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土隐溪村:一榻千古仰高义

俗话说,地以人传。对于白土镇隐溪村来说,很多人并不陌生,因为她与东汉南州高士徐孺子有着极深的渊源。隐溪村位于赣抚平原的北端,距丰城城区32公里,坐落于丰城东部边陲的文化名山——槠山脚下。而槠山是徐孺子重要的活动地之一,山上仍存有与徐孺子有关的多处文化遗迹,如智度寺、龙泽书院、洗墨池、徐孺子读书台、桃花岩石屋等,留下了“徐孺子读书台记”、“槠山诗”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著名诗文。

槠山是丰城市与临川区的一座界山,山势南北走向,长13公里,宽5公里,面积41平方公里,横跨丰城境内的白土、淘沙、袁渡等乡镇。主峰三角山海拔高556.2米,独冠群峰,风车口、罗汉寨、抢岩岭、大峰凸、水牛鼻、华贤峰、鸟沙岗、双耳峰、马鞍咀等十余座山峰环绕。因林木繁茂,景色秀丽,且又是东汉南州高土徐孺子的隐居讲学之地,自东汉以来,在文人雅士心目中,槠山是一座集优美生态与厚重人文于一体的文化名山。发源于槠山的溪流四季清澈,从溪涧潺潺而下,曲折绵延,一直流向隐溪村,浇灌着这里的田园和庄稼,给这个古老的村庄增添了许多灵秀之气。隐溪村依山傍水,风光秀美,土地肥沃,自古就是物产丰饶、人文荟萃之宝地。

隐溪村原名为永溪村,因徐孺子曾隐居于槠山,后人仰慕孺子之名,故更名隐溪,又叫桥头隐溪(邻近的中隐溪和下隐溪是桥头隐溪的分支)。隐溪村徐姓,世奉徐孺子为先祖,因此有“孺子故里”的美誉。据隐溪《徐氏族谱》九修谱总序载:“吾徐氏宗韬公为一世起祖,韬公居角陂(秀市)……銶自角陂居南兰上泽庄(宜黄),至十世孙思孟公复自南兰归隐溪。”实际上,隐溪及丰城多数徐姓族裔,都是奉徐韬为开基始祖。徐韬(字丕略),晚唐人,官至侍御史,赐金紫光禄大夫。自徐韬后,徐姓一门在丰城繁衍兴盛,一直辐射到周边府县乃至省外,徐韬后裔号称一百零八支,但这只是坊间传说,未经核实。受到先祖徐孺子的影响,很多徐姓族裔也纷纷迁至槠山附近,隐溪《徐氏族谱》三修谱序载:“溪之上下十余里,聚庐托处者,皆吾宗族,无一异姓杂乎其间。”可见后世子孙尊祖敬宗的风气之浓,也是徐孺子千秋高义的品德所感染和熏陶。千百年来,隐溪徐氏族裔淳朴厚道、躬稼勤劳、孝友诚信,秉承“勤而不足再加俭,耕有余闲且读书”的祖训,安贫乐道,与世无争,过着恬淡宁静的田园生活。

从白土集镇出发,沿676乡道(白土集镇通往槠山的公路)蜿蜒南行,不数里进入一个大村庄,路两旁高楼林立,繁华而喧闹。这里便是隐溪村了。进入村庄,穿过高大的牌坊和林立的楼房,去寻找老村址中那些古老而悠远的文明印记。

隐溪村老村址有“七门八巷”的说法。七条直巷南北排列,通向村前的广场,巷口都建有门头,号称“七门”。小巷的尽头,有一条贯穿全村的横巷,与七条纵巷相联,号称“八巷”。七门八巷的布局在传统村落中比较常见,但保留完好的并不多。隐溪村的也是。原先每条小巷都是整洁的麻条石铺成,两旁是清一色的明清至民国期间的传统古建筑。现在有的巷道被浇上了一层厚厚的水泥,有的则干脆荒芜不通。两旁的传统建筑多已弃置不用,正在走向坍塌拆毁的最后归宿。

也有数幢保存较完好的老宅,至今仍有人居住。这些老宅的大门上,多数仍存有石刻门楼。门楼石刻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栩栩如生,浓缩着古人耕读传家、孝悌礼让的优秀家风。门梁上,大都刻有寓意深远的匾额。由于是东汉高士徐孺子的后裔,这些匾额多与“隐逸”、“悬榻”的典故有关,如“孝友传家”、“德服遗徽”、“一榻千古”、“风高悬榻”、“龙泽别馆”等。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多门楼上的石刻和匾额都被村民用泥浆或石灰糊上,至今难识其庐山真面目,而更多的石刻以及室内的木雕都被无情地铲削得面目全非,看得让人心疼。

徐氏祠堂位于村前中间位置,是丰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类似于缩小版四合院结构的传统建筑,有前厅,有厢房,有正堂。拾阶而上,抬头可见“徐氏宗祠”四个白底黑字行楷大字,大门两旁是“隐士寄庐高风千古,溪流绕户秀水双桥”的嵌字联,联首暗藏“隐溪”二字,又巧妙地融入了隐溪村的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跨过高高的门槛进入前厅,房梁上悬有“一榻千古”的木匾,明眼人一下子就能明白它的意思。前厅与正堂之间,有一个小小的院落,植有桂花、柏树各一株,地面是麻石条形砖,四周有明沟,整个院落既渲染了宗祠的雅致,又起到天井的功能。

