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稀缺的不再是信息,稀缺的是注意力资源……

【漫谈】自媒体时代的阅读

媒体(We Media)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最新的互联网技术手段,向不特定的人群或者特定的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自媒体平台包括:博客、微博、微信、公众号、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等网络社区。

据查, 2003年7月,美国新闻学会媒体中心发布了由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联合提出的“We Media(自媒体)”研究报告,里面对“We Media”下了一个十分严谨的定义:“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自身的事实、新闻的途径。”

中国迎来了自媒体时代,这是一个信息传播和信息接收的新时代。自媒体是重要新闻信息源之一,是私人化传播和接收平台之一,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信息鱼龙混杂、众声喧哗,对主流声音最大限度地解构,形成新的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

自媒体时代,稀缺的不再是信息,稀缺的是注意力资源。在信息短缺的时代,过去一本书可以发行10万册、100万册,甚至上亿册。

1. 未来三部曲。阿尔文·托夫勒,1928年出生于纽约,一个来自波兰的犹太人家庭,纽约大学毕业。大学毕业后,在工厂当了5年工人,先后在几家工厂当过装配工、汽车驾驶员、铸造安装工。后来从军,退伍后投身报界,成为记者,为多家报社和杂志撰稿,逐步成为著名记者,并开始了“未来学”研究。

阿尔文·托夫勒1970年出版了成名作《未来的冲击》,最终被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700万册;1980年出版《第三次浪潮》,1984年在中国公开发行,并且作为中央规定的干部必读书目,其发行量很快达到数百万册;1990年出版《权力的转移》;他的未来三部曲享誉全球。

2.《毛选》。据人民出版社副编审张慎趋统计:从1951年到1976年共印制属于第一版的各种版本的《毛选》(包括少数民族文版、盲文版、外文版)大约2.5亿套

现在出版发行的格局是什么呢?首印1000册、2000册、3000册,都很难完成。过去地铁、公交上有人看书读报,现在呢?看手机、玩游戏,难得一见书报的影子。

        想一想,全民不阅读,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不读书,让我们变成了有学历的当代“文盲”。长期读“屏”(手机、电脑、电视),大大伤害了我们的视力,迟早我们也会成为“盲人”。眼前是黑的,心里是黑的,想想都可怕呀!

再从党史上看我们党历来重视抓全党特别是领导干部的学习,这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每一个重大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是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和大家谈谈学习,重点就是谈阅读方法。

           一、学习什么?

第一句话,干什么学什么。结合工作和学习的实际,广泛开展阅读学习,做到学以致用、精益求精,从而实现业务能力不断提升。

第二句话,缺什么学什么。国家和社会缺什么人才,个人缺什么能力,有的放矢,发扬钉钉子精神,逐步从外行到内行。比如,新中国成立之初,美苏等大国有了核武器,中国就急需核工业人才,否则永远受制于人。

第三句话:喜欢什么就学什么。好钢用在刀刃上,特别是调动个人的禀赋。跨界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最有创造活力。比如大文豪鲁迅弃医从文,大数学家华罗庚自学成才。人生不要画地为牢,可以敢想敢做,大胆攀登自己向往的事业高峰。

二、是如何去学习?

1、陈云15字法。陈云的那篇讲话,就有几条很好地学习方法: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前面9个字,讲的是要重视调查研究,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不迷信领导、不迷信书本,这就是个人要有独立的见解。要读书学习,但是不能当“复读机”“书呆子”,生搬硬套,纸上谈兵。后面6个字,也值得深究。交换,就是要善于做换位思考,多与人交流,多个角度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盲人摸象,信口开河。比较,就是上下左右进行比较。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归纳比较,能够把握事物之间的异同点,抓住某一事物的本质或者特点。反复,就是要反复思考,不断修正观点,要遵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认识事物的路径,把握规律性。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正是这个道理。

2、带着疑问学。学习的过程,如果能总是主动提出问题,就有了指引,不至于当“无头苍蝇”,书看完了,一合上还是一无所知。带着疑问读书,可以在读前,也可以在读后。在开卷之前,先设法考考自己。假如由我来写,应该怎么样展开,主要讲什么问题,如何论证,得出什么结论。或者看完书后,掩卷思索,这本书主要讲了几个问题?哪些问题讲透彻了,哪些问题还是模棱两可?问题好比一根红线,在一问一答中品出作者水平的高低,也是逼着自己不断在学习中提高。

3、调动兴趣法。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在形势发展很快,需要各类出类拔萃的人才。今天的年轻同志,起点都不低,尺竿头更进一尺,大家主动在自己感兴趣的业务领域多钻研,有所突破也是完全可能的。

4、啃读经典法。现在书籍太多太滥,可谓汗牛充栋。电子和网络出版物,更是无边无际,海量信息如潮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怎么办?最简单的一条就是抓住重点,抓好经典书籍的阅读。任何一门学科总有经典作家的重点书目。正如建筑物一样,支撑主体结构的“四梁八柱”。经典书籍要反复研读,才能入脑入心,融进自己的血液,变成自己的学术根基。正如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南巡讲话时候所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经典总是让人难以忘记,终生受用。

5、“三上”时间法。京剧界有句谚语:“宁缺饭缺觉,也不能缺功。”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一口吃个大胖子不现实。学习必须日积月累,要靠慢功夫,甚至下笨功夫,正如煨汤要小火慢炖。学习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勤能补拙,所谓量变引起质变,讲的都是一个道理。闲来少一些无味的应酬,争取难得的读书机会,好好规划。每年认真制订一个学习计划,每天哪怕抽出零碎时间读点课外书,每月争取读几本书,长此以往,也会有所收获。

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善用“三上”时间,即是马上、枕上、厕上来学习和思考。今天我们快节奏的生活,骑马是不现实了。但是换一个方式,乘坐飞机、高铁、地铁、公交车等出门,就是“马上”时间。这两年来,我正是在每天上下班地铁上完成了当天《人民日报》客户端阅读,也断断续续地写了几百篇散文片段,然后结集出版了两本散文集《留着乡愁》《回望故乡》,也算是“变废为宝”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