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的书法
作者:张晓冰
《红楼梦》里有没有书法?这个问题问得有一点怪,很难回答。《红楼梦》是古典小说,是叙事文学作品,不是书法作品集,不是碑帖,没有办法呈现让我们能够直接观看到的书法作品。那么,我又为什么要用这个标题,在此谈论《红楼梦》里的书法呢?这是因为,《红楼梦》在叙事过程中,让传统的书法承载了重要的文化意义。
(一)
书法在《红楼梦》书中呈现的方式,是让贾宝玉和一群小姐姑娘们坚持读书写字,创造书法的场景和氛围。搬进大观园之前,贾政就叮嘱宝玉:“娘娘吩咐,说你日日外头嬉戏,渐次疏懒,如今叫禁管,同你姊妹在园里读书写字。”(第二十三回)贾琏的小厮兴儿告诉过尤二姐说,王夫人把在大观园住的宝玉和姑娘们都交给寡嫂李纨,主要是管她们“看书写字,学针线,学道理。”可见写字是宝玉和姑娘们的主要任务。(第六十五回)毛笔字是中国古代文人交流的工具,也是莘莘学子科举考场上的应试功夫,所以作家在书中多次交代贾宝玉每天都要练习写字。第二十五回,宝玉中了马道婆的魇魔法之后,贾母就骂贾政:逼宝玉念书写字,把胆子都唬破了。贾政在检查宝玉功课的同时,必须检查写字,可见读书和写字是一体的,以至于宝钗、探春都为宝玉当枪手,帮他写字应付检查。(第七十回)贾母因为几天没见到宝玉,以为宝玉病了,便派人来问,“宝玉方去请安,便说:'写字之故,因此出来迟了。’贾母听说,十分喜欢,就吩咐他:'以后只管写字,念书,不用出来也使得。你去回你太太知道。’” (第七十回)那么,贾宝玉的字写得怎么样呢?看第八回的叙述,宝玉从薛宝钗那边喝了酒回来:
一面说,一面来到自己的卧室。只见笔墨在案,晴雯先接出来,笑说道:“好,好,耍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的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罢!”宝玉忽然想起早上的事来,因笑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那里呢?”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贴在这门斗上。这会子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宝玉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渥着。”说着便携了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门斗上新书的三个字。一时黛玉来了,宝玉笑道:“好妹妹,你别撒谎,你看这三个字那一个好?”黛玉仰头看里间门斗上,新贴了三个字,写着“绛芸轩”。黛玉笑道:“个个都好,怎么写的这们好了?明儿也与我写一个匾。”
不仅黛玉说宝玉的字写得好,贾府以外的人也认为一个十三岁孩子的诗和字都写得好,居然还有“寻诗觅字,倩画求题”的。(第二十三回)贾府一些管事的人也找宝玉要字:“前儿在一处看见二爷写的斗方儿,字法越发好了,多早晚儿赏我们几张贴贴。”宝玉笑道:“在那里看见了?”众人道:“好几处都有,都称赞的了不得,还和我们寻呢!”宝玉笑道:“不值什么,你们说与我的小么儿们就是了。”(第八回)
贾元春是贾府众多女子中的第一人,其字也是写得最好的,从第十八回省亲描述来看,元春可以称得上是书法家了:
又是题“大观园”名,又是题写正殿匾额,“顾恩思义”,又是撰写楹联并书写,如:“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将 “有凤来仪”赐名“潇湘馆”。“红香绿玉”改作“怡红快绿”,赐名“怡红院”。“蘅芷清芬”赐名“蘅芜院”。“杏帘在望”赐名“浣葛山庄”。题正楼曰 “大观楼”。东面飞楼曰“缀锦楼”。西面斜楼曰“含芳阁”。更有“蓼风轩” “藕香榭”“紫菱洲”“荇叶渚”等名。题四个字的匾额十数个,如“梨花春雨”“桐剪秋风” “荻芦夜雪”等名。于是先题一绝句:
除此之外,宝钗、黛玉、探春等姐妹们都能写字,尤其是探春。元妃省亲回宫之后,即命探春将那天所有的题咏依次抄录妥当,自己编次。(第二十三回)当在外做官的贾政要回家时,怡红院便忙碌起来,准备迎接贾政的检查。大家担心宝玉的功课和临帖书写的字不够,都来帮他。“探春宝钗二人每日也临一篇楷书与宝玉,宝玉自己也加工 。”宝钗、探春当着王夫人的面说,“太太不用着急,书虽替不得他,字却替得的。我们每日每人临一篇给他,搪塞过这一步儿去就完了,一则老爷不生气,二则他也急不出病来。”(第七十回)第三十四回,宝玉派晴雯给黛玉送去两方旧手帕,黛玉左思右想,一时五内沸然,由不得馀意缠绵,便命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挥毫书写了三首诗。不仅是宝玉、黛玉、宝钗、探春等主子姑娘,在贾府地位低下的香菱学了诗,也天天学写字,见了笔砚,便巴不得写起来。(第六十二回)
