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地理】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汛期来了这些常识你知道吗?
始终坚持做地理
已经两天没见太阳了,雾蒙蒙的,如同得了白内障,应该是涨水了,我们大东北终于迎来了汛期,那么有关汛期你知道有多少呢?
汛期是一个水利名词,是指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汛”就是水盛的样子,“汛期”就是河流水盛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水灾,但是水灾一般都在汛期。
江河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或冰雪融化,引起定时性的水位上涨时期,叫汛期。
汛期一般类型
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中国北方,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七大河流进入汛期时间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一图了解汛期天气
高温热浪
台风
强对流天气
暴雨
我国气象上规定, 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按其降水强度大小又分为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暴雨”100~200毫米以下为“大暴雨”;200 毫米以上称“特大暴雨”。
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降水强度差异很大,故暴雨标准各地有所不同。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