的思绪又回到以前帮着父亲卖冬枣的那些日子-- 起初,冬枣是在庭院内种植,数量 ...

  • 【每日一题20201009】 沾化冬枣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右图)有"中国冬枣之乡"之称.全区共有50万亩冬枣,预计2020年的总产量将达6亿斤,冬枣喜光性强,开花至硬核期对温度和 ...

  • 中国影像方志︱理县:沧桑巨变典藏厚重历史 高山峡谷勾画多彩未来

    CCTV-10 2021.4.27 23:21播出 <中国影像方志>四川卷 理县篇 理县篇 预告片 神秘筹边楼诉说着民族纷争与交融的历史 筹边楼,位于杂谷脑河旁,一块凸起的巨石,托起一座两 ...

  • 沧桑巨变的小白干(重庆)路

    重庆路(原小白干路)是小村庄至白沙河(又称流亭河)干路的简称,上世纪三十年代,重庆路是一条蜿蜒曲折的乡村土路,从小村庄到夏庄,全长约13.8公里.刚命名时,连路牌和门牌号也未设置,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条路 ...

  • 碳达峰、碳中和全景路线图:时代承诺:文明存在方式的沧桑巨变

    双碳承诺推动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以实际行动参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以来国际社会相继作出碳中和承诺,发达国家普遍以2050年为限.我国2020年9月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 ...

  • 东莞40年丨城市发展 沧桑巨变

    ■1994年,从华侨大酒店远眺莞城迎恩门城楼一带.远处,正中高楼是正在建设中的东湖花园,黄旗山清晰可见(通讯员 苏建东 摄) 如果说40年时间是一把标尺,那么它丈量着东莞城市建设,见证着东莞城市面貌翻 ...

  • 楼市沧桑巨变,这家开发商太牛!成功颠覆了一个传统行业

    最近大家都被一家开发商给刷屏了,它就是恒大,在2月突如其来的"黑天鹅事件"打乱了房企春节返乡置业冲刺的节奏,当整个楼市发生沧桑巨变的时候,恒大却脱颖而出,我们看看2月的楼市销售数据 ...

  • 古今卧佛寺——见证了历史的沧桑巨变

    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卧佛寺侧记 卧佛寺,亦名睡佛寺,位于五台县建安乡潭上村后的凤凰山,始建年代不详.曾于清康熙四年.道光十四年两次重修,重修散见于遗存碑石与民间传说典故中. 潭上地处滹沱河以南,属建安乡 ...

  • 吴江丝绸沧桑巨变

    作者:杨传泳 近日,适值小满节气,坐落于盛泽镇的全国文保单位--先蚕祠的古戏台上,小满戏连演一周.小满戏是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丝绸之乡的象征.先蚕祠的西花园,被列入苏州园林名录,祠内还设有吴江 ...

  • 【三江文学】《 中 秋 话 团 圆 》 一七十年沧桑巨变 | 幸福

    [三江文学现代诗刊] 总第2036期 社     长:李不白 高级顾问:衣非 特邀顾问:周渔 总     编:墨兰雪 副总编 :幸福密码 校稿 :王维新 < 中  秋  话  团  圆 > ...

  • 一组老照片:30年前的浙江嘉兴,和如今相比已是沧桑巨变

    嘉兴,别称禾城,地处浙江东北部,嘉兴历史悠久,建制始于秦,有两千多年人文历史,自古为繁华富庶之地,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下面的这组老照片拍摄于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