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药——千里光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明目,利湿。用于痈肿疮毒,感冒发热,目赤肿痛,泄泻痢疾,皮肤湿疹。
本品功能清热解毒,对于疮疖肿痛,可配伍野菊花、蒲公英等药同用;治皮肤湿疹瘙痒,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取汁外涂;用治细菌性痢疾,可与金银花或小青草配合同用。
本品又有清肝明目作用,故适用于风火赤眼等症,可单用本品一两,煎服;也可配何桑叶、菊花等同用。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两)。
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熬膏涂。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 Buch.-Ham.的干燥地上部分。全年均可采收,除去杂质,阴干。生于路旁及旷野间。分布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状
本品茎呈细圆柱形,稍弯曲,上部有分枝;表面灰绿色、黄棕色或紫褐色,具纵棱,密被灰白色柔毛。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或长三角形,有时具1~6侧裂片,边缘有不规则锯齿,基部戟形或截形,两面有细柔毛。头状花序;总苞钟形;花黄色至棕色,冠毛白色。气微,味苦。
复方
①治烂睑风眼:笋箬包九里光草煨熟,捻入眼中。(《经验良方》)
②治风火眼痛:千里光二两,煎水熏冼。(《江西民间草药》)
③治鸡盲:千里光一两,鸡肝一个。同炖服。(《江西民间草药》)
④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一两,水煎服;另用千里光(鲜)适量,水煎外洗;再用千里光(鲜)适量,捣烂外敷。(《江西草药》)
⑤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江西民间草药》)
⑧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鹅掌风,头癣,干湿癣疮:千里光、苍耳草全草等分。煎汁浓缩成膏,搽或擦患处。(《江西民间草药》)
⑧治阴囊皮肤流水奇痒:千里光捣烂,水煎去渣,再用文火煎成稠膏状,调乌桕油,涂患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⑨治疥疮,肿毒:千里光水煎浓外敷,另取千里光一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⑩治流感;千里光鲜全草一至二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⑾治汤火伤:千里光八份,白芨二份.水煎浓汁外搽。(《江西草药》)
⑿预防中署:千里光五至八钱。泡开水代水饮。(《福建中草药》)
⒀治疟疾:千里光、红糖,甜酒糟,共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⒁治各种急性炎症疾病、菌痢、毒血症、败血症、轻度肠伤寒、绿脓杆菌感染:千里光、蒲公英、二叶葎、积雪草、白茅根、叶下珠、金银花藤叶各五钱。水煎服,每六小时一次。(江西《草药手册》)
文献摘录
1.《证类本草》
生筠州浅山及路旁。味苦、甘,寒,无毒。叶似菊叶而长,枝杆圆而青,背有毛,春生苗,秋生茎叶,有花黄色,不结实。花无用。彼土人多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
2.《本草图经》
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花、叶:治眼有效。
3.《滇南本草》
洗疥癞癣疮,去皮肤风热。
4.《纲目》
同小青煎服,治赤痢腹痛。
5.《生草药性备要》
治疳疔,消热毒,治小儿胎毒,黄脓白泡,敷毒疮,捣汁和猪胆熬膏,擦腐烂患疮,生肌去腐。
6.《百草镜》
治目不清,去红丝白障,迎风流泪。
7.王安卿《采药志》
治时疫,赤鼻,聤耳,火眼,诸疮疖肿毒破烂及鹅掌风。合千里光膏,点赤眼,贴杨梅疮。
8.《纲目拾遗》
明目去星障。煎汤浴疮疡。狗咬以千里膏掺粉霜贴之。治蛇伤。
9.《植物名实图考长编》
李时珍以千里光、千里急并为一种,极确。惟黄花演花与此草同,而叶异。南安人以其花洗目,呼为黄花母,云有毒,不可入口,非此草也。
10.《滇南本草图谱》
《滇本草》出自九里光治症略同于《本草拾遗》之千里及,而《图考》千里及条云,滇医以洗疮毒,正与《滇本草》合。与今湘、赣之九里明,滇之九里光,形状治症均同,《图考》所图尤肖。据此,诸名之为一物,而此物必是本种可无疑义。'光'、'明'义同,'千'、'九'音近,而'及'、'急'、'芨',并从一声转讹,以'及'为正,喻其恢复目力可及千里也。
11.《四川中药志》
杀虫止痒。治瘰疬及一切皮肤痒疹(外洗)。
1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咽喉肿痛。
13.《贵州草药》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风热感冒,急性风湿关节痛,无名肿毒,痔疮,肾囊风,湿疹。
14.《本草拾遗》
主疫气,结黄,疟瘴,蛊毒,煮服之吐下,亦捣敷疮、虫蛇犬等咬伤处。
摘录《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