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务篇》第四十四讲:关注机会而不是问题 2024-07-31 04:53:51 德鲁克的一个核心理论是:“管理者必须把优势和机会进行匹配。”这就要求我们投入资源促进未来的发展,而不是把资源都消耗在解决今天的问题上。把最优秀的人才放在最需要重要的的项目中似乎理所当然,但真相往往并非如此。事实上,很多公司都没有把员工们分配到合适的岗位上。研究、设计、市场开发、甚至广告宣传方面的工作都是按照书面材料而不是按照实际结果进行分配的,都是按照什么工作是困难的而不是按什么工作需要高效进行分配的,都是按照昨天的问题而不是今天和未来的机会进行分配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建立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成员工的能动性,关注机会,同时在变革过程中又能保证组织维持必要程度的正常运作?必须说明一点的是,如果无法突破组织现有的条条框框的限制,就无法看到机会。这一点在现在特别重要,因为绝大多数的组织结构设定天然就不能挖掘机会,而只是呈报问题,是过去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超越现有的组织结构,扪心自问:假如这于我们而言是一个机会的话,会是什么机会呢?在实践方面,下面几点应该会对您有所启发第一、企业最常见的错误是力求对变革设置过度的保护,层层设防,而不果断地放弃旧有的系统。成功创新的第一要求就是视变化为潜在的机会而非威胁。每个孩子都在担心,孩子的父母都是企业职员,需要外出工作,到了假期这些孩子应该怎么办?对于美国女童子军来说,这一事实就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导致了幼女童子军的诞生。面对变化,我们都应该问这样的问题:变化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我们如何利用机会来对社会做出贡献。柯达早在1975年就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却在数码相机的大潮中彻底出局,其原因之一就是对胶卷技术设置了过多的保护,没办法,谁让它是如此的暴利呢:成本只有几美分,价格却可以做到几美金。面对这样的失败,柯达后悔不已,最后一任CEO彭安东先生在接受采访时是这样总结的:“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古代帝国、公司和个人都是如此,一旦创造出一件美好的事物,机制或者身体内部就会产生一种免疫功能,自动保护它免遭破坏。”第二、新旧本制必须分开建立。大多数新生事物都需要酝酿培育,婴儿不应该放在客厅里,而是应该放在育婴室护理。如果要在一个现有的运行机制下孕育出全新的体制,无意是在延误未来。新体制必须单独建立。同时你还必须确保现有组织成员不能丧失憧憬新体制的激情,不然,他们会成为敌视甚至导致新体制瘫痪的一股反对力量。这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在我们的组织中,应该由谁来主导变革?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新事物应该交给那些真心希望创新,想让新生事物发展壮大并且相信创新的人来领导。一切新生事物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因此需要让那些具有奉献精神并在组织中有相当地位的人来主导。第三,需要仔细考虑的就是合适的营销战略了,即你究竟想要做什么?成功企业战略应该是各不相同的。以沈阳机床厂为例,新中国老大哥级别的企业,叶选平、邹家华都在这里工作过。2005年,沈机床厂把注意力放在运动控制系统这项核心技术以及高端轴承。因为这项技术从发明那天开始,就被西方国家以法律的形式禁止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输出。沈阳机床厂打算攻下这个项目,取名“飞阳”。2012年,飞阳控制系统开发成功,厂长关锡友去请团队吃饭,问为什么他们能成功?他们说了两条:一、远离沈阳;二、关厂长啥也不管。我们来解释一下。沈阳机床厂为了这项创新,关锡友厂长把团队特别放到上海,单招了一批人,也不计入原有绩效系统。结果飞阳依然不断受到来自总部的质疑,认为它的创新不是正统的,一定有缺陷。关厂长作为领导者做了什么呢?答案就是一个屏障,为创新团队提供一个自由的环境。由于企业现有的流程、价值观都是符合当前市场状况的,更多的是在关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抓住机会,管理者就要创建一个新的独立机构,只要确保其得到有效资源支持,不与企业主体竞争资源,管理者还要尽量与这个新机构保持距离,不管比管更有效,管理者一定要认识到,企业固有的一切并不适用这个新机构,它的使命是颠覆,它的一切就必然随之而不同。企业内创新的说法在20世纪80年代就出现了,至今依然存在。德鲁克的建议就是在内部设立一个小组,让这个小组采用与其他部门不同的做法,同时改变新业务的绩效衡量方式。就像一个小孩子,当他去远足时,你总不会让背上一个20公斤的背包吧?本书浓缩了德鲁克几十年的知识经验与管理思考,以其简洁的书名道出了管理学的真谛:使命、责任和实务,被誉为“管理的圣经”。