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结婚证书》

有时候遇见一部电影也是缘分,凡事都是冥冥中注定,你在什么时候遇见什么人,听到什么话,都像是偶然,却又是必然。就像我随手翻找电影,这部就恰好映入眼帘。又是罗宾威廉姆斯,他就是治愈系的代表人物吗?看起来很小的事情,也能触及灵魂深处,引发对生活的思考。

罗宾威廉姆斯在这部影片中饰演的是一名牧师,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审视爱情审视婚姻。影片从一对恋人本和赛蒂从相识到结婚的过程。爱情是盲目的,而婚姻生活是现实的。而弗兰克牧师在为男女主持婚礼之前有一个婚前培训课程,通过了才会为他们主持婚礼。本一开始就不想参加课程,他认为他们感情成熟,不需要再考验。而赛蒂却很有兴致。在一系列的考验中,矛盾和差异渐渐显露出来,牧师不仅婚前有指导课程,婚后也有修复课程。刚开始参加课程时,弗兰克让他们想象是在一个荒郊野外,车抛锚了,求不了任何外援,只能靠自己的状况下,让两个人为此吵架,本和赛蒂觉得不可思议,赛蒂说:“我们不会吵架怎么办?我们从没有吵过架。”旁边一个中年妇女忍不住说:“哦,我要吐了!我要吐了!”弗兰克善解人意地说:“他们还是热恋中的年轻人,允许他们对爱情的热情吧。”这就像我们在婚姻中跌打滚爬的中年人参加年轻人婚礼时听他们说“老婆我永远爱你,永不变心,我会让你永远幸福”一样感到幼稚。当本和赛蒂看到一对中年夫妻示范吵架时,他们惊呆了,相互做着鬼脸,觉得这是不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可是随着结婚日期的临近,随着课程的深入,比如选杯子的颜色,生几个孩子,以及牧师布置的“作业”——给对方写婚礼誓言,而直到婚礼前的一晚本还是没有写一个字。不满就出来了。恋爱中的女人踌躇满志要改造控制男人,男人一开始是愿意的,渐渐的也要反抗。本也很困惑:这是他要的生活吗?小到一个杯子的颜色赛蒂都没有听过他的意见,他目睹了朋友婚后吵闹的婚姻。在婚前就看清婚姻的真相和彼此的真相这很必要,在看清了华美袍子下的虱子依旧可以爱下去坚定的走下去这才是婚姻的真谛,可惜国内没有这样的婚前培训。经历了争吵,分手,本和赛蒂都很痛苦。牧师建议赛蒂不要取消蜜月旅行,可以和家人朋友一起去度假散心。赛蒂寻求家人的安慰,说父母在一起三十年怎么都是幸福的呢?在赛蒂这样问的时候奶奶有点不屑,像是"呵呵“那种。爸爸说,结婚16-18年的时候也很索然无味,妈妈说也有争吵和不和谐,但是爱战胜一切。距离使赛蒂和本冷静,他们意识到尽管彼此有差异,但还是爱着对方。原来杯子的颜色再重要,婚礼的誓言再重要,也比不上拥有彼此重要。该片的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本找到了赛蒂住的酒店,在她窗前的海滩上写下了婚礼誓言。很浪漫是不是?哈哈,我还是喜欢喜剧。

影片里两个机器人双胞胎太可爱了,像真的一样,会哭会笑会睡还会拉稀流口水,这实在太考验没有做过父母的人了,想要孩子,就要接受他恶魔的一面,不要只想着要一个“好孩子”。我相信美国真的有这样的婚前培训,我觉得国内即使有这样的课程,认真执行的人也少。对了,牧师在婚前培训的时候提的一个要求就是:在这培训期间不可以有性生活。本开始觉得这是疯了。但是事实证明这很重要,因为性会掩盖矛盾转移矛盾,也可以说是逃避实质。性,也许可以解决一时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更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我又突然想起这个年里最火的帖子就是关于上海女和江西男的,如果他们有这种婚前培训也不至于搞得如此狼狈吧?一般来说同意到男方家里过年那是感情好到打算与之结婚的,那么如果男孩子够成熟,也会与女孩沟通,让她了解他的家庭环境和背景。如果女孩够成熟,也不会这么受惊吓。国内婚姻的难处还在于,它不是男女双方两个人的事,它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事。不像国外,婚后单过,父母也不会干涉子女的事。相对于国外,我们的男孩子女孩子直到结婚也还是孩子,普遍不够成熟不够独立。所以遇事就慌了。就像这个上海的女孩子,任性的不顾父母的强烈反对跟着男友回家过年,以为自己可以独立了,结果是一顿饭就把她吓回了原型,哭着喊着让家里人来接了。我问妞对这件事怎么看,她说,把照片发在网上不合适吧?我立即给她点赞。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我问她,你觉得他们两个合适吗?妞说,不合适。我又问她,以后你会找这样的男孩子吗?妞有点不确定说,应该不会吧。我说,也不是说这样的家庭一定不能找,但这个男孩要特别独立,独立到可以做自己。不是妈宝宝。因为这很难,所以女孩的父母大多是拒绝这样的男孩的,今天跟同事聊起,她说她二年级的女儿斩钉截铁说:"断!"我跟女儿说,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怎么样怎么样,但是我们可以做独立的自己,婚姻不是依附也不是束缚,两个成熟心智的男女才适合婚姻。

(0)

相关推荐