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也经不住风雨的侵蚀。这是哀牢山中最美的彝族古村落……

【云游记04】 最美的彝族古村落

云海茫茫,山路蜿蜒。一路走来,云南处处是仙境,处处有惊喜。

7月5日,当我们从建水县城驱车六七十公里,远远地,就望到了云雾之间的一片古老的村落——建水县官厅镇苍苔村。

不过,这里的地名标识有点乱,村民家的门牌上写着“苍苔村”,而村委会牌匾上却写作“苍台村”。

不过,我更喜欢有韵味的“苍苔村”。一听到苍苔村的名字,马上联想到宋代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据同行的朋友小梅介绍,苍苔村,彝语为“菲讷卑”,意思是“红岩子山脚”,汉语称为“苍苔”。原来,这个村子的山脚下,有一大片红色的岩石,故而得名。

苍苔村,是云南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国家首批传统村落。据说苍苔村的历史,可追溯到元代。有人统计过,截止2019年底,村内保存完整的传统土掌房共有216幢,建盖时间最早的清代中期,最晚20世纪40年代以前。

彝族土掌房,为彝族先民的传统民居,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层层叠落,相互连通,甚是壮观。

后来彝汉混居,又融入了汉族民居的特点,逐步形成西南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活化石”。

对我而言,一脚迈进了苍苔村,穿梭在迷宫一样饱经沧桑的土掌房之间,我就像回到了孩童时期,回到了三四十年前熟悉的鄂东乡村,回到了昔日清一色的土砖瓦房的故乡。

天啦,我怎么会在彝族村寨里找到旧梦,找回那些过往的时光呀?

小梅,一位眉清目秀的女子,是从苍苔村考出去的第2个女大学生。她就在苍苔村出生的,小时候不会讲汉语。因为过去村民全是彝族,不对外通婚。如今,汉族彝族联姻的家庭多了起来,小孩子们汉话、彝话都说得很顺溜。

苍苔村,现有人口近1500人。不过,村子里见不到多少年轻人的身影,青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去了。围在村头树荫下,热热闹闹玩石子棋的是老汉们;村中过往巷子里,闲坐聊天的是老妇人;而来来往往、蹦蹦跳跳的是孩子们。

小梅带着我们走进了村民李林家,据说他们是毕摩文化的传承人。门口有一幅红色的彝文对联,同行的邓教授马上请人翻译如下:

左联:(直译)五谷进来房不满,(意译)五谷收获装满仓。

右联:(直译)银金进来正屋堆,(意译)金银赚得堆满屋。

横批:(直译)一生好在,(意译)一生富贵。

百度一下,毕摩是彝语音译,“毕”为念经之意,“摩”为有知识的长者。是一种专门替人礼赞、祈祷、祭祀的祭师。毕摩神通广大,学识渊博,主要职能有作毕、司祭、行医、占卜等活动;其文化职能是整理、规范、传授彝族文字,撰写和传抄包括宗教、哲学、伦理、历史、天文、医药、农药、工艺、礼俗、文字等典籍。

毕摩在彝族人的生育、婚丧、疾病、节日、出猎、播种等生活中起主要作用。毕摩既掌管神权,又把握文化,既司通神鬼,又指导着人事。

在彝族人民的心目中,毕摩是整个彝族社会中的知识分子,是彝族文化的维护者和传播者。

家人说,今天毕摩外出做法事去了,傍晚才能回来。我们只好相约下次了。

小梅的表哥龙先生,是一名爱说爱笑的乡村兽医,他热情地带领我们参观土掌房。苍苔村之所以绵延数百年,因为这里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地,也是当地有名的“粮仓”。

据说,过去土匪多次想攻占苍苔村,都没有得逞。因为苍苔村的老建筑外围有高高的土城墙,易守难攻。抗日战争时期,一支滇军在此驻扎过。

走进一处百年老房子,外墙是斑驳的土砖,厚厚的木板分成两层楼的格局。一楼进门的右侧是厨房,土灶大锅,四周是泡菜坛子。客厅最显眼的就是一台电视机,其他的都是老旧的家具,昏暗的光线下,看不大清楚。

我慢慢爬上木楼梯,二楼是黑漆漆的卧室和粮仓,空荡荡的,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唯一的小木窗,钻出去就是一个土台子,应该是晒场,可以打谷、晒谷,还可以堆放草垛子。

过去彝族人家的家畜家禽,普遍放在一楼圈养。铁栅栏后面,或是一匹对外张望的马,或是一头猪,或是几只鸡。修建了新式小洋楼的彝族人家,就只好在房子一侧搭建圈子。

我第一次在这里见到了村民饲养的黄毛猪,像是野猪。小梅介绍说,黄毛猪比黑毛猪的瘦肉多,所以更受欢迎。

在村委会的办公点,外墙上挂着一块金色的牌匾:苍台村委会脱贫攻坚动力小站。遗憾的是,好山好水好风光的背后,是远离城市的交通不便,是农业经济产出的不足,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

大规模的土掌房,最美的风景也经不住风雨的侵蚀,这是哀牢山中最后的彝族古村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