正堂门头是新改造的,上面有“孺子家祠”四字,两旁有一联曰“隐居不仕千古仰,溪水长流四时新”,同样嵌着“隐溪”二字;又一联为“耕稼佐儒风,口话桑麻心翰墨;槠峰层峦耸,气重霄汉迹山林”,乃是徐孺子高风亮节的写照。进入正堂,则是常见的祠堂规制,有“敦睦叙伦”的悬匾,供奉着徐孺子和徐韬的画像,有香案、列祖牌位等。中堂内壁有一联,叙述着徐孺子隐迹山林不仕、轻财重义流芳千古的事迹:“隐逸之士堪羡哉!惟我祖甘贫穷却徵聘不侍王侯,千载高风从古仰;轻财之人足食矣!独先公捐粟米赈饥荒表厥宅里,一生大义至今存”。这些楹联,读来清新隽永,笔法厚重深邃,怀古之情顿生。

(0)

相关推荐

  • 枣庄市小香城徐氏

    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张范镇小香城村 [氏族源流] 宋末元初,始祖源公商贾于峄,见山峪山明水秀,土地肥沃,遂务农定居于此,取名徐峪,后与峪下置田建舍,形成村落曰小香城,誉名金香城,后人丁繁兴.至十三世时长 ...

  • 晓风寒 || 秀市新街徐家:觉溪名宦徐经孙

    公元924年,山道弯弯,一行人马长途跋涉抵达潘桥觉溪(角陂).四望山峰连绵苍翠如碧,徐全长嘘一口气:"终于回来了."从宜黄涂宅到富城乡(今丰城秀市)上居坑,至少一百公里,到底是什么 ...

  • 株峰白水彩云间

    刊名书法-- 鄢志胜 70 期 一本微刊 阅尽丰城文艺故事 文人笔下的丰城 30 株峰白水彩云间 文/ 龚志鸿 出城沿105国道向北行驶,至小港口陡然右转,过铜湖桥,越艮寅寺.一路车轻轮疾,四野纤陌纵 ...

  • 瘦石 || 白土齐园村:温情悠悠传话厦

    初秋时节,秋老虎依旧肆虐,炎炎烈日晒得皮肤灼痛.好在一路山色青翠,稻田碧波万顷,虽然久旱未雨,满眼的绿色足可养眼怡心,内心的浮躁稍稍有所平静. 华平兄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多年,是地地道道的白土通,说起白土 ...

  • 瘦石 || 白土花墙村:朱子后裔云山下

    南宋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朱熹(1130-1200)称得上是家喻户晓的理学大师,他曾数次经由丰城,在这些逗留.讲学.访友,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题咏,与丰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到元代,他的五世孙朱权 ...

  • (48)20201228ZJ(初溪村土楼(续完))

    这篇继续叙述初溪村土楼,还是先给出这篇要叙述的土楼标识,集庆楼还是标出,不叙述. 先叙述余庆楼. 站在余庆楼门口,可以看到庚庆楼,集庆楼,如下. 庚庆楼,如下. 在庚庆楼处看集庆楼和绳庆楼如下 集庆楼 ...

  • 李白赠诗黄家溪?黄家溪村又出两本新书

    近日,盛泽镇黄家溪村出版发行了两本历史文化类书籍:<黄家溪村古诗词辑选><西村集>. 这是黄家溪村继今年年初出版了<黄家溪村志>后的,又两本极具地方历史文化气息的书 ...

  • 这里是贵州 石阡 甘溪村,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没有收费、没有套路、只有一片净土%

    这里是贵州 石阡 甘溪村,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没有收费、没有套路、只有一片净土%

  • 三江口镇仙溪村||去年这时,一个都不能少

    ◆◆文|朱回忆 图|同行友友◆◆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是一家,56种语言汇成一句话:我爱我群我爱大家! 2017年5月6日,也是立夏的第二天.汝城转松群友友们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相约 ...

  • 三江口镇仙溪村||去年这时,步步惊心!

    文|朱如祥   图|林续文 朱回忆 郭应华 编者语:作为户外活动的领队,得跑前跑后地忙碌,毫无怨言的为队员们默默付出.那份责任和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切的感知.下面请跟随我们朱如祥群主兼领队的文字, ...

  • 2020年春节文艺晚会即将在汝城土桥西林村上演!(内附2019年精彩瞬间)

    在过去的2019年春节其间,当汝城许多的小村庄开始着手准备舞香火龙欢庆新年时,而在土桥镇以西林水粉出名的西冲村一组二组,却在村前空坪中,以文艺会演的方式,为乡民们来上了一场缤纷出彩的视觉盛宴. 早在几 ...

  • 环球融创青城溪村:“莫”问“青”山何处寻,不远千里终相遇

    △青城山实景图 在溪边.在山间.在田野 我们对大自然总有无穷无尽的向往和热爱 而今天,当我们遇见葱郁森林覆盖的青城山 我们选择停下脚步,回归山林 我是[西坡] 从莫干山的竹林深处 为世界的青城山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