(二)
贾府大院里的牌匾、楹联中蕴含着丰富浓郁的文化元素,正是中国书法所独具的特色。当你随林黛玉一起,进入荣国府大堂时,会看到一块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荣禧堂”,后面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钤有皇帝的印玺。堂上又有一幅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一行小字落款:“同乡世教弟勋袭东安郡王穆莳拜手书”。看到皇帝题写的匾额和王爷手书的楹联,难道你不会感到一种高贵和威严?书法在这里,不仅可以让观赏者感到优美汉字的爽心悦目,而且还可从书法作品中感觉到其中的内涵:撰文者、书写者,还有赠送者。我们再看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宁府西边黑油栅栏内五间大门,上悬一块匾:“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衍圣公孔继宗书”。两旁一副长联:“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也是衍圣公所书。进入院中,抱厦前上面悬一块九龙金匾:“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后有一幅楹联,“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五间正殿前,上悬一闹龙填金匾,上书“慎终追远”。旁有一幅楹联:“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俱为御笔。在这样的书法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贾府和皇帝的关系,贾府和朝庭其他高官要员的关系。试想,在王公贵族那种森严的侯门大院和深宅殿堂,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能够比书法作品的装饰更能展示主人家的庄重和尊严呢?更能体现主人家诗礼缵缨之族的文化底蕴呢?有了这些书法作品,你还有必要向别人用言语来介绍:“我们家和皇帝的关系好”“我们家是世代书香门第”吗?
大观园内各个景观、庭院书写的匾额和楹联,也同样营造了古代园林艺术的文化氛围。第十七回,贾宝玉大观园试才题匾之前,贾政就说,“诺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我在写这篇小稿之前,专门去北京西城区菜园南街,重游了于1984年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而建设的大观园。看到庭院、山石等景观上,用书法装帧的匾额和楹联时,就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正如贾政所说,如果把园内书写的匾、联移出园去,偌大的园林就毫无意趣可言了。大观园的匾额,如果把后来补题的“凹晶溪馆”和“凸碧山庄”加上去,有17处之多,贾宝玉题的楹联有5处。即便书中并没有详细介绍这些书法作品谁是书写者,但你看到每一处景点、每一座庭院的匾额和楹联之后,都会让你充满美的感受。在这里的匾额、楹联中,没有看到前述殿堂匾、联那样有书家的落款,其原因是园里的景观太美,匾额、楹联对园林景观起到了画龙点睛之妙,书法家的落款反而没有意义了。
(三)
