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企业办学,竟然是为了解决职工子弟入学难的无奈之举……
【核工业故事】
二二公司办学始末
1969年,中核二二公司从甘肃矿区调迁到四川广元境内,执行抢建第二代原子能工业基地821厂的艰巨任务。一时之间,上万名职工涌入了广元山区县内,随之引发了职工子女入学难的矛盾。
为了解决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二二公司抽调了两名干部,专门负责与地方学校商洽,以便妥善解决大批中小学生就读的大问题。
在821地区所在的100多里长廊范围内,从剑阁、下寺、沙溪坝、白田坝、宝轮镇、安全坝、井田坝、走马岭到广元县城,沿途20多所中小学都有二二公司子弟。为了融洽与地方的关系,公司先后捐赠了建筑材料、拖拉机和推土机,义务派遣教师和管理人员,帮助新建和扩建校舍,增添桌椅、教学仪器等,才算解决了职工子女就读的愿望。
1972年,为了抢建827工程,二二公司又奉命调迁到湖北宜昌境内,这也是一个山区县。当时国防工业的布局,就是要靠山、近水、扎大营,山、散、洞便于隐蔽,防止“美帝”“苏修”的破坏。规划的827工程是当时最先进的原子能工业基地,国家非常重视,并且高度保密。后来,随着国内国际形势剧变,827工程才开头就宣布下马了。但是,二二公司总部就此驻扎在湖北宜昌了。
当时宜昌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中小学规模小,来宜的大批职工子女,联系上学就更加困难。无奈之下,只有化整为零,公司职工子弟如天女散花一般,遍布在鸦鹊岭、土门、桥边、土城、小溪塔、张家场、分乡、莲沱等中小学。
公司进入湖北后,职工队伍平均年龄偏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随之来宜的家属就越来越多。再说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又是生育高峰期,子女众多的家庭是普遍现象。
宜昌县境内的中小学,根本承受不了突如其来的大批职工子弟上学的需求。就算是公司再怎么殷勤地送物资、建校舍、派教师、买教具等“示好”方式,也无法解决全部子女入学问题,自然会影响到企业的战斗力。
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二二公司领导果断决策,创办公司自己的中小学。可是,在流动性强的核工业建设单位,要兴办学校谈何容易?
万事开头难。没有专任教师,多措并举,采取了从工人中抽调文化程度较高的人员以工代教,从家属中选拔人员代教,以及选派职工子弟就读师范类院校等手段,进一步补充任课教师数量。
没有教室,搭起类似工地上的木板房,以解办学的燃眉之急。1973年上半年,先行办起了子弟小学;同年下半年,又办起了子弟中学。从此以后,公司就一一召回了分散在宜昌各地就读的子弟,彻底解决了职工子女在宜昌上学难的问题。
1974年以后,由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又是一所完全中学,公司决定当时驻四川广元、碧口、梓桐和816地区上高中和初三的子弟,都要集中到湖北宜昌的子弟中学来读书。两年之内,住校学生达到200人以上。全校18个满员班级,初中平均每个年级4个班,高中平均每个年级2—3个班。
高峰时期,由于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连学校行政人员都要承担每周不少于6节课的教学任务。那时,老师们责任心强,既要当老师,又要当爹娘,才能让广大干部职工安心工作。
1991年,二二公司决定撤销教育处,成立教育中心,全面管理公司幼儿园、中小学、技工学校。同时,还承担了公司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工作。
教育中心成立后,还与葛洲坝水电学院(后改为三峡大学)联合举办了三期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大专班,为公司培养了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与宜昌县成人中专学校联合举办了三期工民建、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中专班,为公司培育了100多名基层技术骨干。
2000年以后,随着企业办社会职能剥离,二二公司中小学陆续移交地方管理;而招生日渐不饱满的技工学校也就只好申请停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