最后一部《实务篇》持续更新中 主讲:彭信之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DA)资深讲师、德鲁克社会组织学习中心(DNLC)公益讲师、国家开放大学培训中心客座教授、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创新与校长领导力提升中心”特聘专家、深圳骐骥资本联合创始人、埃里克森国际教练学院(ERICKSON)认证教练、国际行动教练协会(WIAC)签约讲师、《智慧NLP教练实践》认证导师、国内多家主流财经媒体特约撰稿人。十五年企业管理经验及创业经历,长期从事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研究与教学。师从国学导师傅佩荣先生,对儒学经典亦有深入的研究。培训真诚感人,语言幽默风趣,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 赞 (0) 相关推荐 什么样的人算是管理者? 在你看来,什么样的人是管理者? 在知道什么是管理者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组织的进化. 最早在中国,最开始是个体工商户,到了1994年公司法出来,个体工商户逐步消亡,然后有了工厂,那时候组织的管理叫做金字 ... 卓有成效:德鲁克管理精要,让你获得持续卓越的能力 一场疫情让习惯了超前消费或者过度消费的职场人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信用卡.房贷.车贷,每一笔账单都在警醒人们冲动消费的恶果:而大大小小的公司为求生存采取的裁员.降薪举措,又让混吃等死的人们开始思考升 ... 管理-上册 启蒙中国现代管理第一人 当今中国一切活跃着的组织在眉睫的问题 正是德鲁克向我们描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 超越时空的德鲁克,管理者永恒的导师 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四讲:雇佣整个人 雇佣整个人 员工是什么? "员工当然是我们最大的资产",很多公司都会把这句时髦的话语挂在嘴边.但大多数企业不过上嘴上说说而已. "9.11"第二天全美飞机都被迫 ... 《管理:实务篇》第十四讲:晋升的误导 职务范围设定过窄 上文谈及的的是职位设计的基本原则,德鲁克告诉我们说:"经理人做的工作,应对企业要达成的目标有助益,对企业的成功有具体.可量化的贡献.经理人的职权宁宽勿窄.企业应透过目标管理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八讲:报酬的误导 报酬的误导 前文提及,组织的本质包含了四项有力的误导因素:大部分经理人的专业工作:管理的阶层结构:不同阶层经理人在愿景及工作的差异,以及因而产生的孤立:最后是经营团队的报酬结构.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说说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八讲:上司的误导 上司的误导 上司在检查员工工作的时候,可能只是随口说了一句:"这个产品的颜色再深一下可能就更好了."随之而来的却是员工对自己工作理解的混乱.要知道,在下属的眼中,上司的言行举止,甚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六讲:长板凳计划 长板凳计划 IBM接班人计划又称长板凳计划是指企业通过确定和持续追踪关键岗位的高潜能人才(具有胜任关键管理位置潜力的内部人才),并对这些高潜能人才进行开发和培养,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方面的有效 ... 《管理:实务篇》第二十二讲:经理人不是哲学家 经理人不是哲学家 发展管理阶层及经理人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数十年来我们经历许多管理议题潮流,其中有些令人疑惑.有些充满风险.在管理发展的传道者中,当然不乏江湖术士,但有更多不是因为一时兴起.追逐风潮而投 ... 《管理:实务篇》第十九讲:工作测量仪 界定职务的四种方式 经理人的职务由以下几种方式界定,这几种方式很像是一种测量仪,帮助我们确认好好职务的的边界. 第一,工作本身必须能发挥特定功能,并且持久.具有连续性,是企业的长期需求.例如市场研究经 ... 《管理:实务篇》第十八讲:管理的空间 管理的空间只能是少数人吗? 教科书讨论到管理工作的范畴时,经常提到每个人只能一次监督少数人,这是所谓的管理空间.但这种看法造成叠床架屋的管理层级,阻碍合作.沟通,钳制了未来经理人的发展,完全误解管理工 ... 《管理:实务篇》第十六讲:“寡妇制造者”岗位 以职称代替职务 还有两项内容,我们接着说 六.职称不应该成为当酬劳,或掩盖功能不彰的缺陷.以职称代替加薪,不比"以职称代替职务"更糟糕,也不比后者更普遍.以美国及德国的大型银行为例 ... 《管理:实务篇》第十二讲:管理者的五项基本要求 正直是管理者的基石 经理人可以从对人员的管理中学到某些技巧,例如主持会议或进行面谈的技巧:也可以实施一些有利人才发展的实务.例如经理人与部署关系结构.升迁制度,以及报酬与奖励方面的实务.不过,当所有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