书法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书法是“文字的书写艺术,特指用毛笔写汉字的艺术。”我觉得这个定义并不完整。第一,书法应该是“汉字”的书写艺术,而不是“文字”。除汉字以外的文字书写不能称为书法,所以“书法”仅仅是汉字书写的特指。即便是日本、朝鲜所谓的“书法”,也仅限于借用的汉字部分。其次,书法不仅仅是“写”的艺术,而且这种“写”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没有文化内涵的“书写艺术”也不能称之为“书法”。也就是说,一幅书法作品,除了书写的墨迹线条之外,必须要表达一种思想。韩愈提倡“文以载道”,有思想的文字才叫文章。所以也应该这样说——“书以载道”。书法也应该表达思想。如果单纯的没有思想,用毛笔书写出来的文字,仅仅是字而已,而不是书法。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那些著名的碑帖,都是书以载道的经典。《红楼梦》里叙述的书法,正是贯穿着这种“载道”的理念。我们读《红楼梦》,虽然只看到第七回,描写通灵宝玉正反两面“莫失莫忘,仙寿永昌;一除邪崇,二疗冤疾,三知福祸”和宝钗金锁上“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篆体字外,没有看到其他的书法样本,所以没有对书法作品直观的美感,不可能从笔画、结构、章法等方面来欣赏书法。但是,《红楼梦》对书法的叙述,更多的则是引导读者去领会书法之中“道”的意义。
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贾探春住处秋爽斋房内的一幅对联: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红学家们一般都是从字面上解读这幅对联的意思,即古代隐士浪迹山林的悠闲情趣,却很少联系这一联书法作品背后隐藏的真实意图。书中说得很清楚,这是一幅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墨迹。第三十七回探春写在给宝玉创办诗社的倡议书中就特别说明,颜鲁公墨迹是宝玉送给她的。这就值得推敲了:曹雪芹对全书所有的题匾、楹联,以及书中人物所书写的诗词、信札等等,从没有标明过其字是谁的墨迹、谁的字体,就连贾宝玉临摹的字帖,也没有说明临写的是谁的字帖。为什么唯独对秋爽斋的这一幅对联要注明是颜鲁公的墨迹呢?这里面是大有讲究的。如果我们联系一下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大致可以知道。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到明代,可谓繁荣昌盛,书家辈出,其中有一个人物叫董其昌。清朝入主中原之后,圣祖康熙皇帝却对明代董其昌的书法独钟酷爱,以致董书一时洛阳纸贵,文人学子几乎都以董书为干禄正体,求仕便捷。到乾隆年间,“朝野渐觉纤弱的董字与承平日久的气象不相适应,于是圆腴丰润的赵子昂书法又代之而起。”(见钟明善著《中国书法史》,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17年第1版,第257页。)董其昌何许人也?明代万历年间劣迹斑斑的官僚恶霸书画家,他在朝庭做坏事被迫辞职回到乡里后,巧取豪夺,欺压乡民,抢夺民女,引起民愤,董家楼数百间亭台楼榭被乡民焚烧。但是董其昌仍然利用他的文章和书画之才,在东林党和奸臣魏忠贤的政治争斗中得宠,后来官至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走上政治颠峰。82岁在乡人的唾骂声中死去。赵孟頫是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南宋灭亡后,他接受元世祖忽必烈的诏命,入京为官,在元朝官至高位,邀宠受恩。所以有人把赵孟頫的书法称之为“奴书”。董其昌和赵孟頫这两个人物的书法居然在清朝前期和中期大行其道,作为包衣出身,一身正气的作家曹雪芹是无法理解而心存愤恨的,因而特别将探春住处的对联标明是颜鲁公的墨迹。颜真卿是唐代中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不仅书法气势磅礴,端庄雄伟,而且一生光明磊落,忠义有节,面对叛军大义凛然,从容赴死。不论人品书品,颜真卿一直都是我国历朝历代士大夫学习的楷模。当我们了解了《红楼梦》成书时代朝野书法的状况之后,再来看曹雪芹为什么只唯独要在探春住处挂一幅颜鲁公的墨迹对联,就好解释了:因为贾探春恰恰是贾府众多女孩中一朵带刺的玫瑰花。她由姨娘所生,出身低微,但却勤奋好学,自强自尊;抱负远大,敢做敢当;嫉恶如仇,不畏强势;格调儒雅,超凡脱俗。把颜真卿的书法墨迹挂在探春的房里,曹雪芹要表达的思想还不明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